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兰兰

作品数:11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气候
  • 4篇全新世
  • 3篇鄂尔多斯高原
  • 2篇同位素
  • 2篇土壤
  • 2篇气候变化
  • 2篇全新世气候
  • 2篇湖泊沉积
  • 2篇干旱
  • 2篇干旱半干旱
  • 2篇干旱半干旱区
  • 2篇干旱区
  • 2篇半干旱
  • 2篇半干旱区
  • 1篇地表
  • 1篇地震
  • 1篇液化特性
  • 1篇应急
  • 1篇应急救援
  • 1篇有机质碳同位...

机构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德州学院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省环境保...

作者

  • 11篇郭兰兰
  • 4篇刘连友
  • 4篇李心清
  • 3篇冯兆东
  • 2篇唐艳
  • 2篇王丽霞
  • 2篇马玉贞
  • 2篇汪卫国
  • 2篇孙炳彦
  • 2篇刘吉夫
  • 2篇吕艳丽
  • 1篇曹恒武
  • 1篇贾振杰
  • 1篇张虎才
  • 1篇王志
  • 1篇朱孟郡
  • 1篇刘目兴
  • 1篇彭茹燕
  • 1篇王维
  • 1篇安成邦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环境保护科学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高原巴汗淖湖泊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被引量:22
2007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巴汗淖湖泊沉积物的环境代用指标综合分析,以AMS^14C测年为基础,重建了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分析结果显示:鄂尔多斯高原约7.65 ^14C kaBP前气候寒冷干燥;7.65—5.40^14C ka BP气候温暖湿润,其中7.65—6.70^14C ka BP气候相对暖湿,以湿度条件改善更明显,随后6.70—6.20^14C ka BP气候偏暖干,6.20—5.40^14C ka BP研究区温湿组合状况最佳;5.40^14C ka BP后鄂尔多斯高原总体向干凉方向发展,但在4.70-4.60^14C ka BP和4.20~3.70^14C ka BP出现两个明显的相对湿润时期;约3.70^14C ka BP后巴汗淖湖泊完全干涸.
郭兰兰冯兆东李心清刘连友王丽霞
关键词:全新世鄂尔多斯高原湖泊沉积气候变化
中东亚干旱半干旱区C_3植物δ^(13)C值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响应被引量:21
2006年
植物化石和土壤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指标常用来反映古气候的变化,然而碳同位素这个指标在特定地区反映气候的定量关系缺乏检验。研究剖面选择自中国的秦岭(34°14′24″N,106°55′30″E)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接近贝加尔湖地区(51°35′08″N,100°45′49″E)的研究剖面线,选择了3种C3植物(Artem isia scoparia,Ajaniaachilleides和Artem isia frigida),在剖面线上沿南北方向上每隔4′到5′采取一个样点,共选取161个C3植物茎叶样品进行了1δ3C值测定。同时收集了剖面线附近气象站的降水、气温等资料,用插值方法得到每个采样点的气温、降水数据。分析表明:C3植物的1δ3C值分布范围为-30‰^-22‰,其平均值为-26.81‰,该平均值较全球C3植物1δ3C平均值偏正。通过对比C3植物1δ3C与年均温、年均降水量、生长季节的干燥度等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发现C3植物1δ3C、年均降水量、生长季节的干燥度有非常一致的变化趋势,而C3植物1δ3C和年均温不具有一致性。通过一元回归分析也同样发现C3植物1δ3C与年均降水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y=-0.0077x-24.838,n=161,R2=0.4418,p=0.01),与生长季节的干燥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y=0.7328x-28.806,n=161,R2=0.3685,p=0.01),而与年均温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y=-0.0461x-26.756,n=161,R2=0.0232,p=0.01)。在本研究区C3植物1δ3C对年均降水量和生长季节的干燥度响应十分显著,而对温度的响应不明显。研究区具有明显的降水和温度的梯度分布特征,是验证植物碳同位素与气候关系的理想场所,而土壤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与其地面上的植物碳同位素息息相关。研究也说明,在本研究区或其他气候植物组合相似的地区可以利用古土壤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来定量或半定量地反映古气候的变化。
王丽霞李心清郭兰兰
关键词:C3植物碳同位素干燥度
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
本文分别选取高原中部和南部的两个内陆封闭湖泊—巴汗淖和苟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个剖面的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孢粉学分析,并结合AMS14C年代的控制,重建了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
郭兰兰
关键词:全新世鄂尔多斯高原湖泊沉积物高原气候
文献传递
基于道路通达性的高原地区震后应急救援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高原地区地广人稀,零星分布的小聚落需要通过一条条交通要道和外界连通起来。因此,在遭遇灾害情况下,高原山地地区道路破坏对应急救援影响显著。但是由于应急救援车辆队伍在不同救援阶段行驶的区域大小尺度存在差异因而出现了对道路需求的不同考虑,由此导致如何解决大小尺度共同存在的情境下道路应急救援优化问题的提出。当前研究发现,迪杰斯特拉算法和蚁群算法的各自特点分别满足应急救援车辆队伍在不同区域大小尺度下行驶时对道路的不同需求,而将两者结合来解决大小尺度共同存在的情境下道路应急救援优化问题的研究尚且不多。因此,文章通过模拟地震并计算得到震后道路通达性结果,再针对道路需求差异并考虑不同区域大小尺度情况,分别采用迪杰斯特拉算法和蚁群算法,通过设置不同情景,规划总体应急救援方案。研究表明,该方案所提供的不同情境下应急救援规划路线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可以在关键节点等研究上提供支持。
李骏明刘吉夫郭兰兰郭兰兰邓志飞李娇旸
关键词:地震应急救援
