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国玉 作品数:37 被引量:190 H指数:8 供职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更多>>
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联合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均给予谷氨酰胺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益生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14 d。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病情等相关指标变化,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5),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未见显著变化(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P和ALB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APACHEⅡ评分、CRP和PCT水平、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多次手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谷氨酰胺基础上联合益生菌,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其预后。 潘莉 陆国玉 王方莉 肖恒 吴晓飞关键词:谷氨酰胺 益生菌 肠内营养 脓毒症 胃腺癌中Twist、Snail与KAI1的免疫反应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中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标记物Twist和Snail蛋白以及肿瘤转移抑制因子KAI1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261例GAC和8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wist、Snail和KAI1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Twist和Snail在GAC组织中的免疫反应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阳性率;KAI1蛋白在GAC组织中的免疫反应阳性率显著低于其在对照组中免疫反应阳性率。Twist和Snail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率与GAC组织的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KAI1蛋白的免疫反应阳性率与GAC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wist和Snail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其阴性组患者,而KAI1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组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其阴性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KAI1蛋白与Twist和Snail蛋白的免疫反应性之间呈负相关,Twist和Snail的免疫反应性呈正相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wist和KAI1蛋白的免疫反应阳性以及pTNM分期是影响GAC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wist、Snail水平升高和KAI1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GAC的浸润及转移过程;联合检测Twist、Snail和KAI1的免疫反应性对GAC患者的肿瘤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陆国玉 吴晓飞 张晓华 周蕾关键词:胃肿瘤 TWIST SNAIL KAI1 蚌埠市冠心病住院病人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蚌埠市冠心病住院病人基本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4-10月蚌埠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病人403例,发放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三个条目的简短素养调查表》现场进行调查,分析冠心病住院病人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403例住院病人中基本健康素养得分(10.73±1.16)分,其中35.73%的病人具备基本健康素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年龄、文化程度低、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是冠心病病人基本健康素养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蚌埠市冠心病住院病人基本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经济情况是影响其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因素,应针对性设计干预方案,提高冠心病病人健康素养水平。 陶言言 张弘 徐波 宋黎洁 王小玲 王方莉 陆国玉 王剑关键词:冠心病 住院病人 影响因素 肝素结合蛋白水平对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的表达水平对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脓毒症病人,测定其血清中HBP、降钙素原(PCT)的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以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病人分为存活组81例和死亡组27例。比较2组血清HBP和PCT浓度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分析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死亡组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APH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症病人HBP水平明显高于APHCHEⅡ评分<15分者(t=6.13,P<0.01),SOFA评分≥5分的HBP水平明显高于SOFA评分<5分者(t=5.64,P<0.01)。脓毒症病人HBP和PCT水平及APACHEⅡ和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793、0.735、0.70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PCT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BP水平在脓毒症病人中明显升高,是脓毒症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能够一定程度地预测脓毒症病人的不良预后。 王小玲 伍德生 郭晋 陆国玉 张晓华 吴晓飞关键词:脓毒症 预后 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联合乳酸清除率检测对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LCR)在评估脓毒症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2例,分为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27例,回顾性分析血清中IL-6、IL-10、PCT的表达水平,脓毒症患者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以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并计算6 h LCR。比较IL-6、IL-10、PCT、LCR、APACHEⅡ及SOFA评分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中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IL-6、LCR与PCT联合检测对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结果:死亡组IL-6、PCT、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LCR低于存活组(均P<0.05)。IL-6、LCR与PCT联合检测评估脓毒症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CI分别为92.6%、80.0%、0.930、0.881~0.980,且AUC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IL-6、PCT与LCR联合检测对评估脓毒症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小玲 陆国玉 肖恒 张弘 王方莉 吴晓飞关键词: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乳酸清除率 预后 皖北地区抗凝类杀鼠剂中毒临床特征及维生素K1用药方案对疗效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目的:对抗凝血杀鼠剂中毒临床特点及维生素K1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住院的51例抗凝血杀鼠剂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中毒方式、中毒时间(毒物暴露至入院治疗时间)、临床表现、凝血功能、维生素K1用量及治疗结果等,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51例患者中,溴敌隆中毒27例(52.94%),占比最高。出院时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1)。23例入院时有出血症状,中毒严重度评分(PSS):轻度中毒12例,中度中毒7例,重度中毒4例;46例有明确毒物暴露史。患者根据中毒时间分为≥48 h组与<48 h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28例入院时凝血功能异常,根据维生素K1用量分为≤40 mg/d组12例和>40 mg/d组16例,≤40 mg/d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和凝血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凝血杀鼠剂中毒症状以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为主,中毒时间长凝血异常更加显著。维生素K1较大剂量较普通剂量疗效无显著差异,维生素K1治疗的及时性和维持时间更重要。 陶言言 汤亚杰 王丽丽 王方莉 陆国玉 范方田关键词:中毒 凝血功能障碍 维生素K1 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脓毒症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48 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以及血乳酸、降钙素原(PCT)水平,并比较2组ICU住院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2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的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和48 h,观察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前血乳酸和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48 h,观察组血乳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8 h,观察组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28 d病死率为17.5%(7/40),与对照组的27.5%(11/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可稳定病情,改善症状,降低病人APACHEⅡ、SOFA评分,改善病人微循环,缩短疗程,具有较好效果。 陶言言 齐本权 张弘 陆国玉 吴晓飞关键词:脓毒症 参附注射液 乌司他丁 血乳酸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王冉 张玉莲 陆国玉 张晓华 伍德生 齐本全 刘媛媛 潘莉 宋黎洁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血液灌流治疗清除炎症介质和百草枯的效果。方法:收集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常规治疗百草枯中毒基础上行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治疗。根据病人预后情况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病人第一次血液灌流前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水平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并分析病人血浆百草枯浓度、性别、年龄、服毒至第一次血液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伤时间及血常规各指标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35例病人中,存活20例,死亡15例,死亡率42.9%。2组病人服毒至第一次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害时间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灌流前比较,2组病人第一次灌流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均上升(P<0.05);存活组病人灌流前后的血浆百草枯浓度均明显低于死亡组病人(P<0.01),而2组病人灌流前后的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230树脂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百草枯,并能改善SOD活力;血浆百草枯浓度、服毒至第一次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害时间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 王冉 吴晓飞 陆国玉 张晓华 伍德生 齐本权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预后 SPOC联合CBL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小规模的限制性网络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学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人。两组均为相同教师进行授课。实验组实施SPOC联合CBL进行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基础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基础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C联合CBL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值得在急诊医学教学过程中推广。 陆国玉 陶言言 王方莉 吴晓飞关键词:急诊医学 CBL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