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金魁

作品数:61 被引量:262H指数:8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9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污染
  • 8篇生物炭
  • 8篇配合物
  • 8篇晶体
  • 8篇晶体结构
  • 8篇OAC
  • 8篇簇合物
  • 7篇稀土
  • 5篇三核镍簇合物
  • 5篇污染物
  • 5篇化学合成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4篇氯苯酚
  • 4篇纳米
  • 4篇黄土
  • 4篇活性剂
  • 4篇苯酚
  • 4篇THF
  • 4篇COL

机构

  • 61篇兰州交通大学
  • 5篇教育部
  • 3篇北京低碳清洁...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全国供销...
  • 1篇中国煤炭学会
  • 1篇神东煤炭集团
  • 1篇生态环境部土...

作者

  • 61篇钟金魁
  • 25篇董文魁
  • 22篇许力
  • 18篇赵保卫
  • 10篇马锋锋
  • 10篇孙银霞
  • 10篇丁玉洁
  • 9篇段金贵
  • 7篇冉婧媛
  • 7篇柴兰琴
  • 5篇王莉
  • 5篇刘改兰
  • 5篇史军妍
  • 4篇朱琨
  • 4篇张杰西
  • 3篇何雪妮
  • 3篇刁静茹
  • 3篇王刚
  • 2篇张翠玲
  • 2篇常青

