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兰玲

作品数:39 被引量:169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肝炎
  • 17篇慢性
  • 13篇中医
  • 13篇解毒
  • 12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中医药
  • 9篇病毒
  • 8篇药疗
  • 8篇药疗法
  • 8篇医药疗法
  • 8篇中医药疗法
  • 8篇慢性乙型
  • 7篇毒性肝炎
  • 7篇病毒性
  • 7篇病毒性肝炎
  • 6篇清热
  • 6篇清热解毒
  • 6篇清热解毒化浊...
  • 6篇疗效

机构

  • 19篇湖南中医药大...
  • 18篇湖南中医药大...
  • 10篇湖南中医学院...
  • 5篇湖南中医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安徽省太和县...

作者

  • 39篇陈兰玲
  • 13篇赵国荣
  • 10篇阳航
  • 10篇谢静
  • 9篇熊焰
  • 8篇艾碧琛
  • 7篇肖碧跃
  • 6篇黄裕红
  • 6篇陈锡军
  • 6篇胡金满
  • 6篇谌宁生
  • 5篇贺又舜
  • 5篇何宜荣
  • 4篇李雅
  • 4篇朱文芳
  • 3篇张涛
  • 3篇黄裕洪
  • 3篇孙克伟
  • 3篇陈斌
  • 3篇伍玉南

传媒

  • 11篇湖南中医杂志
  • 7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湖南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第一次全国中...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损害、肾损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及其与肝损害、肾损害的相关性。方弦:根据慢性HBV感染者的病原学特点及有无肝损害情况,将282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六组,观察其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双抗原阳性患者发生肝损害的例...
赵国荣张柏盛陈锡军谢静陈兰玲熊焰王天明肖碧跃艾碧琛何宜荣
关键词:慢性HBV感染者肝损害肾损害
文献传递
“肺卫失宣”与相关细胞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肺卫失宣与白细胞介素 —1 β(interleukin—1 ,IL—1 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 —1 0 (interleukin—1 0 ,IL—1 0 )、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γ— 干扰素 (interferon—γ,IFN—γ)等细胞因子 (cytokine,CK)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2 4例温病卫分证患者及 2 6例气分证患者血清中上述CK的水平 ,观察不同病位、不同病程阶段卫分证、气分证血清各指标水平变化。结果①卫分证IL—1 β、IL—6水平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②气分证IL—6、IL—1 0较卫分证明显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IL—1 β、TNF—α在以肺为病变中心时升高 (P <0 .0 5 ,P <0 .0 1 ) ;③以肺为病变中心的IL—1 β水平高于非肺为病变中心 (P <0 .0 5或P <0 .0 1 ) ,IL—6相反 (P <0 .0 5 ) ;同证不同病位间的TNF—α、IL—1 0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④卫分证热退后IL—1 β下降 (P <0 .0 1 ) ;气分证热退后 ,IL—1 0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 ,非肺为病变中心的卫分证及气分证热退后 ,IL—6水平下降 (P <0 .0 1 ) ,TNF—α热退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⑤所有卫分证、气分证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均未检测到IFN—γ。
赵国荣艾碧琛贺又舜陈锡军郝小元王孟清陈兰玲
关键词:温病卫分证气分证细胞因子
解毒化瘀汤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口服解毒化瘀汤,对照组患者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肝功能、血清肝纤维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
陈兰玲谢静胡金满湛宁生
文献传递
卫分证、气分证IL-6、IL-10的表达规律与异病同治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艾碧琛赵国荣贺又舜肖碧跃谢静陈锡军陈兰玲
关键词:温病卫分证气分证异病同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治疗及转归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慢性HBV感染者的病原学特点及有无肝损害情况,将282例慢性HBV感染者分为6组,观察其各项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A2型患者HBeAg阴转例数多于A1型患者(P<0.05);A2型患者HBeAg阴转的治疗时间较短于A1型患者(P<0.01);C型患者病毒复制指标反弹的例数多于A型患者(P<0.05);C型患者伴有肝硬化的例数多于A型患者(P<0.01);C型有肝硬化患者HBV DNA反弹例数多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C型有肝硬化患者HBV DNA清除时间较长于无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双抗原阳性有肝损害的患者HBeAg阴转率较高,治疗时间较短;单抗原HBsAg阳性且HBV DNA阳性感染者较易发展为肝硬化,此型患者病毒清除时间较长且易反弹。因此,对于单抗原HBsAg阳性且HBV DNA阳性感染者,提倡早期治疗,否则进展为肝硬化时,治疗难度增加,病情易反复。
赵国荣张柏盛何宜荣艾碧琛肖碧跃熊焰陈锡军谢静陈兰玲
关键词: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型肝炎E抗原
复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1例被引量:1
1993年
复肝康冲剂是辽宁大孤山制药厂生产的治疗肝炎新药。我院传染科自1991年9月~1992年8月,使用复肝康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1例,经临床观察,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谌宁生肖凤庭李赛美胡金满尹冬玲李常青黎锦霞黄裕红陈兰玲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复肝康冲剂
益气活血消臌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肝性胸水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消臌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肝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益气活血消臌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肝性胸水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消臌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有较好的治疗肝性胸水的作用。
陈兰玲马薇阳航朱文芳谌宁生
关键词:肝性胸水葶苈大枣泻肺汤
肝硬化脾大及脾功能亢进的中医药治疗概况被引量:10
2014年
肝硬化脾大、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是由于肝硬化后血液回流受阻,长期脾窦淤血,脾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脾髓细胞增生,从而导致脾脏吞噬清除血细胞的功能增强引起的病症。其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脾大和单系多系血细胞减少,脾功能亢进增加了患者感染及出血的概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廖文城陈兰玲
关键词: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大中医药疗法学术性
解毒化瘀温阳健脾与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比较解毒化瘀、温阳健脾法与解毒化瘀、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湿热脾虚血瘀证(阴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慢重肝湿热脾虚血瘀证(阴阳黄证)患者分为两组,在解毒化瘀法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附片、砂仁(温阳健脾组)与黄芪、白术(益气健脾组)治疗。结果:治疗4周,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3.1%。两组TBil均明显下降(P<0.01),温阳健脾组下降幅度较益气健脾组明显,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13.6±87.1)和(140.7±90.3)μmol/L,两组比较,P<0.05。PT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阳健脾组PTA水平上升幅度大于益气健脾组,上升幅度均数比较,P<0.05。ALT水平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温阳健脾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益气健脾组,未发现出血、黄疸进行性加深等不良反应。结论:温法干预治疗慢重肝阴阳黄证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伍玉南孙克伟彭建平陈斌黄裕红阳航朱文芳张涛陈兰玲
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治疗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早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保留灌肠,并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NH3明显降低,PTA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特别在改善肠道感染、肝性脑病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化瘀汤合乌梅承气汤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亚急)肝衰竭早中期的疗效,改善其并发症。
陈兰玲谢静阳航胡金满谌宁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解毒化瘀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