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敏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粥样硬...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阿司匹林
  • 2篇MMP-9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东菱克栓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血性

机构

  • 8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滕州市工人医...

作者

  • 8篇闵敏
  • 3篇郝清华
  • 2篇朱晓莉
  • 2篇李诗海
  • 2篇李德洋
  • 1篇刘思久
  • 1篇宋士红
  • 1篇颜景鹏
  • 1篇高继英
  • 1篇宋士洪
  • 1篇周焕明
  • 1篇孙厚亮
  • 1篇刘春安
  • 1篇王拥军
  • 1篇许海东
  • 1篇孟德娥
  • 1篇杜鹏
  • 1篇王辉
  • 1篇张晓莉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医史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199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0例作为PD组,并根据H-Y分期分为早期组(PD1组)、中晚期组(PD2组)。选择同期一般资料匹配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不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PD组的PDS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D-1组的PDSS得分显著高于PD2组,P<0.05。结论相比于健康人,PD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其中,中晚期PD患者相比于早期PD患者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夜尿、入睡困难等。
朱晓莉闵敏
关键词:帕金森病睡眠障碍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及优先权之争被引量:1
2006年
闵敏王辉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优先权发现者医学家医学史
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MMP-9、MPO的测定及临床意义研究
郝清华孙美华闵敏刘思久宋士红
该课题是枣庄市科技局组织鉴定[枣科字(2008)第614号],归属于医学科学领域神经学科脑梗塞的基础实验研究。该研究对1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美国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两侧颈动脉检查,分别检测颈动脉内膜...
关键词: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仪脑血管病防治
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MMP-9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Doppler超声诊断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形态。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稳定斑块组空腹血清MMP-9浓度为(549.93±153.12)ng/ml,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的(281.45±120.34)ng/ml和(87.36±23.62)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MMP-9水平的升高,可成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MMP-9水平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郝清华孙美华闵敏宋士洪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不同剂量阿斯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1999年
目的:探讨阿斯匹林(ASA)抗血栓的合理剂量。方法:对服用不同首次剂量及不同维持剂量ASA治疗20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34例脑梗死对照者、26名健康者进行了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血小板聚集(PA)率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动态观察。结果:首次用量300mg24hPA率、血浆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a比值明显低于用药前、150mg组及对照组;PA率达健康组水平,与450mg组无显著差异;维持用量100mg较50mg下降明显,PA率保持健康组水平;300/100mg、450/100mg组神经功能改善显著;450/100mg组上消化道反应、大便潜血显著增加。结论:ASA治疗急性脑梗死抗血栓快速、有效和安全,其合理量是首次300mg,维持用量是100mg/d。
李诗海高继英刘春安李德洋闵敏周焕明王拥军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梗塞药物疗法
甘露醇对高血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影响的研究
闵敏杜鹏孟德娥孙厚亮颜景鹏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致残率极高。随着CT及MRI的使用,人们发现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明显扩大的患者有较高比例。早期血肿扩大可明显增加死亡率与致残率,早期血肿扩大与多种因素有关,防止血肿扩大的发生...
关键词:
关键词:甘露醇早期血肿扩大
东菱克栓酶治疗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报告
1999年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对老年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CI)病人采用东菱克栓酶(克栓酶)治疗,并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疗效,同时与3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低右)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 对老年ACI克栓酶治疗后能快速阻止局限性脑缺血症状的进展,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低右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死亡率显著低于低右组,不增加梗死后出血发生率。结论 克栓酶是治疗老年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快速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李诗海闵敏李德洋郝清华王凤霞张爱琴
关键词:东菱克栓酶脑梗死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首剂双负荷量(各300mg)治疗急性脑梗死/T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TIA(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患者97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治疗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之后阿司匹林100mg/d-1+氯吡格雷75mg/d-1治疗29d;47例);阿司匹林组(对照组;首剂阿司匹林300mg,之后100mg/d-1治疗29d;50例)。采用NINSS评分标准,评价急性脑梗死入组时病情,并按照有效和无效评价临床疗效;TIA有效标准为治疗后半月内无复发。观察治疗后第7、30天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及并发症,并探讨血清C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有效率89.36%,对照组有效率72%,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30d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TIA全部有效,对照组2例无效。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皮疹等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首剂双负荷量(300mg)治疗急性脑梗死/TIA较阿司匹林单一负荷量可有效阻止卒中进展,改善预后,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清CRP水平,抑制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性损伤。
闵敏朱晓莉许海东张晓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TIA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