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嵘

作品数:67 被引量:48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食管
  • 32篇放疗
  • 23篇三维适形
  • 23篇适形
  • 23篇肿瘤
  • 18篇食管癌
  • 18篇细胞
  • 17篇食管肿瘤
  • 17篇疗法
  • 16篇放射疗法
  • 14篇预后
  • 13篇调强
  • 13篇疗效
  • 13篇肺癌
  • 12篇术后
  • 12篇细胞肺癌
  • 12篇小细胞
  • 12篇小细胞肺癌
  • 11篇三维适形放射
  • 11篇适形放射

机构

  • 58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近...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沧州市中西医...
  • 2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甘肃省肿瘤医...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邳州市人民医...
  • 1篇兰州军区总医...
  • 1篇保定市第二中...

作者

  • 67篇邱嵘
  • 44篇王玉祥
  • 34篇祝淑钗
  • 19篇乔学英
  • 14篇李娟
  • 13篇李静
  • 13篇李任
  • 10篇沈文斌
  • 10篇韩春
  • 8篇田丹丹
  • 8篇曹彦坤
  • 8篇李润霄
  • 8篇田秀明
  • 7篇齐战
  • 7篇何明
  • 7篇迟子锋
  • 6篇王丽丽
  • 6篇苏景伟
  • 5篇刘丹
  • 5篇李文建

