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务卿

作品数:30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肝炎
  • 7篇乙型
  • 7篇肝癌
  • 7篇传染
  • 6篇乙型肝炎
  • 6篇原发性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家族
  • 6篇家族聚集
  • 5篇聚集性
  • 5篇家族聚集性
  • 5篇病毒
  • 5篇传染性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细胞
  • 4篇慢性
  • 4篇免疫
  • 4篇教学
  • 4篇传染病

机构

  • 28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0篇陈务卿
  • 19篇吴健林
  • 18篇吴继周
  • 11篇韦颖华
  • 11篇宁秋悦
  • 9篇陈茂伟
  • 8篇胡蝶飞
  • 8篇李国坚
  • 4篇江建宁
  • 4篇黄力毅
  • 4篇庞裕
  • 4篇贺荣
  • 3篇罗双艳
  • 3篇玉艳红
  • 3篇黄旭美
  • 3篇臧宁
  • 3篇黄爱春
  • 3篇万裴琦
  • 3篇邓一鸣
  • 3篇李兰兰

传媒

  • 8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广西医学
  • 2篇内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广西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3抗体在慢性HBV感染不同临床类型中的表达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HBV感染不同临床类型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探讨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慢性HBV感染患者262例,其中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51例(ASC组)、慢性乙型肝炎51例(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52例(LC组)、乙型肝炎结节型肝硬化53例(HCN组)、乙肝相关性肝癌55例(HC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NC组)。结果 NC组、ASC组、CHB组、LC组、HCN组P53抗体水平明显低于HCC组(P<0.05);HCC组患者P53抗体阳性10例(18.2%,10/55),其他各组均未检出P53抗体。血清P53抗体阳性与性别、年龄、民族、AFP定量、HBV-DNA拷贝数、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ALT/AST、有无肝硬化及有无肝外转移无关(P<0.05)。结论非恶变的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无P53抗体表达,血清P53抗体表达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梁焕吴继周李国坚吴健林陈务卿宁秋悦韦颖华胡蝶飞庞裕
关键词:肝癌乙型肝炎P53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广西新发现两个肝癌高发家族的病因学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阐明在广西瑶族地区新发现的两个肝癌高发家族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广西瑶族不同地区的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抗-HCV、HCV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5.0%(9/20)、35.0%(7/20)、15.0%(3/20)、25.0%(5/20)、45.0%(9/20)、25.0%(5/20)、0(0/20)、0(0/20)和9.52%(2/21)、42.9%(9/21)、4.8%(1/21)、4.8%(1/21)、23.8%(5/21)、9.52%(2/21)、0(0/21)、0(0/21)。其中HBsAg在两组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A家族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B家族十年前以塘水作为生活用水;其余因素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瑶族不同地区、不同家族成员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所不同,HBV感染、饮用塘水等因素均可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发生。
臧宁吴继周陈务卿吴健林宁秋悦邓一鸣韦颖华胡蝶飞李兰兰黄爱春罗双艳贺荣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HLA-DRB1*14和*15等位基因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PCR-SSP方法对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结果 HLA-DRB1*14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χ2=9.925,P=0.002,OR=3.450,95%CI:1.555~7.655),HLA-DRB1*15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0,P=0.262,OR=1.538,95%CI:0.723~3.274)。结论 HLA-DRB1*14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易感基因,HLA-DRB1*15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明显关系。
黄爱春吴继周吴健林陈务卿韦颖华罗双艳宁秋悦李兰兰
关键词:等位基因肝肿瘤HLA-DR抗原
广西输入性和继发性SARS病例及高危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2008年
目的:为了阐明广西输入性和继发性SARS病人血清中IgM和IgG抗体的产生、持续时间以及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于2003年3~5月(第一次)及2005年4~6月(第二次)2次分别收集在广西发生的输入性及继发性SARS病例16例及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176人的流行病学资料及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SARSIgM和kG抗体;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SARS病人及隐性感染着IgM和IgG抗体的产生、持续时间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第一次采集到的16例SARS康复期病例血清中IgG、IgM双抗体阳性者8例,阳性率为50%(8/16);密切接触的高危人群176例中有4例IgG、IgM双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3%(4/176),但无任何症状被诊断为隐性感染者;IgG、IgM双抗体阳性病例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率显著高于IgG、IgM双抗体阴性患者,分别为16.8%(16/95)和4.9%(4/81)(P=0.016);第一次在恢复期检测为IgG、IgM双抗体阳性的4例病例中,第二次检测IgG抗体仍为阳性,有2例IgM抗体阴转;第一次检测为IgG、IgM双抗体阳性隐性感染的4人中,第二次检测IgG抗体仍为阳性,其中3人IgM抗体阴转,2年内IgM抗体阴转占5/8。结论:O仅依靠抗体检测作为SARS诊断依据会发生漏诊;②IgG抗体可以维持至少两年以上,康复后第二年内IgM抗体可大部分阴转;③IgG、IgM双抗体阳性患者传染性较IgG、IgM双抗体阴性患者强,易引起密切接触者的继发性感染;④广西输入性病例不仅可引起的继发性显性感染也可引起继发性隐性感染,包括IgG、IgM双抗体阴性的隐性感染者。