传媒

  • 13篇中国化学会第...
  • 6篇兰州交通大学...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环境科学
  • 2篇甘肃科技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第七届全国环...
  • 2篇甘肃省化学会...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甘肃环境研究...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6篇2007
  • 2篇2004
  • 9篇2003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面活性剂对菲的解吸和微生物降解的作用及影响
本研究以三环化合物菲为PAHs代表物,考察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80,TX100和Brij35对污染土壤中菲的解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比较了两类表面活性剂对降解作用影响。并探讨了表面...
马锋锋赵保卫钟金魁
关键词:土壤环境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降解
文献传递
表面活性剂对菲的增溶动力学及质量增溶比(WSR)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关系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振荡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了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和Tween80)和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对菲的最佳增溶振荡时间及其对菲的增溶能力,同时也比较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菲的质量增溶比(WSR)与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关系.结果表明,Triton X-100、Tween 80、SDBS和SDS对菲的最佳增溶振荡时间分别为12、12、24和36 h.在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上下,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均具有增溶能力,尤其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增溶效果更加明显.实验数据也表明4种表面活性剂对菲的增溶能力存在差异,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菲的增溶能力大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其的增溶能力,具体表现为Triton X-100>Tween80>SDS>SDBS.该顺序与表面活性剂的HLB有关.
钟金魁赵保卫朱琨马锋锋冉婧媛Obemah David Nartey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多环芳烃增溶亲水亲油平衡值
配合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2003年
阐述了配合物在医药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广泛应用情况。
丁玉洁董文魁钟金魁许力
关键词:配合物药物
三核镍簇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红外光谱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鳌合双肟配体,4,4′-二氯-2,2′-[(1,3-亚丙基)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2L),及其三核镍簇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镍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镍簇合物含有3个镍离子、2个配体单元(提供N2O2给予体)、2个乙酸根离子和2个配位的乙醇分子,围绕每个镍原子形成一个稍微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董文魁史军妍钟金魁田永强段金贵
关键词:晶体结构
羧甲基纤维素改性纳米钯铁双金属去除水中2,4-二氯苯酚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2023年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纳米钯铁双金属(Pd/Fe)、羧甲基纤维素(CMC)改性nZVI(CMC-Fe)和CMC改性钯铁双金属(CMC-Pd/Fe)4种铁基纳米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4种材料对水中2,4-二氯苯酚(2,4-DCP)的表观去除率,考察了铁基纳米材料投加量、Pd负载量、溶液初始pH及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CMC-Pd/Fe去除2,4-DCP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4种材料中,CMC修饰的CMC-Pd/Fe的分散性最好,粒径明显小于未用CMC修饰的nZVI和Pd/Fe。4种材料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为CMC-Pd/Fe>CMC-Fe>Pd/Fe>nZVI。随着CMC-Pd/Fe投加量和Pd负载量的增加,CMC-Pd/Fe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增大,而随着2,4-DCP浓度的升高,CMC-Pd/Fe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下降。当溶液初始pH=3、5和7时,CMC-Pd/Fe对2,4-DCP的表观去除率分别为94.34%、99.50%和96.62%;但当溶液初始pH=11时,其表观去除率仅为51.28%,这主要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带负电的2,4-DCP与CMC的静电排斥作用远大于π-π共轭吸附作用,阻碍了CMC-Pd/Fe的电子向污染物传递,导致2,4-DCP表观去除率下降。
钟金魁齐永辉谢欣卓李静郑博文王立果
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2,4-二氯苯酚
铜(Ⅱ)二聚物[CuL]<,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近年来,salen型金属配合物己成为配位化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因为它可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也是一种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并且可用于许多新型材料的合成。本研究将Cu(CH3C00)2·H2O的甲醇溶液与sal...
史军妍董文魁许力钟金魁段金贵张艳萍
关键词:晶体结构化学合成金属配合物
文献传递
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9
2015年
以牛粪生物炭为吸附剂,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特征.研究了p H值、共存离子、反应温度、投加量、热解温度等对牛粪生物炭吸附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生物炭吸附磷的最佳初始p H值为7.0;共存离子的存在对生物炭吸附磷的影响有限;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磷的吸附;当投加量为0.1g时,对磷的去除率较为理想;热解温度升高不利于对磷的吸附.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分析,发现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Langmuir-Freundlich(R2=0.9705)和Temkin(R2=0.9556)方程能很好地描述磷在牛粪生物炭上的吸附行为.热力学分析结果显示25,35,45℃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0)分别为-17.43,-15.98,-15.89k J/mol,表明牛粪生物炭对磷的吸附是自发的过程.
马锋锋赵保卫钟金魁刁静茹张艺
关键词:生物炭牛粪
具有五、六配位中心离子的三核钴簇合物[(CoL)<,2>(OAc)<,2>Co]·CHCI<,3>的合成及其X-射线晶体结构
Salen钴配合物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因为这类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载氧能力,也是氧活性的触媒剂,另外钴簇合物的磁性质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进一步研究此类配合物,本研究合成并表征了一个新的Salen型双肟类钴簇合物[(CoL...
李丽董文魁段金贵吴辉禄钟金魁许力
关键词:化学合成性能表征
文献传递
一步固相反应制备铝改性活性炭对矿井水中氟化物的超快去除
2023年
矿井水中(F^(−))超标已成为制约我国西部矿区煤炭绿色开发的主要挑战之一。针对该问题,开发了机械化学法一步固相反应制备Al改性活性炭(AC-Al)的方法,解决了常规水热法改性活性炭产生废液废渣、制备周期长的问题,并实现了矿井水中F^(−)的快速、高效去除。研究了Al添加量、pH、共存阴离子和有机物、吸附剂投加量及反应时间等对除氟性能的影响。AC-Al除氟性能与Al添加量成正比,添加量为0.32 g,吸附反应30 s时,水中F^(−)去除率达到80%以上。pH在3~10范围内,F^(−)去除率均大于80%,具有良好的水质适应性。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即为单层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1.47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1000 mg/L时)、腐殖酸对F^(−)去除没有影响,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质量浓度为3000 mg/L时,除氟率分别降低约21%和11%。AC-Al投加量为10 g/L时,矿井水中F^(−)去除率达84.9%(30 s内),质量浓度从4.85 mg/L降低至0.73 mg/L,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F^(−)浓度限值(I、II、III类),矿井水中F^(−)吸附过程同样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元素面分布表明,Al均匀地负载于活性炭表面;F^(−)均匀吸附在AC-Al上,与Al分布特征相似,证明Al是F^(−)吸附潜在活性位点。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F^(−)吸附前后,AC-Al表面的Al元素结合能从74.20 eV升高至74.28、77.80 eV等2种状态,说明Al与F结合形成了Al-FOH、Al-F化学键,是快速稳定除氟的直接原因。同时,AC-Al吸附剂上的Al溶出量很低(0.34μg/g)。机械化学法制备的Al改性活性炭除氟效果良好,可为除氟吸附剂制备提供新的普适性技术路径,同时为解决矿井水除氟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齐永辉包一翔李俏王蕾李井峰张海琴吴敏陈静允钟金魁郭强蒋斌斌李海祥
关键词:矿井水固相反应活性炭
固态下具有明显不同组态的三核镍簇合物{[NiL(H<,2>O)]<,2>(OAc)<,2>Ni}·0.5MeOH·0.5CH<,3>CN·H<,2>O的研究
Schiff碱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配体,在近代配位化学的研究领域中受到了较大的重视。这是由于此类化合物不仅比较容易合成、容易调节的空间构型、较好的催化性能,而且它们较容易形成超分子结构。含有四齿席夫碱配体的钴(Ⅱ)与锰(...
段金责董文魁刘改兰许力柴兰琴孙银霞钟金魁
关键词:三核镍簇合物SCHIFF碱配体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