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闻礼永

作品数:167 被引量:764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7篇吸虫
  • 107篇虫病
  • 102篇血吸虫
  • 87篇吸虫病
  • 86篇血吸虫病
  • 47篇钉螺
  • 30篇疫情
  • 19篇日本血吸虫
  • 14篇血吸虫病疫情
  • 14篇输入性
  • 14篇传播阻断
  • 12篇寄生虫
  • 12篇钩虫
  • 11篇伊维菌素
  • 11篇菌素
  • 11篇抗体
  • 11篇寄生虫病
  • 11篇感染性
  • 10篇寄生
  • 10篇肠道

机构

  • 162篇浙江省医学科...
  • 29篇中国疾病预防...
  • 12篇安徽省血吸虫...
  • 10篇浙江省卫生厅
  • 9篇江苏省血吸虫...
  • 6篇湖南省血吸虫...
  • 6篇四川省疾病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浙江大学
  • 4篇广东省疾病预...
  • 4篇湖北省疾病预...
  • 4篇常山县疾病预...
  • 4篇云南省地方病...
  • 4篇浙江省常山县...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上海市疾病预...
  • 3篇深圳市疾病预...
  • 3篇医学部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江山市疾病预...

作者

  • 167篇闻礼永
  • 78篇严晓岚
  • 72篇张剑锋
  • 50篇俞丽玲
  • 43篇朱明东
  • 36篇林丽君
  • 30篇陈军虎
  • 24篇李理
  • 22篇周晓农
  • 17篇杨明瑾
  • 17篇陈文
  • 14篇丁建祖
  • 13篇汪天平
  • 11篇陆绍红
  • 11篇杜海娟
  • 10篇漏磊君
  • 9篇高璐璐
  • 9篇杨纪顺
  • 9篇宋昌存
  • 9篇石君帆

