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洋

作品数:78 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潜叶
  • 20篇番茄
  • 19篇潜叶蛾
  • 19篇粉虱
  • 14篇烟粉虱
  • 14篇COI
  • 13篇引物
  • 12篇基因
  • 10篇试剂
  • 10篇试剂盒
  • 10篇昆虫
  • 9篇植物
  • 8篇入侵
  • 8篇农业
  • 8篇农业生物
  • 8篇农业生物技术
  • 8篇潜蝇
  • 7篇品系
  • 7篇姬小蜂
  • 7篇寄主

机构

  • 6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浙江大学
  • 7篇长江大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云南省植保植...
  • 2篇北京市植物保...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计量学院

作者

  • 76篇郭建洋
  • 54篇万方浩
  • 49篇刘万学
  • 35篇张桂芬
  • 25篇张毅波
  • 15篇冼晓青
  • 15篇王玉生
  • 12篇杨念婉
  • 9篇吕志创
  • 7篇田虎
  • 6篇叶恭银
  • 5篇龙楚云
  • 5篇王福莲
  • 4篇刘怀
  • 4篇武强
  • 3篇严盈
  • 3篇杨春红
  • 3篇周琼
  • 3篇曹凤勤
  • 3篇董胜张

传媒

  • 12篇昆虫学报
  • 8篇植物保护
  • 7篇生物安全学报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昆虫天敌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热带生物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第三届全国生...

