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振东

作品数:159 被引量:1,052H指数:1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2篇细胞
  • 41篇肿瘤
  • 38篇乳腺
  • 38篇晚期
  • 37篇腺癌
  • 35篇乳腺癌
  • 33篇化疗
  • 21篇胃癌
  • 18篇肺癌
  • 16篇小细胞
  • 15篇细胞肺癌
  • 15篇小细胞肺癌
  • 12篇预后
  • 12篇生活质量
  • 12篇疗效
  • 12篇活质量
  • 12篇恶性
  • 11篇晚期胃癌
  • 11篇化学治疗
  • 8篇淋巴

机构

  • 157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辽宁省肿瘤医...
  • 6篇沈阳药科大学
  • 6篇锦州医科大学
  • 5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沈阳市中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57篇郑振东
  • 115篇谢晓冬
  • 57篇刘永叶
  • 43篇韩涛
  • 37篇刘大为
  • 36篇屈淑贤
  • 32篇刘兆喆
  • 23篇朴瑛
  • 20篇张冠中
  • 18篇单学健
  • 17篇杨晓丹
  • 17篇郭放
  • 12篇丁震宇
  • 10篇邢春景
  • 10篇宋敏
  • 10篇李佳
  • 9篇刘艳梅
  • 9篇韩雅玲
  • 7篇杜成
  • 7篇马东初

传媒

  • 15篇中国临床实用...
  • 14篇临床军医杂志
  • 9篇临床肿瘤学杂...
  • 8篇中国实用内科...
  • 8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临床误诊误治
  • 6篇中国肿瘤临床
  • 6篇辽宁医学杂志
  • 6篇解放军医药杂...
  • 5篇沈阳部队医药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3篇创伤与急危重...
  • 3篇第六届中国肿...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第七届全国癌...