吴健林吴继周陈务卿陈茂伟黄力毅杨进业黄旭美韦文武
关键词:血清流行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恙虫病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恙虫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30例恙虫病临床资料,治疗首选强力霉素,并与以往具有可比性的采用氯霉素治疗的恙虫病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本组30例总有效率96.7%与氯霉素治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不良反应与氯霉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患病临床表现多样,皮肤焦痂为重要特征,常见多系统受损,治疗选用强力霉素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陈务卿吴健林
关键词:恙虫病强力霉素
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8家医院住院的1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甲型H1N1流感爆发,在2009年11月、12月达到高峰,男女比例为1.5∶1,年龄分布主要以10~25岁青少年为主,占全部病例的86.9%,平均年龄(18.2±9.6)岁,职业以学生为主(86.9%),汉族与壮族人口比为1.03∶1;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无特异性。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91.0%),血钾偏低(13.5%),影像学检查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70例(57.4%)患者行抗病毒治疗,120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广西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高峰在冬季,发病年龄分布在青少年,以学生多见;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外周血白细胞正常或下降;影像学以肺部炎症改变为主;病例多为轻症,而重症病例有较高病死率。
郭群秀李国坚吴继周吴健林陈务卿韦颖华万裴琦宁秋悦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4
2003年
玉艳红陈务卿
关键词:传染病学病人传染病教学见习课大课
近10年传染性疾病流行谱的变化与传染病教学关系的探讨被引量:7
2012年
收集整理近10年我国传染性疾病流行谱的变化,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近10年我国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特点,为传染病教学管理提供依据。总结传染病学教学中的不足,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
陈务卿刘志红
关键词:传染病疾病谱教学
HBV、HCV、HBV和HCV重叠感染与HCC发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HBV、HCV、HBV和HCV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在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分别选择符合全国诊断标准的HCC病人78例作为病例A组(肝癌高发区组)、B组(肝癌低发区组),并分别选择相同乡镇、生活习惯、生活水平、年龄士5岁、同性别的原籍健康人群2组分别78人作为对照组C组(肝癌高发区正常人组)和D组(肝癌低发区正常人组),应用PCR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HBVDNA、HCVRNA,并对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HBVDNA、HCVRNA、HBVDNA+HCVRNA阳性率分别为:A组6 9.2%(5 4/7 8)、2 0.5%(1 6/7 8)、1 6.7%(1 3/7 8);B组5 2.6%(4 1/7 8)、6.4%(5/78)、5.1%(4/78);C组18.0%(14/78)、7.7%(6/78)、3.8%(3/78);D组10.3%(8/78)、2.6%(2/78)、1.3%(1/78);其中A组与C组,A组与B组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D组中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HBV、HCV、HBV和HCV的重叠感染及复制与广西肝癌高发区的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其中HBV的感染及复制在肝癌的发生中最为重要,高发区中HCV、HBV和HCV的重叠感染的致癌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陈务卿吴健林陈茂伟梁任祥韦忠亮
关键词:HBVHCVHCC
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对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机体Th1/Th2细胞相关因子及免疫状态在肝癌发生及家族聚集性中的作用。方法以IFN-1和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95对经配对设计的肝癌高发家族成员和无癌家族成员外周血IFN-γ、IL-2、IL4、IL-10的水平。结果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肝癌患者的Th1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无癌家族成员,Th2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无癌家族成员(P〈0.05);肝癌高发家族中未患肝癌的家族成员,Th1/Th2细胞相关因子与无癌家族成员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癌高发家族中的肝癌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向Th2方向漂移,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抗肿瘤免疫功能低下导致HBV长期慢性感染,进而引起肝癌,在HBV感染家族聚集的基础上发生肝癌的家族聚集。肝癌高发家族中未患肝癌的成员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推测肝癌的免疫功能异常是肝细胞癌变后逐渐形成的,而不是癌变前存在的免疫异常导致了癌变。
张鹭李国坚吴继周吴健林陈茂伟陈务卿韦颖华胡蝶飞宁秋悦庞裕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因子免疫状态家族聚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