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立健

作品数:54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动脉
  • 11篇血管
  • 10篇脑底动脉
  • 10篇脑动脉
  • 9篇细胞
  • 8篇免疫
  • 7篇血压
  • 7篇烫伤
  • 7篇高血压
  • 6篇神经分布
  • 6篇能神经
  • 5篇能神经纤维
  • 5篇蛛网膜
  • 5篇蛛网膜下
  • 5篇蛛网膜下腔
  • 5篇蛛网膜下腔出...
  • 5篇组织化学
  • 5篇网膜
  • 5篇微血管
  • 5篇下腔出血

机构

  • 29篇江西医学院
  • 24篇南昌大学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九江学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丰城市人民医...
  • 1篇江西省安义县...

作者

  • 54篇邵立健
  • 21篇林雪群
  • 15篇朱清仙
  • 12篇曾慧红
  • 8篇薛国勇
  • 6篇祝高春
  • 6篇石嘉庆
  • 4篇程上穆
  • 4篇熊建忠
  • 3篇张红艳
  • 3篇谢勇
  • 3篇陈江
  • 3篇吕农华
  • 3篇李桂林
  • 3篇万丽丹
  • 3篇曾元凤
  • 3篇何明
  • 3篇杨刚
  • 2篇范广勤
  • 2篇高云

传媒

  • 6篇江西医学院学...
  • 5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体视学与...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国烧伤创疡...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椎动脉基底动脉系脑血管神经肽Y能神经与星状神经节、颈上神经节的关系被引量:9
2001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ABC法和神经节切除术 ,观察了大鼠脑底血管椎动脉、基底动脉系主要动脉分支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的起始核团。正常组大鼠脑底血管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均可见棕褐色的神经肽 Y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 ,呈细线状 ,攀附于血管壁上。手术 I组作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 ,术后存活 7~ 10 d,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阳性纤维基本消失 ,基底动脉和双侧小脑上动脉阳性纤维明显减少 ;右侧椎动脉颅内段阳性纤维无减少。手术 II组作双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 ,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阳性纤维基本消失。手术 III组作左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 ;手术 IV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 ,上述各动脉阳性纤维密度未发现减少现象。手术 I、II组各组纤维密度数据与正常组者比较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P<0 .0 5。结果提示 :大鼠一侧星状神经节发出的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分布于同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和双侧小脑上动脉 ,即大鼠脑血管椎 -基底动脉系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星状神经节 。
林雪群邵立健程上穆石嘉庆
关键词:脑血管星状神经节颈上神经节椎基底动脉
正常大鼠小肠上皮内T细胞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2006年
目的 研究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在大鼠小肠上皮内各肠段间的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体视学测量方法,对10只180~220 g的雄性Wistar大鼠小肠上皮内T细胞的数密度、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平均体积和表面积体积比进行测量,并比较它们在各肠段间的差异.结果 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各肠段上皮内CD3^+ T细胞和TCRγδT细胞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均依次降低;各肠段上皮内TCRαβT细胞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则依次有增大的趋势;各肠段上皮内TCRγδT细胞的平均体积大于TCRαβT细胞的;各肠段上皮内CD3^+T细胞、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的算术平均体积和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均变化不大,提示各肠段间同种T细胞的体积接近形状相似.结论 总体上,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大鼠小肠上皮内T细胞数依减少;而TCRγδT细胞的体积比TCRαβT细胞的大.
彭胜男朱清仙邵立健曾慧红
关键词:小肠形态计量学
一种新型电离辐射导致睾丸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离辐射导致睾丸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辐射仪样品架放在50cm高度处,以辐射源的垂直投影为中心画50cm直径的圆圈,固定圆形转盘位置;选择雄性7~8周龄C57 BL/6小鼠,将小鼠放入圆形...
邵立健曾慧红杨娟范汉程舒鑫
一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02年
薛国勇邵立健林雪群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
大鼠脑底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纤维分布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1
2002年
目的 探讨 14只成年鼠和 14只老年鼠脑底主要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神经交点计数法。结果 成年鼠脑底各主要动脉壁上均含有呈线状黑色的CGRP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 ,分布密度以大脑前动脉最高 ,其次是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各动脉间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成年鼠脑底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以环行分布为主 ;老年鼠脑底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以大脑前动脉最高 ,走行方式以网状分布为主 ;老年鼠脑底各主要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低于成年鼠相应脑底动脉。结论 不同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分布特征各异 。
邵立健林雪群薛国勇
关键词:脑动脉神经分布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的分布被引量:4
2000年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ABC法 ,对 1 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分布进行了观察。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血管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壁上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 ,纤维较粗 ,曲线状 ,呈网状分布 ,密度较高。与正常血压大鼠同一部位脑底动脉血管壁上的阳性纤维密度相比明显增加。结果表明 :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较正常血压大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有更高密度的神经肽 Y能神经纤维分布 ,提示高密度的神经肽 Y能神经可能在高血压大鼠脑血管的神经营养和神经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林雪群石嘉庆邵立健程上穆
关键词:高血压脑动脉
大鼠烫伤后肠壁微血管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了解烫伤后肠粘膜微血管形态测量学方面的改变,探讨肠粘膜损伤的机制。以大鼠烫伤为模型,用AKP染色分别显示未烫伤及烫伤鼠回肠壁微血管,并进行体视学测量分析。伤后平均截面面积和平均周长均变小。对照组微血管平均截面面积为56.06±8.03μm2,伤后12 h最低(30.90±6.46μm2,P<0.01);对照组血管平均周长为23.84±4.17μm,伤后6 h降至最低,为19.43±1.59μm(P<0.01)。微血管长度密度除伤后12 h组外,其余各组均较对照组高;在伤后12 h肠壁微血管体积密度降低(P<0.01),其余各组虽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鼠严重烫伤后肠壁微血管管径缩小,证明存在肠血流量减少的现象,旁证肠粘膜损伤是因为缺血缺氧所致。
邵立健冯微曾慧红邹江洪朱清仙
关键词:烫伤微血管体视学碱性磷酸酶
大鼠烫伤后肠壁微血管的形态学测量分析
目的了解烫伤后肠粘膜微血管形态测量学方面的改变,探讨肠粘膜损伤的机制。方法以大鼠烫伤为模型,用AKP 染色分别显示未烫伤及烫伤鼠回肠壁微血管,并进行体视学测量分析。结果伤后平均截面面积和平均周长均变小。对照组微血管平均截...
邵立健冯微曾慧红邹江红朱清仙
文献传递
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变异1例
2006年
祝高春李桂林林雪群万丽丹邵立健
关键词:病例尸体
大鼠烫伤后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的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后12h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变化,探讨烫伤早期肠粘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制作成年大鼠严重烫伤模型(Ⅲ度,30%TBSA),在未烫伤鼠及烫伤后12h应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肠壁微血管通透性,测量回肠组织含水量。结果:对照组肠壁微血管对伊文思蓝有一定的通透性(12.39±5.062μg/g),烫伤后12h肠壁微血管对伊文思蓝通透性较对照组低(10.50±2.031μg/g),但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05);对照组回肠含水量为83.3±3.8%,烫伤后12h肠组织含水量比对照组稍低(82.9±1.5%),也无统计学意义(t=0.278,P>0.05)。结论:烫伤早期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变化,提示炎症介质在烫伤早期肠粘膜损伤中可能不是主要致病因子。
邵立健朱清仙
关键词:烫伤血管通透性伊文思蓝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