年份

  • 19篇2018
  • 35篇2017
  • 16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提取物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近年来随着女性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环境、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乳腺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高,已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配合术后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及方案虽已较完善,但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耐药的发生及复发、转移等均成为乳腺癌治疗过程中的极大阻碍,并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中医药治疗肿瘤已有千年历史,随着中医药科研水平的发展,中药的抗肿瘤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在中医辩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中药不仅能发挥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还能联合化学治疗药物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我们查阅文献,对以下5种治疗乳腺癌效果较好的中药提取物作一综述。
陈玲玲韩涛刘兆喆张冠中郑振东谢晓冬
关键词:乳腺癌化学治疗耐药性中草药高效低毒
综合消肿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1例被引量:3
2017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8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7 kg,既往从事电力工作。2007年11月7日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腋窝淋巴结肿物,大小约30 mm×30 mm,质硬,轻压痛。2007年11月14日于辽宁省电力中心医院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腋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右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0/24),病理分期:T2N1MOⅡB期,
孙庆庆李静玉刘兆喆谢晓冬郑振东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水肿
尿γ-谷氨酰转移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尿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检测在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患者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4mg静脉滴注,1次/25—35d,30min滴完,连续应用3次。每次用药前和用药次日留取患者清晨尿液及静脉血,检测并比较尿γ-GT、LAP和血清肌酐(Scr)水平。结果100例患者纳入研究,男48例,女52例,年龄25—82岁,平均(604-11)岁。第1次应用唑来膦酸前、后尿γ-GT、LAP和Scr分别为(7±5)、(84-5)U/L,(3324-110)、(375±113)nmol·s-1·L-1和(52±12)、(54±12)mol/L;第2次用药前、后分别为(10±4)、(12±5)U/L,(407±104)、(460±126)nmol·S-1·L-1和(51±13)、(53±13)μmol/L;第3次用药前、后分别为(16±8)、(19±9)U/L,(549±159)、(662±199)nmol·S-1·L-1和(52±15)、(53±14)umol/L,3次用药前、后比较尿γ-GT、LA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次用药后尿γ-GT、LA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唑来膦酸致肾损伤患者尿γ-GT、LAP水平变化早于Scr;尿γ-GT、LAP可作为。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
刘大为刘星张娇蕊郭占文谢晓冬李佳英媛媛郑振东张丽辉季发和
关键词:唑来膦酸Γ-谷氨酰转移酶急性肾损害
对晚期癌症患者开展强化姑息照护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评价强化姑息照护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7月,筛选医院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治疗患者1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其对照组、强化照护组各71例,对照组以对症护理、治疗护理、疼痛管理、营养管理为主,强化照护组加强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社会需求护理、灵性护理等护理工作,对比护理质量指标,以及护理前、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FACT-G)。结果强化照护组患者满意率、主要照料人满意率、癌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组内比较观察组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总分高于护理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对比对照组社会/家庭状况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姑息照护有助于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患者及其照料人的满意率,而普通护理患者出院后生命质量无明显改善,甚至可能出现倒退。
杨贺郑振东周丽娟黄馨瑶赵艳娟高峰赵莹莹杜成杨江钰刘洪岩张静刘月宋思思
关键词:晚期癌症姑息治疗临终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146例诊断来源分析
2006年
目的进一步规范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为其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2月至2005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结果。结果总体有完整病理诊断的123例,占84·2%。其中经手术获得病理诊断的42例,占28·8%;未手术的104例中,经痰细胞学检查、淋巴结针吸活检、胸腔积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获得诊断的分别为31例(21·2%)、18例(12·3%)、15例(10·3%)和11例(7·5%)。经临床诊断(无明确病理诊断,依据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的23例,占15·7%。结论在治疗前对非小细胞肺癌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会使治疗更准确无误,对判定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更有帮助。
谢晓冬刘艳梅郑振东刘大为刘永叶张冠中屈淑贤朴瑛单学健邢春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诊断
人乳腺癌微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管和血管伴行生长,但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以往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因为缺乏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在形态学上很难与毛细血管截然区分,因此远远滞后于对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
屈淑贤谢晓冬郑振东刘大为
关键词:乳腺癌微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
阿瑞匹坦三联用药预防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评估阿瑞匹坦、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三联方案预防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接收蒽环类药物(表柔比星或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2例,根据预防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方案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二联方案预防CINV,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瑞匹坦。观察两组化疗后急性期(0-24 h)及延迟期(24-120 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呕吐急性期内两组CR率和有效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79,P=0.114);呕吐延迟期内试验组CR率和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96,P=0.02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阿瑞匹坦三联方案对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联合环磷酰胺化疗致延迟性呕吐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
童雅兰韩涛宋树玺郑振东屈淑贤邱佳宁刘兆喆郭放谢晓冬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恶心呕吐
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66
2006年
目的对照PICC置管长度、肘部静脉的选择、置管时间的选择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3年11月-2006年1月在我科接受化疗的221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前后的临床护理观测。结果(1)<40cm组、40~50cm组、>50cm组患者分别为6,184,31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3,16,3例,约占50.0%,8.6%和9.6%,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2)贵要静脉组、肘正中静脉组、头静脉组患者分别为106,62,53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6,5,11例,约占5.7%,8.1%,20.8%,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3)置管时间<70d组、70~110d组、>110d组患者分别为33,142,46例,出现并发症分别为6,11,5例,约占18.1%,7.7%,10.9%,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适当的PICC置管长度、慎重的肘部静脉选择和严格的无菌操作及置管期间的护理,对减轻甚至避免PICC置管化疗的并发症非常重要。
宋敏郑振东乔峰刘洪岩陈雪李佳赵琦赵莹莹谢晓冬
关键词:肿瘤化疗PICC置管临床对照研究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鉴别诊断要点、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直肠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致下肢DVT形成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直肠癌脑转移(左下肢活动障碍)入院,按周期予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联合化疗,左下肢活动障碍有所减轻。1个月前左下肢活动障碍再次加重伴肿胀,考虑化疗后脑水肿所致,予脱水降颅压后症状未见改善,行动静脉血管超声检查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合患者病史及药物治疗史,明确血栓形成原因为贝伐珠单抗的药物不良反应,停用贝伐珠单抗并予抗凝、改善水肿等对症治疗,左下肢活动障碍逐渐好转。结论下肢DVT形成原因繁多,提高认识、拓展诊断思路或可避免或减少误诊。
季发和朴瑛谢晓冬郑振东
关键词:化放疗药物毒性静脉血栓形成脑转移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治疗中国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肾细胞癌(aRCC)患者101例,所有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 mg,2次/d)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根据 RECIST 1.0实体瘤评价标准联合影像学结果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应用 NCI-CTC-AE 3.0毒性评价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疗效评估显示: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32例,稳定(SD)50例和无效(PD)14例。总体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症状缓解率(SAR)分别为36.6%(37/101)、88.1%(89/101)和86.1%(87/101)。影像学分析发现:在早期治疗后,肺脏转移灶直径缩小且 CT 值降低。出现单纯肺脏转移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脏器转移或多脏器转移的患者(P=0.001)。生存分析显示:3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76.8%。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乏力、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结论索拉非尼能够改善中国 aRCC 患者的 PFS 和1年总生存期(OS),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出现单独肺脏转移或Ⅲ~Ⅳ度不良反应的 aRCC 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更佳。但上述结论还需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郭放韩涛刘兆喆屈淑贤朴瑛郑振东韩雅玲谢晓冬
关键词:肾细胞癌索拉非尼靶向治疗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