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爱明

作品数:51 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5篇哲学宗教
  • 1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心理
  • 15篇大学生
  • 11篇心理健康
  • 10篇干预
  • 7篇教育
  • 6篇生心
  • 6篇自杀
  • 5篇影响因素
  • 5篇自杀倾向
  • 5篇宽恕
  • 4篇心理健康教育
  • 4篇课程
  • 3篇大学生心理
  • 3篇大学生自杀
  • 3篇心理干预
  • 3篇幸福感
  • 3篇学生心理
  • 3篇学生自杀
  • 3篇研究生心理
  • 3篇研究生心理健...

机构

  • 50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宜兴市疾病预...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经贸职业...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百事德机械(...

作者

  • 51篇郑爱明
  • 15篇王志琳
  • 10篇朱婷婷
  • 4篇许静
  • 4篇芮媛媛
  • 4篇孟国祥
  • 4篇胡秋蕾
  • 4篇江宁玉
  • 4篇张莉
  • 3篇杨亚明
  • 2篇王锦帆
  • 2篇陈亮亮
  • 2篇乔学斌
  • 2篇何源
  • 2篇张伟杰
  • 2篇袁勇贵
  • 2篇李勇
  • 2篇赵瑞雪
  • 1篇张徐军
  • 1篇李梅

传媒

  • 1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南京工程学院...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学物理教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江苏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1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自杀现象引发的生命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5
2007年
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自杀很重要的因素。着重介绍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发展沿革,大学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紧迫性,以及高校(包括医学院校)对如何实施生命教育作了一些思考。
郑爱明江宁玉王志琳
关键词:大学生自杀现象生命教育
领导干部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被引量:3
2012年
当今社会,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往往承受的更多、负担更重,心理压力甚至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忽视。本文分析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存在的原因,并着重提出相应的调适对策。
郑爱明芮媛媛孟国祥周亚夫王兴东吴彬江冷明祥
关键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心理问题
医院绩效管理综述被引量:7
2015年
绩效管理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的,是指对员工、团队或部门的行为及结果进行规划、评估及改进的管理过程。医院绩效管理是指医院管理者利用绩效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以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包括绩效规划、绩效评估、绩效反馈与绩效改进等过程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医院实施绩效管理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只有采取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实施真正的绩效管理才能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使医院更加健康、高效的运行。
冯国录郑爱明
关键词:绩效管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调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建议。方法:随机选取参加"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彩一课’表彰交流大会"的部分高校150名教师和三所高校选修过这门课的400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根据自编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分别对教师、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教师认为,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学校管理因素。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对于影响教学质量因素中的"学生不重视"这一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243,P<0.05)。学生认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排在首位的是教师因素。不同学校的学生对于影响教学质量因素中的"教师个人魅力"因素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078,P<0.001)。结论:教师素质、教学管理、学生对待本门课程的态度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游英会赵瑞雪郑爱明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大学生
医患关系中群际宽恕影响研究
2016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宽恕这一重要的心理学课题在研究领域逐渐兴起。本文主要对目前关于影响群际宽恕的因素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群际宽恕的界定、群际宽恕的影响因素。并对当今日益受到关注的医患关系进行研究,从影响群际宽恕的因素视角来看待医患关系,并提出医患关系改善的方案。
游英会朱婷婷郑爱明
关键词:影响因素医患关系
盐城市某三甲医院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低年资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方式,为寻找科学的解决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187名低年资护士,借鉴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年龄≤25岁护士的压力高于年龄>25岁的护士;在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学历越高压力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上,>25岁和本科以上学历选择解决问题得分高于≤25岁和大专学历;大专学历选择自责得分高于本科以上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及社会需更加关注低龄和低学历层次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孙皓明郑爱明
关键词:护士低年资工作压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初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基本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增减,最终确定各级指标及权重值。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两次咨询表回收率均为88%,权威系数为0.905。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结论:基于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可信度较高。
游英会王志琳郑爱明赵瑞雪朱婷婷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
整合视野下宽恕心理的概念厘定与研究展望被引量:9
2014年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对宽恕心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强调宽恕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人们面对社会冲突情景中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在梳理人际宽恕、自我宽恕和寻求宽恕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的、整合的宽恕概念,澄清了宽恕心理的主要误区,总结了有关宽恕影响因素、与健康关系及相关干预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朱婷婷陶琳瑾郑爱明
关键词:宽恕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对网络成瘾的定义、概念、诊断标准、形成机制以及治疗手段作了综述;分析对比了各主流学说的观点,并提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特点。
陈亮亮郑爱明葛韬韬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
宽恕与健康: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宽恕对人的影响,并对宽恕影响身体健康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sycINFO1990-01/2005-12期间的宽恕与健康关系的文章,检索词包括“forgiveness;health;psychology;mecha-nism”等,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手工查阅英文书籍相关章节。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主题相关的文献,并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从心理学角度,对宽恕与健康(心理、生理)关系进行探讨的文章。排除文献中重复的研究综述,从伦理学、宗教学角度的考察该主题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搜索到29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排除8篇,其中重复的研究综述4篇,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看宽恕与健康的关系4篇。选择13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宽恕通常将被界定为停止抗争且无条件地把对方作为“人”加以认同和接纳。与宽恕相关的心理学包括愤怒、A型行为、自恋、抑郁和自我效能等;宽恕影响身体健康,可以从生理及心理社会机制进行分析:个体通过增加宽恕他人和自己,以及要求和接受宽恕的频率,可能有助于减少痛苦(愤怒、谴责及报复性的想法和感受)的持续时间,降低疾病风险。宽恕可能孕育更高的安全感,及更为积极的自我评价和乐观思想,减少患病的风险。宽恕可以培养更强的能力感和自我效能感,以减少疾病的发作或者致病因,宽恕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社会和情绪支持,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结论:宽恕与身体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着关联,从心理社会和生理机制方面可以揭示其对健康的影响。
王志琳郑爱明
关键词:宽恕健康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