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浩

作品数:22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抗震
  • 6篇建筑
  • 4篇砌体
  • 4篇砌体结构
  • 3篇抗震加固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3篇混凝土
  • 3篇钢筋
  • 3篇钢筋混凝
  • 3篇钢筋混凝土
  • 2篇震害
  • 2篇震害分析
  • 2篇平板
  • 2篇外包
  • 2篇网架
  • 2篇网架结构
  • 2篇网架屋盖
  • 2篇屋盖
  • 2篇剧场

机构

  • 22篇中国建筑科学...
  • 3篇住房和城乡建...

作者

  • 22篇郭浩
  • 17篇唐曹明
  • 13篇张军
  • 12篇肖青
  • 9篇杨韬
  • 7篇黄茹蕙
  • 4篇聂祺
  • 2篇郭春雨
  • 2篇陈凯
  • 2篇任爱珠
  • 2篇李显忠
  • 2篇王大鹏
  • 2篇罗开海
  • 2篇刘松涛
  • 2篇戴国莹
  • 2篇孙旋
  • 2篇胡明智
  • 2篇张靖岩
  • 2篇朱立新
  • 2篇李引擎

传媒

  • 4篇建筑结构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工程质量
  • 2篇第八届全国地...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第二届全国抗...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第六届全国地...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 1篇第五届全国建...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塔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本文通过计算分析,研究了塔楼平面布置和高度变化对双塔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双塔结构整体计算模型和剖分单塔结构计算模型差异,提出了双塔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杨韬郭浩
关键词:双塔结构层间位移角
文献传递
某教学楼板柱-抗震墙结构性能化加固设计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某教学楼建于1991年,地下1层,地上9层(局部为11层),大屋面建筑高度为34m,由于原设计按78规范设计,在建筑功能方面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和安全使用要求,需要进行加固改造。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结构特点,通过运用结构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和多种加固手段,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和改善建筑使用功能的协调,取得了一些学校类建筑加固改造中实施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加固改造参考。
聂祺唐曹明杨韬郭浩黄茹蕙肖青
关键词:教学楼消能器
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评述被引量:3
2010年
对我国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指出了当前加固改造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业内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郭浩唐曹明杨韬黄茹蕙肖青张军
关键词:既有建筑抗震加固
国际友谊博物馆文物库房加固改造
国际友谊博物馆文物库房原为二层框排架结构,其中二层空间较大.针对文物类建筑的功能要求及特点,本文介绍了采取的以系列结构措施,对原结构进行加层的同时,还实现了建筑功能由礼堂向库房的改变.为同类型结构的改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张军郭浩唐曹明肖青杜燕红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建筑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某剧场平板网架屋盖鉴定与修复
某剧场屋盖网架工程始建于1987年,已经使用近30年,屋盖为空间正放四角锥网架结构,采用螺栓球节点.在改建过程中,因由使用功能升级及设备改造,原网架结构不能满足安全性及耐久性要求,需对其进行检测、鉴定及加固.依据钢结构加...
聂祺罗开海郭浩唐曹明
关键词:网架结构受力分析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城市建设多灾害防御技术与应用
李引擎张靖岩许镇于文孙旋王大鹏陈凯郭春雨张孝奎郭浩朱立新任爱珠刘松涛李显忠万汉斌
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大尺度空间城市建设防灾问题很难完全通过实体实验解决的问题,该项目针对火灾、风灾、震灾和地质灾害,基于传统灾害防御理念,创新性地将边界条件数字化,全方位引入现代计算机、GIS、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了一整套...
关键词:
关键词:基础数据库
砌体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既有建筑砌体结构加固改造工程,通过震害分析,提出了加固改造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业内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唐曹明杨韬黄茹蕙郭浩肖青张军
关键词:砌体结构震害分析
文献传递
国家博物馆老馆(Ⅶ甲段)加固前后抗震性能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国家博物馆老馆是由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甲区)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乙区)合并而成,共分23个区段,即共由23个单体建筑组成。此次改扩建结合建筑总体功能布局要求,拆除Ⅰ~Ⅵ区,保留Ⅶ~Ⅺ区及Ⅻ,ⅩⅢ廊区。原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柔性框架结构,各区段间从基础到屋顶层均设置了100mm的变形缝,基础则根据结构(横向两边跨小、中间跨大)特点,采用的是沿纵向两边跨条形联合基础。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检验报告》可知:梁、板开裂较多,裂缝最大宽度梁为1.5mm、板为2.3mm,并有少数地方出现露筋现象;抗震验算表明:原结构在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远不能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必须进行加固。结构加固设计,针对各区段不同情况,运用结构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和多种最新加固手段,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结构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协调。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其中一个区段(Ⅶ甲区)在罕遇地震输入下结构的弹塑性响应,对比研究了结构在加固前后的弹塑性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杨韬郭浩黄茹蕙张军肖青聂祺唐曹明
关键词:抗震加固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抗震性能
砌体结构加固改造中的几个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存在着大量的既有建筑砌体结构加固改造工程,通过震害分析,提出了加固改造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业内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唐曹明杨韬黄茹蕙郭浩肖青张军
关键词:砌体结构震害分析
文献传递
中国国家博物馆老馆加固改造结构设计被引量:13
2011年
国家博物馆老馆建成于1959年8月,占地面积5.05万m2,建筑面积6.5万m2,为建国初期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由于受建设时期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建筑规模、材料、质量、设施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现在国家博物馆发展的需要和安全使用要求。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检验报告》可知:老馆结构梁、板开裂较多,裂缝最大宽度梁为1.5mm、板为2.3mm,并有少数地方出现露筋现象。抗震验算表明:原结构在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不能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部分区段的结构安全可靠度已经较低,必须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老馆加固改造工程的结构设计,运用结构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和多种最新的加固手段,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了提高抗震能力和改善使用功能的协调,取得了重大工程加固改造的良好经验。
唐曹明黄世敏王亚勇戴国莹孙建超杨韬郭浩
关键词:结构抗震加固改造设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