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千

作品数:153 被引量:62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8篇蛋白
  • 61篇迁移
  • 60篇迁移率
  • 60篇高迁移率族蛋...
  • 53篇高迁移率族蛋...
  • 41篇细胞
  • 32篇HMGB1
  • 20篇血清
  • 12篇耐药
  • 11篇抗体
  • 10篇缺氧
  • 10篇细胞释放
  • 10篇内毒
  • 10篇内毒素
  • 10篇巨噬细胞
  • 9篇免疫
  • 8篇原发性
  • 8篇基因
  • 8篇激酶
  • 8篇肺移植

机构

  • 9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9篇无锡市人民医...
  • 10篇无锡市克隆遗...
  • 6篇卫生部
  • 5篇江苏省血吸虫...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皖南医学院第...
  • 4篇无锡市第五人...
  • 3篇江苏省原子医...
  • 3篇无锡市传染病...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无锡市疾病预...
  • 1篇无锡市儿童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无锡市第八人...

作者

  • 153篇陈国千
  • 39篇胡志刚
  • 32篇王春新
  • 22篇李蕾
  • 20篇吴国荣
  • 17篇韩菲菲
  • 16篇刘洁
  • 15篇王发龙
  • 15篇耿先龙
  • 14篇周丽珍
  • 14篇赵琪
  • 13篇俞蕾
  • 12篇帅朝霞
  • 11篇郭继中
  • 11篇陈文
  • 10篇陈静瑜
  • 10篇王婷婷
  • 10篇糜祖煌
  • 10篇徐明
  • 10篇王婷婷

传媒

  • 2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8篇中华医院感染...
  • 1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0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江苏医药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3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6篇2013
  • 18篇2012
  • 28篇2011
  • 29篇2010
  • 24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AK/STAT通路在脂多糖诱导肝细胞HMGB1释放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肝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00μg/L脂多糖诱导后,大鼠肝细胞BRL-3A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变化,及不同浓度的JAK/STAT通路抑制剂tyrphostin AG490、氟达拉滨的影响。结果:脂多糖诱导BRL-3A细胞24h后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P<0.01),25μmol/L tyrphostin AG490和50μmol/L氟达拉滨对以上2个指标显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内毒素脂多糖可诱导肝细胞HMGB1的表达和释放,其机制可能与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有关。
张健帅朝霞胡志刚王春新袁劲松陈国千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肝细胞内毒素JANUS激酶
蛋白芯片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蛋白芯片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CVB)IgM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52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者、120例非呼吸道感染患者及3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标本,同时采用蛋白芯片法和ELISA法检测,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结果蛋白芯片法的阳性检出率(40.34%)明显高于ELISA法(13.04%),2种方法检测CVB-IgM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ELISA法检测120例非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特异性为88.3%,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的特异性为87.5%;采用2种方法检测30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均未检出CVB-IgM抗体,特异性100%。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CVB-IgM抗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贺建刘洁俞蕾陈国千唐建英胡志刚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蛋白芯片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指标的聚类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37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并用指标聚类分析(SPSS法)分析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相关性。结果:20株PDR-ABA菌共检出5种β-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TEM-1、ADC-like、OXA-23、aac(6′)-Ⅰb、ant(2")-Ⅰ、ant(3")-Ⅰ、aphA1、adeB与tnpU、ISCR1、IS26、ISaba1高度关联,DHA-1、CARB与IS903关联。结论:本组PDR-ABA携带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导致对相关药物耐药,且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密切相关。
王春新耿先龙许亚丰陈国千赵琪周丽珍糜祖煌金辉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泛耐药
一种快速检测医务人员鼻前庭中MRSA及MRCNS的方法评估
目的:评价一种快速检测医务人员鼻前庭中MRSA和MRCNS的方法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近期医院发生葡萄球菌感染较多科室(ICU、神经外科)的医务人员鼻前庭进行采样和培养后,同时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直接...
耿先龙吴国荣叶燕周丽珍陈国千
文献传递
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别用基因重组的核糖体P0蛋白和纯化的核糖体P蛋白作为抗原检测126例SLE患者和145例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抗P0抗体和抗P抗体;同时对126例SLE患者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SSA60抗体、抗SSB抗体等,比较以上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SLE患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38.89%,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组为2.0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9,P<0.01);SLE患者组中,抗P0阳性率高于抗P蛋白抗体阳性率(χ2=19.36,P<0.001);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诊断SLE的特异性为97.93%,抗dsDNA抗体和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单独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5.08%和9.52%;抗SmD1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单独阳性率较低,分别为3.17%和3.97%。结论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对SLE患者有高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对抗dsDNA抗体、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有尤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志刚陈国千邹耀红袁劲松周颖
关键词: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
脂多糖诱导膀胱癌细胞释放HMGB1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对膀胱癌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人膀胱癌细胞株T24,观察100μg/L LPS诱导不同时间对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和细胞HMGB1 m...
王婷婷陈文陈国千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膀胱移行细胞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文献传递
脂多糖诱导肝细胞HMGB1释放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脂多糖对肝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及其胞内信号通路。方法采用正常大鼠肝细胞BRL-3A培养,观察100μg/L脂多糖诱导不同时间后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的变化,及不同浓度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2190、U0126对其诱导作用的影响。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脂多糖诱导BRL-3A肝细胞6 h后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明显升高(P<0.01),后者随着诱导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20μmol/L SB202190和20μmol/LU0126对脂多糖诱导HMGB1胞外释放有不完全的抑制作用,但对HMGB1 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内毒素脂多糖诱导肝细胞HMGB1的mRNA表达和胞外释放,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参与其释放过程。
陈国千邵耀明王春新吴国荣徐明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肝细胞内毒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被引量:11
2013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为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与DNA结合的一种非组蛋白,参与基因的转录、DNA的重组和修复、核小体结构的构建和稳定等。HMGB1可通过活化细胞的主动分泌和坏死损伤细胞的被动释放而进入细胞外,细胞外HMGB1与胞膜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等结合而引发胞内信号转导,介导炎症反应和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近年研究表明,肝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织中HMGB1表达增强和释放增多,并与肿瘤的发生、生长、浸润和转移等密切相关。恶性肿瘤的HMGB1靶向治疗研究已受到重视,目前HMGB1抑制剂主要有抗HMGB1抗体、丙酮酸乙酯、可溶性晚期RAGE和小干扰RNA等,文中就HMGB1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王婷婷韩菲菲陈国千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消化系统肿瘤信号转导分子靶向治疗
缺氧诱导肝癌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缺氧对肝癌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释放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和肝癌细胞株SMMC-7721,观察缺氧(1%O2)培养3~24h后对HMGB1胞外释放、HMGB1...
韩菲菲王婷婷陈国千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肝癌缺氧MAPK信号通路
肥大细胞功能和介质释放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0年
肥大细胞不仅在超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还参与急、慢性炎性反应,对机体发挥防御作用,并能加工递呈抗原,是重要的效应和调节性免疫细胞。肥大细胞针对病原信号的特异性受体系统,通过受体识别相关病原体。肥大细胞激活后能合成和释放多种介质和细胞因子,介导机体的诸多生理、病理和免疫反应。了解肥大细胞功能及介质释放机制,对深入研究肥大细胞参与的有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杨岚李蕾陈国千
关键词:肥大细胞免疫炎症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