粘土矿物组成对土体液化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土体液化是地球表面众多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发生的关键机制,而土体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和矿物学性质对土体液化特性影响明显。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国内外粘土矿物类型及其组成变化和粘土矿物与孔隙溶液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两个方面对土体液化特性影响的研究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着循环、静态液化研究程度不匹配,孔隙水性质与粘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土体液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的研究不足等问题,并指出研究粘土矿物与土体液化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提高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水平。
邓志飞刘吉夫郭兰兰李娇旸郭兰兰
关键词:粘土矿物界限含水率塑性
耕作地表土块状况及其对近地表风场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为深入理解非可蚀性土块吸收风能、降低侵蚀力的机制,利用野外风速资料,对半干旱区农田传统耕作模式下犁耕、耙耱及抹平等的地表土块大小、土壤表面粗糙度、近地表风速及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犁耕后农田土块长、宽、高均在15cm以上,盖度为27.67%,耙耱、抹平后土块大小和盖度显著降低,抹平地表土块盖度仅为2.1396;土块的破碎导致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近地表风速增大;与犁耕地表比较,耙耱后土壤表面粗糙度降低34%~64%,抹平后降低幅度甚至在90%以上;耙耱抹平后地表以上0.5m高度内风速显著增大,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由1.1cm降低至0.05cm,侵蚀力增强。因此认为,合理选择犁耕、耙耱和抹平的时间对农田风蚀防治有实际意义。
刘目兴刘连友孙炳彦郭兰兰王志唐艳彭茹燕
关键词:土壤风蚀空气动力学粗糙度传统耕作
巴汗淖孢粉记录的全新世环境变化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AMS^(14)C测年,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巴汗淖湖泊沉积物孢粉,揭示了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植被和气候演化历史:8.696~7.847 kaBP植被以荒漠草原主导,气候寒冷干旱;7.847~7.130 kaBP植被转变为禾草草原,温湿条件得到改善,但区域气候很不稳定;7.130~4.780 kaBP植被演化为疏林草原,气候温暖湿润且稳定;4.780~4.207 kaBP为松-栎混交林,为温暖湿润且稳定的气候最宜期; 4.207~3.622 kaBP植被退化为松属-禾草森林草原,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3.622 kaBP以来,植被进一步退化为荒漠草原,气候进一步变干.
黄昌庆冯兆东马玉贞郭兰兰王维
关键词:全新世孢粉气候变化鄂尔多斯高原
我国南北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对比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依据国家环境监测部门公布的空气环境质量日报,对27个省会城市、4个直辖市城市的2004年-2006年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时空差异明显,冬、春季节API值高于夏季和秋季,北方城市的API均值高于南方城市;PM10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所占比例南、北方城市分别是66.64%和83.97%;SO2为首要污染物所占比例南、北方城市分别是7.28%和6.19%;北方城市平均Ⅰ级和Ⅱ级天数所占百分比之和为77.00%,重污染级天数所占比例达到1.02%;南方城市平均Ⅰ级和Ⅱ级天数所占百分比之和为87.24%,重污染天数所占百分比是0.04%;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呈增加趋势。
孙炳彦刘连友郭兰兰朱孟郡吕艳丽
关键词:空气环境质量API可吸入颗粒物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表土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磁化率与年降水量的关系被引量:22
2005年
古土壤和湖泊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与磁化率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的重建。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其气候意义具有一定的区域性。通过对中国秦岭到内蒙古北部的中蒙边境(34°N~43°N)连续剖面上的102个采样点的表层土壤样品的有机质碳同位素和磁化率进行测定,并搜集了该区域部分站点的降水资料。研究表明有机质碳同位素波动在-22‰~-30‰之间,其碳同位素值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磁化率与年均降水量也存在显著的函数关系,总体上磁化率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进一步证明,在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区,表土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和磁化率对年降水量具有显著的指示作用,因此可以用古土壤中的有机质碳同位素和磁化率作为代用指标,来反映古降水的变化。
王丽霞汪卫国李心清郭兰兰
关键词:有机质碳同位素磁化率表层土壤降水干旱半干旱区
植物阻沙能力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1年
植物单株与群落的阻沙能力可以用植物周围沉积的积沙体体积与输沙率来衡量,其受植物地上形态结构、粗糙元密集度以及群落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同区域环境下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同种植物在与风沙活动季节相对应的不同物候期内,阻沙能力受冠层形态、茎枝的柔韧性、叶面积以及由此导致的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植物的阻沙能力应综合各参数进行评价。从植物个体的形态结构及群体的形态结构方面深入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植物阻沙能力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①科学寻找测定植物茎枝柔韧性的方法,如根据不同风速条件下枝条的摆动幅度,对柔韧性定量地进行等级划分,制定植物阻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②确定植物群落阻沙的临界粗糙元密集度;③在群落达到有效粗糙度密集度情况下,加强配置形式的多样化,探讨不同配置模式对群落阻沙能力的影响,以寻求植被粗糙元密集度、群落配置多样化(如改变行距与株距)与阻沙效应最大化之间的有效性与协调性,从而对当前生态建设实践有所贡献。
唐艳刘连友屈志强胡霞郭兰兰吕艳丽曹恒武贾振杰杨岩岩
关键词:柔韧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