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大庆龙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细胞
  • 2篇面部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岛状皮瓣修复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牙槽
  • 1篇牙槽突
  • 1篇牙槽突骨折
  • 1篇牙弓
  • 1篇牙弓夹板
  • 1篇牙合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出血
  • 1篇原位
  • 1篇原位移植
  • 1篇再植
  • 1篇再植术

机构

  • 6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郑军
  • 3篇杜玉芳
  • 2篇黄天鉴
  • 2篇王雷
  • 2篇刘丽佳
  • 1篇张巍
  • 1篇马数艳
  • 1篇周国庆
  • 1篇周涛
  • 1篇房殿吉
  • 1篇郑杰
  • 1篇宫晓会
  • 1篇张铁军
  • 1篇李善昌
  • 1篇许艳华

传媒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两种方法治疗牙槽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牙槽突骨折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术和牙弓夹板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方法我院对牙槽突骨折患者84例开展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使用托槽钢丝固定,对照组使用牙弓夹板法固定。结果研究组接受矫正治疗的优良率是90.48%,对照组的矫正治疗优良率是66.67%,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前的牙龈出血倾向均比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牙龈出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槽突骨折使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技术治疗的效果突出,固定效果好,对牙周刺激小。
郑军孙凤林母东亮张型旺杜玉芳刘丽佳
关键词:牙槽突骨折固定矫治牙弓夹板临床疗效牙龈出血疗效比较
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正颌术后的面部软组织侧貌预测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对面部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0月于本院口腔科实施正畸正颌治疗的32例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临床资料,均予术前正畸、Le FortⅠ型上颌截骨+矢状劈开下颌升支截骨+颏成形术、术后正畸治疗,观察矫治前、正颌术后3月、术后1年软组织角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后3月与鼻尖部软组织侧貌有关的E angle、NS-Prn-Pos与矫治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鼻小柱软组织侧貌有关的Cm-Sn-UL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增大(P<0.05)。鼻下点软组织侧貌有关的G-Sn-Pos、NS-Sn-Pos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增大(P<0.05)。FH-Sn Pos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减小(P<0.05)。上下唇软组织侧貌有关的FH-A~丿UL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增大(P<0.05),FH-B~丿LL、Z角UL、Z角LL、LL-B~丿Pos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减小(P<0.05),H角(硬)、H角(软)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增大(P<0.05)。与面部突度有关的SN~丿Sn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增大(P<0.05),FH-B~丿LL、SN~丿B~丿与矫治前对比,明显减小(P<0.05),A~丿UL-B~丿LL与矫治前对比,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年下唇SN~丿B~丿与术后3月对比,明显增大(P<0.05),G-SnPos、NS-Sn-Pos与术后3月对比,明显减小(P<0.05),FH-Sn Pos、Z角UL较术后3月增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术后1年软组织侧貌向垂直向、水平向改变,呈现出更为自然的软组织侧貌,整体美观效果改变显著。
王雷肖瑞郑军黄天鉴杜玉芳许艳华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正颌软组织
再植术保留磨牙髓室底穿患牙的病例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牙再植术及体外根管治疗的方法保留磨牙髓室底穿的患牙。方法:成年患者7人,髓室底穿的下颌磨牙7颗,其中下颌第一磨牙5颗,下颌第二磨牙2颗,常规口内牙体检查,叩诊(+),冷诊(-),热诊(-),牙髓活力测试(-),松动度I度,探及底穿处直径约1mm左右,拍摄X线片显示根分叉处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根分叉处的骨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常规拔出患牙,行体外根管充填,用光固化型氢氧化钙修补底穿处,彻底刮净牙槽窝,清除根分叉处病变的肉芽组织,待新鲜血液渗出后将患牙重新移植到牙槽窝内结扎固定,定期复诊。结果:7颗患牙均得以保留,患牙与牙槽骨之间形成良好的骨性结合,可以行使咀嚼功能,稳定性良好,患者无不适。
周国庆张巍郑军马数艳宫晓会周涛
关键词:再植术磨牙
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体内成骨发育和体外诱导成骨分化的比较
2017年
目的 :比较体外成骨诱导培养的小鼠胚胎10.5 d(E10.5)的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与体内发育的上颌突间充质细胞的成骨分化差异。方法:体外培养E10.5和E17.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取体外培养3 d的E10.5原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7 d,然后应用免疫荧光、qPCR等方法比较其与体外培养3 d的E17.5原代细胞的成骨分化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成组样本t检验。结果:E10.5和E17.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在体外呈贴壁生长,细胞呈多边形、椭圆形。E17.5的小鼠上颌突原代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增殖速度较E10.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快。E10.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成骨诱导7 d后,成骨标志物Runx2和OCN的蛋白表达与未成骨诱导的E17.5上颌突间充质细胞表达相似,成骨标志物Runx2、OCN和OPN的mRNA表达和未成骨诱导的E17.5上颌突细胞表达相似。成骨诱导培养14 d的E10.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与成骨诱导7 d的E17.5上颌突细胞形成的钙结节无显著差异。结论:E10.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培养,能较好模拟上颌突细胞体内成骨发育过程,为研究颌骨发育提供了合适的细胞模型。
郑军王雷母东亮杜玉芳刘丽佳郑杰
关键词:间充质细胞体内发育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纳入研究,经回顾性分析,统计整合与治疗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6%。结论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患者,采用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方式,治疗效果佳,可有效缩短组织愈合时间,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张型旺黄天鉴郑军孙凤琳邓坤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
人口底鳞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2010年
目的:建立一种与临床更为相关的人口底鳞癌动物模型。方法:30只6周龄裸鼠,雌雄各半。对人口底鳞癌细胞HSC-2传代培养、消化、离心后调整细胞浓度达4×108。口底黏膜下注射细胞悬液0.1mL。4周后切除移植瘤并剪成1mm3瘤块,植入裸鼠口底一瘤块,共传5代。观察记录移植成功率,生长潜伏期,每周2次测量瘤体体积。对每代移植瘤和裸鼠口底,颌下组织,肉眼可见的淋巴组织以及下颌骨进行病理学检查,透射电镜观察第5代瘤体,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移植成功率为93%。移植瘤病理检查结果符合鳞状细胞癌典型特征,染色体检查表明其属于人类染色体。7只裸鼠发生口底和颌下浸润,其中一只转移至颌下淋巴结。癌细胞呈侵袭性生长,浸润肌肉,神经和周围血管。透射电镜观察:肿瘤成巢状生长,细胞分化高,核成圆形,细胞器发达。结论:本模型客观的反应了人口底鳞癌的生物学行为,为口底鳞癌的生物学及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李善昌房殿吉郑军张铁军
关键词:口底鳞癌动物模型鳞状细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