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宁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学
  • 5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电影
  • 5篇文化
  • 3篇白蛇
  • 3篇白蛇传
  • 3篇《白蛇传说》
  • 3篇传说
  • 2篇谍战
  • 2篇文化经典
  • 2篇文化元素
  • 2篇陌生化
  • 2篇边城
  • 2篇《边城》
  • 1篇当代电影
  • 1篇谍战剧
  • 1篇学术史
  • 1篇血缘
  • 1篇血缘关系
  • 1篇意蕴
  • 1篇英文
  • 1篇语言

机构

  • 18篇昆明学院
  • 2篇山东经济学院
  • 2篇山东青年政治...
  • 1篇山东财经大学

作者

  • 18篇闫宁
  • 3篇苏科
  • 1篇温永慧
  • 1篇张树楠

传媒

  • 4篇大连大学学报
  • 3篇昆明学院学报
  • 2篇创作与评论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电影新作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国际化形象建设中文化符号软实力因素研究——以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为例
2019年
在中国大中型城市形象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昆明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建设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其国际化形象的建构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目前,昆明本土文化符号中美誉度和知名度最高的是自然类文化符号,少数民族文化在多元化和独特性方面不具备优势,使城市形象建构显得较为单一。因此,要推动昆明城市形象的国际化内涵转型,不仅要提升民族文化符号的学术性和国际性,还要打造创新性、时尚性和现代性的本土文化符号。
闫宁
关键词:文化符号文化内涵软实力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变迁下的童话批评——以《木偶奇遇记》为例
2021年
中国儿童文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至今,已历经一百余年,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变迁中,童话批评几乎完整地参与了这一过程,并且在不同时期反映了儿童文学的不同特点。其中,《木偶奇遇记》作为较早翻译的外国童话经典之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几百种中译本,而对它的童话批评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末。《木偶奇遇记》的童话批评历程是中国童话批评的微型折射,其七种主要批评路径在佐证童话批评盛况的同时,也能折射出童话批评及中国儿童文学存在的问题。
廖光发闫宁
关键词:《木偶奇遇记》
汉英文字表义特点之对比
2013年
汉英文字的基本单位为汉字和英文词,这一层面的对比研究目前还比较少,但是根据中国传统语言学对于"字"的重视和中国现代语言学对"字"和"词"的反思,这一对比具有理论基础和可行性。英汉文字的构成都有层次性:汉字由独体而合体;英文词由简单词而派生或复合。它们在表义上具有理据性与无理据、形象性与语法性、模糊性与精确性的区别。而汉字的基本范畴化特征,更是其区别于英文词的重要特点。
闫宁
关键词:汉字
从电影《白蛇传说》看文化经典的现代传播被引量:2
2012年
影片《白蛇传说》对"白蛇传"的故事文本展开现代解读,于凄美至纯的爱情中糅合入震撼的视觉特效、华丽的武打和喜剧元素。影片公映六天取得了票房过亿的好成绩,堪称经典改编的成功之作。本文从消费心理学出发,试图从注意力经济和视觉特技、文化身份认同下的现代阐释、明星效应和角色设置三个层面,探讨《白蛇传说》影片改编的成功之道,为国内文化经典的影视改编提供借鉴。
闫宁
关键词:消费语境文化经典文化认同
《边城》小说中语言“陌生化”审美辨析被引量:2
2011年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理论,认为"文学性"在于使熟悉的事物感知和语言表达陌生化。而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陌生化特色。《边城》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代表作,文章以小说《边城》为例,分析其在语言组合和意义表达层面的陌生化,研究《边城》中语言作用于视觉、声音和情感所造成的阅读的难度和时延性,以此探究沈从文"陌生化"写作所带来的语言魅力。
苏科闫宁
关键词:陌生化《边城》
论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被引量:1
2013年
近几年,"民族风格"几乎成了时尚流行的主流风格之一,诸多类型服装以及各种配饰都打上明显的中国民族风印记。但相较于国际服饰品牌对中国民族风的创造性消化和灵活运用,中国本土品牌对民族元素的运用缺乏创新性和兼容性。论文将结合国内外服装品牌的成功案例,从民族风格和现代功能、民族风格和现代精神、民族风格和世界元素三个方面深入探讨现代服装产业中对民族风格的创造性运用。
闫宁
关键词:现代服装民族风格民族元素
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空间美育想象被引量:2
2022年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近百年的中学教材解读史中,这篇散文的“空间美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反而偏好于“封建批评”和“自然热爱”的主题解读,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空间的误读,也因此忽视了鲁迅在空间中的审美体验,从而阻碍了空间文化的美育建构。作为回忆性散文,作品蕴含了三个空间:“原风景”的田园空间、三味书屋的双层文化空间,以及与“故事空间”相对的“话语空间”。鲁迅在话语空间与故事空间的往返中,完成了对空间的审美体验。其审美体验过程,不仅回归了传统教育空间,还完成了对“精神田园”的超越,并为中小学美育提供了多种空间想象。
廖光发闫宁
关键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美育
“血缘”与“神源”:论宗族文化对鲁迅士大夫精神品格的影响
2013年
宗族文化是家族精神的彰显者和连接者,同一宗族的人不光有血缘关系,同时具有"神源"关系。鲁迅作为士大夫家族的长房长孙,士大夫文化背景对其文化品性和审美取向具有深远影响。士大夫宗族文化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士大夫精神的追求、宗族核心价值的传播,即藏书文化和宗族文化等几个方面。通过对鲁迅身世文化背景的挖掘,我们看到传统士大夫文化精神和人格理念对鲁迅文化品格和文字生涯的潜在影响和规范。
闫宁
关键词:宗族文化血缘关系文化品格
《听风者》:对“谍战剧”的新突破
2013年
在"谍战"扎堆、观众有些审美疲劳的市场背景下,电影《听风者》上映一个月就创造将近2.5亿的票房成绩,其之所以能够获得票房上的大丰收,根源在于电影制作在坚持"谍战剧"固有模式和类型元素的基础上,打出一套"微创新组合拳"。论文从三个方面研究电影《听风者》的微创新手段:对传统"谍战剧"政治意识形态色彩的消解;通过精雕细琢的服饰设计打造女特工的时尚文艺范;内敛压抑的东方式道德救赎和情感表现。
闫宁张树楠
关键词:谍战剧
当“谍战”遭遇“文艺”——论电影《听风者》的“文战”特质
2013年
近年来,谍战剧以信仰的力量成为荧屏和银幕的新宠,继固暗算》、《夜幕下的哈尔滨》、《潜伏》等谍战电视剧持续火爆荧屏后,荧屏已播出“谍战”500多部,且此数目还在持续上涨。银幕上,继枫士》大作之后,《秋喜》、炼风雨》等“谍战”一拥而上,一时大小银幕上掀起了一股谍战热潮。
闫宁温永慧
关键词:特质电影文艺《潜伏》持续上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