年份

  • 3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美番茄潜叶蛾SCAR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南美番茄潜叶蛾特异性SCAR引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特异性引物只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具有扩增能力,扩增产物大小为397bp。对单粒卵及成虫残体亦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本发明提高了南美番茄潜叶蛾检...
张桂芬毕思言张毅波刘万学王玉生郭建洋杨安沛冼晓青万方浩
文献传递
一种烟粉虱内共生菌菌胞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昆虫内共生菌菌胞的提取方法,具体为一种烟粉虱内共生菌菌胞的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解剖、过滤、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通过上述步骤逐层去除,能充分去除外源微生物的干扰,获得较纯、足够量的菌胞,使后续研...
郭建洋万方浩赵瑞华龙楚云
文献传递
美地绵粉蚧的特异性SS-COI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的,本发明涉及美地绵粉蚧的特异性SS‑COI检测引物及检测方法和试剂盒。该对引物只对美地绵粉蚧具有扩增能力。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节约了检测时间,在美地绵粉蚧检测监测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
王玉生张桂芬田虎冼晓青刘万学张毅波郭建洋万方浩
文献传递
番茄潜叶蛾BL基因及其用于调控番茄潜叶蛾趋光和寄主选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重番茄潜叶蛾BL基因及其用于调控番茄潜叶蛾趋光和寄主选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从新发重要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中克隆获得蓝波长敏感视蛋白BL基因,并通过CRISPR/Cas技术构建了BL基...
吕志创唐艳红刘万学杨念婉郭建洋黄聪马东方张桂芬万方浩
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被引量:26
2012年
刺吸式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具有特殊的生物互作关系。本文对刺吸式昆虫取食韧皮部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类型、防御物质变化、信号途径以及植物反应转录组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韧皮部取食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机制主要包括:(1)改变自身的营养状况;(2)产生有毒的次生化合物;(3)产生防御蛋白。防御反应与植物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信号分子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刺吸式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主要引发以水杨酸为主的信号途径,但相关分子互作机制还有待明确。日益丰富的基因组资源和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揭示植物防御反应中信号分子的作用机制、找出植物内生抗性的特异因子以及阐明诱导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了解刺吸式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为深入理解植物-昆虫间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依据,为害虫治理和抗虫植物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海静严盈彭露郭建洋万方浩
关键词:刺吸式昆虫粉虱诱导抗性
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昆虫性别决定机制复杂多样,研究昆虫性别决定机制既能加强对物种进化关系的理解,也能为通过遗传调控控制害虫种群提供新方向。鳞翅目昆虫多为雌雄二型,繁殖方式以两性生殖为主,性染色体系统大多为ZW/ZZ系统,雌性为ZW型,雄性为ZZ型。昆虫性别决定是通过级联反应调控的,在鳞翅目昆虫ZW/ZZ系统中,位于W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初始信号沉默雄性化关键基因Masculinizer(Masc),然后Doublesex(dsx)基因被雌性特异性剪接,从而调控雌性偏向基因的表达;而雄虫中Masc正常表达,调控dsx进行雄性特异剪接,实现雄性分化。本文对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初始信号、Masc和dsx的研究现状,以及基于基因编辑技术和性别决定机制在鳞翅目昆虫遗传调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相关研究为鳞翅目昆虫的性别筛选、不育昆虫释放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IT)和释放携带雌性特异显性致死基因昆虫技术(female specific release of insects carrying dominant lethal,fsRIDL)奠定理论基础。
万倩刘万学吕志创郭建洋黄聪严盈杨念婉
关键词: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
新发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为害与防控对策被引量:12
2022年
番茄潜叶蛾起源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寄主植物达11科50种,喜食茄科植物,嗜食番茄,是世界番茄的毁灭性害虫。番茄潜叶蛾主要借助农产品(尤其是番茄果实)的贸易活动快速跨区跨境传播扩散,截至2021年该虫已在五大洲103个国家和地区发生,21个国家和地区疑似发生。我国于2017年首次在新疆发现番茄潜叶蛾为害露地番茄,2018年在云南发现其在保护地发生,截至2022年3月该虫已扩散传播至我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我国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烟草等茄科作物生产安全的潜在威胁巨大。本文概述了番茄潜叶蛾扩散分布、生物学、发生为害、经济生态影响,以及防治对策、控制技术等,以期为该虫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张桂芬张毅波冼晓青刘万学李萍刘万才刘慧冯晓东吕志创王玉生黄聪郭建洋万方浩马德英张晓明桂富荣李亚红罗荣王慧卿王俊
关键词:茄科作物防控对策
重大检疫性害虫玉米根萤叶甲的种特异性SS-CO Ⅰ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玉米根萤叶甲在欧洲和美国是一种严重为害玉米的入侵性害虫,传播速度快,侵入我国的可能性极高。本文针对其难以快速准确进行形态鉴别的问题,以玉米根萤叶甲为研究对象,以其他9种/生物型叶甲总科常见害虫为参照,采用基于COⅠ基因的种特异性PCR方法(species-specific COⅠ, SS-COⅠ),研究其快速分子检测鉴定技术。通过提取10种/生物型叶甲DNA和通用型引物扩增测序,获得其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并比对分析设计1对玉米根萤叶甲特异性引物(DvvZCE1/DvvZCF1),其扩增片段为462 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对引物只对玉米根萤叶甲的COⅠ基因具有扩增能力,对其他常见叶甲类害虫,包括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榆黄毛萤叶甲、黄曲条跳甲、油菜蚤跳甲、黄点直缘跳甲、莲草直胸跳甲、枸杞负泥虫以及褐足角胸叶甲的棕黄型和蓝绿型没有扩增能力,该对引物不仅对成虫有很好的扩增效果,对单粒卵、2龄幼虫以及成虫残体(包括触角、头部、胸部、腹部、前足、后足)也具有同样的扩增效果,其最低检出阈值为102.73 pg/μL(相当于1/122 880头雌性成虫)。玉米根萤叶甲特异性SS-COⅠ检测技术在其口岸检疫,以及有效阻截中具有重要意义。
张桂芬王玉生王玉生郭建洋万方浩冼晓青王福莲万方浩
关键词:分子检测
万氏潜蝇姬小蜂孤雌产雌品系和两性品系的双重PCR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万氏潜蝇姬小蜂两种品系快速PCR检测方法及所用的特异性COI引物。该方法根据万氏潜蝇姬小蜂两种品系线粒体DNA特异序列,通过特异性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最终建立了一对万氏潜蝇姬小蜂的特异性检测COI引物。所述引物...
刘万学杜素洁叶福宇郭建洋程鑫斐潘立婷万方浩
一种建立含有Rickettisa菌和不含Rickettisa菌的烟粉虱种群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昆虫侵染型内共生菌种群的建立,具体为一种建立含有Rickettisa菌和不含Rickettisa菌的烟粉虱种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烟粉虱种群,在实验室培养;选取出若干烟粉虱于显微镜下观察辨别雌雄;...
杨义婷郭建洋万方浩刘万学刘怀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