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诗咏
-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香港浸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论施蛰存小说中的文学地景——一个文化地理学的阅读被引量:5
- 2009年
- 萨义德在《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强调人文学科研究中有关地理和空间的重要性;而不少文化地理学家亦十分关注各种文学形式中的空间和地景的意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处理施蛰存都市小说中的空间问题。本文透过引入地理和空间视角,从文化地理学出发,阅读和分析《梅雨之夕》和《善女人行品》两部短篇小说集中的文学地景,探讨施蛰存都市小说的空间是如何产生、说明和体现了现代人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总括来说,这些小说里对地理和空间的想象是以城市为中心而展开的,其特点包括了空间的流动性与符码化、以消费为中心、印刷的想象共同体的存在,以及新的城乡关系。这个存在于小说文本中的城市空间,一方面与上海30年代的现代生活经验互相重叠,另方面亦创造了上海市民对于世界主义的现代都市共同体的想象。
- 郭诗咏
-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都市小说《梅雨之夕》
- 台北空间里的无国界历险
- 2013年
- 本文以日本帮派片为切入点,在其空间想象中,重读无国籍概念,并集中探讨台北的再现。文章分为三部分:无国籍作为生产模式与城市再现;台北作为无国籍冒险的模陵两可之地;以及台湾新电影场景作为当代日本电影风格再定位的欲望所在地。
- 叶月瑜郭诗咏
- 关键词:无国籍
- 在速度与行动之间写作——论李智良《房间》的城市书写被引量:1
- 2012年
- 2008年夏天出版的《房间》,是香港作家李智良的第二本创作集。作者由精神病患的视角出发,书写个人对城市空间和生活的观察,剖析精神病患在整个医疗体制和社会宰制下的生存困境。有关精神病患的刻板想象是:精神病患不能言说,能言说者非精神病患。而《房间》耐人寻味之处,正正在于书中的"我"同时兼有以上两种可能性——从一个不可能的言说位置去书写(不)日常的城市空间。在李智良笔下,香港是一个高速运转、躁动不安的城市,无法静止,无处逃遁,人唯有在高速前进的城市运动的余波中,持续以谵妄的书写寻找救赎的可能,期望有天可回到一个有"我"的空间。本文尝试从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的速度学理论出发,分析李智良《房间》中的城市空间特点和言说位置,以期进一步理解后九七时期香港新生代作家的城市书写。
- 郭诗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