传媒

  • 37篇浙江省医学科...
  • 26篇中国血吸虫病...
  • 2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6篇国际流行病学...
  • 8篇寄生虫与医学...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4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疾病监测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5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13篇2008
  • 17篇2007
  • 6篇2006
  • 19篇2005
  • 12篇2004
  • 10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日本血吸虫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4年
日本血吸虫病是流行于我国的主要寄生虫病 ,药物防治仍是当前防治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 ,随着传统药物的逐步淘汰 ,目前用于日本血吸虫病防治的药物主要为吡喹酮、青蒿琥酯和蒿甲醚 ,近年来 ,对此三种药物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就其对日本血吸虫作用机制的研究作了综述。
张剑锋闻礼永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药物作用传统药物蒿甲醚吡喹酮
湖北钉螺与日本血吸虫相容性研究进展
2011年
湖北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是构成血吸虫病传播不可缺失的环节,其地理分布区与血吸虫病流行区呈高度的一致性。在我国湖北钉螺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广东、上海、福建、广西、
林丽君闻礼永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相容性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病传播中间宿主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PCR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方法根据日本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18S-rRNA)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测定PCR产物的DNA序列,稀释血吸虫毛蚴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扩增单尾尾蚴感染的钉螺DNA进行交叉反应试验,并根据不同稀释度的感染性钉螺DNA的扩增结果来验证PCR的群体检测效果。结果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得到了与靶DNA片段位置相同的产物,测序片段长度为469bp,与靶DNA相同且序列一致,并将序列登录GenBank(注册号:DQ442999)。扩增阴性钉螺无产物出现。灵敏性试验提示,PCR可检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40pg/μl;交叉反应试验显示,PCR方法不能扩增出单尾尾蚴感染钉螺的DNA;群体检测试验表明,PCR可检出感染性钉螺提取的DNA最高稀释度为1∶640。结论初步建立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灵敏、特异且具有良好的群体检测效果。
陈军虎闻礼永张旭照张剑锋俞丽玲洪林娣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聚合酶链反应
2004~200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分析2004~2007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索今后本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策略。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查螺,复杂环境采用全面细查法,用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以土埋结合药物方法灭螺。血清学方法结合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对居民、流动人群及家畜进行查病,阳性人、畜用吡喹酮治疗。建立血吸虫病防治年报表,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4年全省开展查螺累计1774个乡、17590个村,共投工61.19万工,查螺面积2.96亿m2,查出有螺面积403.18hm2,累计解剖钉螺35.21万只,未查获感染性钉螺。累计查病742346人,查出血清学阳性者12359人,阳性率1.67%。累计粪检11756人,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人113例,未查出本地粪检阳性病人。结论浙江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防治成果巩固,但残存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人性血吸虫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因此,应实施以查灭钉螺和防控外来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严晓岚张剑锋朱明东俞丽玲林丽君李理闻礼永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氯代水杨胺在血吸虫病疫区8省现场灭螺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10%氯代水杨胺可湿性粉剂(LDS)在我国主要血吸虫病疫区现场杀灭湖北钉螺效果。方法在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8省选择有螺环境,开展LDS现场浸杀、喷洒和喷粉灭螺试验。现场浸杀法:将LDS配成有效含量分别为0.1、0.2、0.4、0.6、0.8、1.0 g/m^36个浓度组,同时设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WPN)有效含量为1.0 g/m^3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清水),分别观察LDS现场浸杀湖北钉螺24、48、72 h灭螺效果;现场喷洒法和喷粉法:将LDS配成有效剂量分别为0.2、0.4、0.6、0.8、1.0 g/m^25个浓度组,同时设1.0 g/m^2WPN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清水),分别观察LDS现场喷洒及喷粉后1、3、7 d的灭螺效果。结果 0.1 g/m^3LDS在四川、江西、江苏、浙江,0.2 g/m3LDS在云南、湖南、湖北,0.4 g/m^3LDS在安徽现场浸杀钉螺72 h,钉螺死亡率均〉95%;0.2 g/m^2LDS在湖南、湖北、江西、浙江,0.4 g/m^2LDS在四川、安徽,0.6 g/m^2LDS在云南、江苏现场喷洒后7 d,钉螺死亡率均〉85%;0.6 g/m^2LDS在云南、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省现场喷粉后7 d,钉螺死亡率均〉85%。按照《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T 1617-2008)中的标准,LDS为合格灭螺药。结论 LDS现场浸杀、喷洒或喷粉均有较好的杀螺效果,适用于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各种有螺环境灭螺。现场使用推荐剂量:浸杀法为0.1~0.2 g/m^3,喷洒法为0.2~0.4 g/m^2,喷粉法为0.4~0.6 g/m^2。
魏凤华徐兴建元艺夏菁李桂玲刘敏陈茹娟周正平董兴齐冯锡光邱东川陈琳易平魏望远陈红根刘红云汪天平郭见多梁幼生戴建荣闻礼永严晓岚
关键词:氯代水杨胺灭螺效果钉螺血吸虫病
康莱特治疗兔感染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研究
目的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兔,连续40天分别静脉注射康莱特注射液5、2.5和1.25 ml/kg.d剂量,对兔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治疗后家兔肝脏外观呈暗红,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质地较软,无腹水,A/G...
石君帆严晓岚杨明瑾漏磊君闻礼永宣尧仙
关键词: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病理机制中药治疗临床疗效
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伊维菌素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
2008年
目的评价伊维菌素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方法对3个县816名感染肠道线虫者进行随机双盲多中心现场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0.1,0.2,0.2和0.2mg/kg伊维菌素口服治疗蛔虫、钩虫、鞭虫和蛲虫感染者。同时用6.7mg/kg阿苯哒唑作为对照组。结果伊维菌素和阿苯哒唑对蛔虫感染者的治愈率分别为100%(102/102)和99.0%(101/102),对鞭虫感染者的治愈率分别为66.7%(68/102)和67.7%(69/102),差异均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阿苯哒唑对钩虫和蛲虫的治愈率分别为69.6%(71/102)和94.1%(96/102),显著高于伊维菌素(分别为33.3%和52.9%,P〈0.0001)。服药后1~2日排虫达高峰,不良反应小。结论伊维菌素可作为肠道线虫,特别是蛔虫和鞭虫感染的治疗药物。
闻礼永严晓岚孙凤华方悦怡杨明瑾漏磊君
关键词:伊维菌素阿苯哒唑肠道线虫双盲试验
浙江省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人群病情的监测和评价
2007年
目的探讨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下简称达标)10年后人群血吸虫病病情,评价其防治效果和今后防治策略。方法对达标10年的地区采用EUSA法检测人群血清抗血吸虫抗体水平,并用改良Kato—Katz法粪检血吸虫卵,进行定量观察和比较。结果达标10年地区人群粪检未查到血吸虫虫卵(0/3440),血清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为3.50%(132/377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36%(78/1788)和2.72%(54/1982);人群抗血吸虫抗体0D均值为0.068±0.056,其中男性为0.072±0.058,女性为0.065±0.05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6~20岁,21~35岁,36±50岁和51~65岁年龄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33%(2/609)、0.55%(4/731)、3.79%(53/1399)和7.08%(73/1031),抗血吸虫抗体0D均值分别为0.048±0.030、0.052±0.032、0.071±0.060和0.087±0.068,除6~20岁与21~35岁年龄组在抗体阳性率和抗体OD均值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余各年龄组抗体水平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达标10年地区人群血吸虫病情稳定,未发现粪检阳性病人,但人群抗血吸虫抗体水平消减缓慢,在一定时期内仍长期存在,且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抗体水平仍与其是否暴露于原危险因素的机率有关,建议在加强输入性传染源和钉螺监测的同时加强对历史病人的清查和治疗。
闻礼永张剑锋陈军虎严晓岚俞丽玲邵冠宏吴海玮吴观陵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ELISA抗体
氯硝柳胺在水体及土壤中的持效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氯硝柳胺在水体及土壤中的持效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浸泡杀螺试验和鱼毒试验。结果氯硝柳胺在水体中溶液浓度在2mg/L时持效时问为3~5d;持效时间与溶液浓度、环境温度及水中是否含有泥土有关;溶液浓度越高,持效时间越长;环境温度高及水体中含有泥土持效时间短;阳光照射对水体中的氯硝柳胺持效时间无影响。氯硝柳胺在土壤中60d内仍保持原有的药效;阳光照射对土壤中氯硝柳胺的持效时间也无影响。结论氯硝柳胺在水体中持效时间短,在土壤中持效时间长。
朱明东洪林娣蔡祖华邵丰尧姜丽霞徐世芳陈军虎闻礼永
关键词:氯硝柳胺水体土壤
浙江省2007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浙江省曾是全国血吸虫病重度流行省份之一,经过积极防治,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简称达标)。达标至今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新感染病人(畜)和感染性钉螺,血防成果巩固,但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入性传染源时有出现,血防形势依然严峻,仍有重新流行的威胁,因此必须继续加大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力度,现将2007年我省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俞丽玲张剑锋朱明东严晓岚林丽君李理闻礼永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分析传播阻断标准感染性钉螺急性感染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