传媒

  • 14篇中华放射肿瘤...
  • 7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核技术
  • 2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2007第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第二届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9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T4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p T4期食管癌患者术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77例pT4N0~3M0期食管癌患者术后资料;采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其术后疗效和影响因素。结果至随访期结束,全组术后3、5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39.0%、35.3%和24月;单因素分析,病变部位和pN分期与OS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仅pN分期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术后3、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43.6%、34.6%和21月;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变部位和pN分期与PFS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发现pN分期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T4期食管癌术后疗效不佳,pN分期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分期越晚、预后越差;病变部位也影响疗效。
王玉祥杨琼何明邱嵘李静齐战姚继方乔学英
关键词:食管肿瘤食管切除术放疗
一氧化氮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辐射敏感性的增强效应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肿瘤细胞SMMC-7721辐射敏感性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6/09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辐射医学实验室进行。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SMMC-7721,在用X射线照射前4h,换入含有0.1mmol/L硝普钠(一氧化氮的前体)的培养液,与对照组(不加硝普钠)一起,在200cGy/min的剂量率下,分别照射0,1,2,4,6,8Gy,换为正常培养液培养。用集落形成法计算细胞的存活率,用吖啶橙/溴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的死亡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①存活曲线细胞存活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减少,硝普钠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低于对照组(2Gy时,P<0.01)。②细胞死亡百分率(坏死细胞与凋亡细胞总数/总细胞数):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硝普钠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从(9.95±3.53)%(0Gy)逐渐升至(58.74±3.46)%(6Gy),而硝普钠组则从(18.53±12.02)%(0Gy)迅速升至(61.57±9.53)%(2Gy)。③细胞周期检测结果:对照组细胞经过X射线照射后,出现了G2/M期阻滞[从0Gy时(12.50±5.76)%逐渐增加到8Gy(40.36±2.74)%],而硝普钠组细胞在低剂量时主要表现为G0/G1期阻滞[0Gy:(16.06±7.19)%;2Gy:(17.93±0.92)%],而G2/M期阻滞仅在高剂量时明显[8Gy时为(50.10±3.93)%,P<0.05]。结论:经硝普钠产生的一氧化氮,通过与X射线协同作用,减少了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死亡,阻止细胞被阻滞至G2/M期,是一种有效的辐射增敏剂。
李小达张红高清祥段昕袁志刚邱嵘王小虎赵卫平
关键词:一氧化氮克隆形成率
shRNA转染对食管癌细胞TE13中CHK1和CHK2表达以及照射后G_2/M期阻滞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细胞照射后常表现为细胞周期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细胞周期监测点激酶CHK1和CHK2基因的短发卡状RNA(shRNA)转染食管癌细胞,观察对其蛋白表达以及60Co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并构建质粒连接的CHK1和CHK2 shRNA,分别提取质粒DNA并采用脂质体转染TE13细胞并传代;采用Westernblot、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CHK1和CHK2蛋白和mRNA表达、以及5Gy60Coγ射线照射后细胞周期变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5Gy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结果:采用CHK1和CHK2shRNA转染TE13细胞后,其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单纯5Gyγ射线照射后24h,TE13细胞G2/M期比例由未照射组的32.17%增至61.47%;shRNA转染的TE13细胞在5Gyγ射线照射后24h,G2/M期比例由单纯照射组的61.47%降至28.13%(CHK1)和42.80%(CHK2),P<0.05。5Gyγ射线、CHK1shRNA加5Gyγ射线、以及CHK2shRNA加5Gy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27.0%、13.0%和21.0%。shRNA转染的子一代TE13细胞在转染后120h,对CHK1和CHK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已基本消失;转染120h后以5Gyγ射线照射24h,CHK1或CHK2 shRNA转染组G2/M期比例高于单纯照射组,P<0.05;至转染后144h和5Gyγ射线照射后48h,转染组与单纯照射组比较G2/M期比例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采用质粒连接的人CHK1和CHK2 shRNA转染TE13细胞后,可以明显抑制其mRNA和蛋白表达并消除照射后G2/M期阻滞,增加放射敏感性;提示TE13细胞γ射线照射后G2/M期检测点可能受CHK1和CHK2激酶双重调节,但以CHK1为主。
祝淑钗王玉祥李任韩春邱嵘沈文斌
关键词:Γ射线照射CHK1CHK2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三维适形放疗所致放射性食管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接受放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03例,其中男性163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63岁;Ⅲa期79例,Ⅲb期124例;中位等效处方剂量62 Gy(范围50~78 Gy),其中,单纯放疗74例,序贯放化疗45例,同期放化疗87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 RTOG)标准,剂量体积直方图( DVH)评估物理参数。对与放射性食管炎相关的临床因素及物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3例局部晚期NSCLC放疗后,发生1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者47例,2级37例,3级4例,≥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0.2%(41/203)。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化疗(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同期放化疗)、GTV、PTV、PTV和肺的平均剂量、食管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食管V40、V45、V50、V55、V60、全周食管接受剂量>45 Gy的食管长度(LETT45)和LETT50与≥2级放射性食管炎相关(r=-0.162~0.235,P<0.05);而性别、肿瘤位置、吸烟与否、T、N分期、临床分期、放疗剂量、分割方式、GTV平均剂量、LETT55、LETT60与≥2级放射性食管炎无明显相关(r=-0.106~0.122, P>0.05)。将以上所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仅化疗和食管V45是≥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4.626和9.882,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明显增加放射性食管炎;DVH中物理学参数可用于预测和评价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其中食管V45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预测指标。
田丹丹王玉祥邱嵘祝淑钗田秀明乔学英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晚期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食管炎
胸段食管癌IGRT中摆位误差分析被引量:37
2015年
目的 使用CBCT测量食管癌IGRT中的摆位误差,为ART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使用千伏级CBCT采集23例胸段食管癌治疗前、后摆位图像,探讨配准方法、病变部位以及不同治疗时间IGRT前摆位误差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骨性及灰度匹配在x、z轴测量摆位误差有显著差异.不使用CBCT下PTV在x、y、z轴向胸上段癌分别外扩6、17、6 mm,胸中段癌分别外扩4、17、6 mm,胸下段癌分别外扩11、11、4 mm.每次使用CBCT行疗前摆位误差纠正则x、y、z轴向分别外扩2、2、4 mm.不同治疗时间IGRT前摆位误差在y轴上相近(P=0.858),在x、z轴上自第5周开始IGRT前摆位误差均高于其他几周(P=0.001,P=0.000).结论 胸段食管癌IGRT中建议采用灰度配准.不同部位食管癌PTV在x、y、z轴向外扩范围应有所不同.IGRT可使PTV外放边界显著缩小.疗前期摆位误差可考虑用于指导后续治疗,治疗后期患者x、z轴向疗前摆位误差变大,建议自第5周时更换体膜进行模拟定位,重新制定治疗计划.
尚凯迟子峰王军任清华景绍武邱嵘曹彦坤刘妹刘丹
关键词:摆位误差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所致食管损伤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导致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临床物理因素。方法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56例NSCLC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三维适形计划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食管损伤。结果56例NSCLC中,共发生急性食管炎24例,Ⅰ级14例、Ⅱ级5例、Ⅲ级5例。后期食管反应7例,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4例。相关分析显示与急性食管炎相关的因素有食管V50、食管所受平均剂量、同期化疗;与后期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有肿瘤GTV,大分割照射,急性食管炎。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化疗、食管V50(OR值分别为2990,1041)。后期食管反应影响因素为肿瘤GTV,食管NTCP(OR值分别为3839,2465)。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统计学检验,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后期食管反应与生存率均无关(P=0621;P=0545)。结论NSCLC放射治疗过程中是否接受化学治疗以及食管V50是引起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肿瘤GTV和食管NTCP是引起后期放射性食管反应的主要因素。
封巍祝淑钗李任邱嵘李娟王玉祥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食管损伤急性放射性食管炎GTVLC患者
Monaco计划系统中构建治疗床模型对放疗剂量控制意义探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Monaco计划系统采用蒙卡算法提高了剂量运算精确性,但忽略了治疗床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本研究量化Elekta Synergy直线加速器iBEAM○Revo Couchtop EP治疗床对剂量吸收的影响,在Monaco计划系统中模拟构建治疗床模型以降低治疗床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将圆柱型均匀模体分别放置在治疗床的左、中、右3个位置,机架从180°到射野与治疗床相互作用的边缘,每间隔10°测量其衰减系数。将电离室放置在模体等中心,采用6 MV光子线在10cm×10cm射野下进行测量。以实际测量治疗床衰减值为参考值,通过不断调整相对电子密度值确定治疗床模型电子密度值。通过最小计算网格(2mm)模拟结果评估治疗床模型构建的精确性。结果在Monaco计划系统中治疗床模型外层碳纤维采用0.5g/cm3和内层碳泡沫采用0.1g/cm3,对于6 MV光子线不同机架角度计算值和测量值有很好的一致性。除了当模体位于治疗床左侧机架为140°时相对偏差可达1.79%外,其他值均<0.94%。不引入治疗床模型,模体位于治疗床左、中、右位置时,实际测量和计算的剂量偏差最大分别可达5.52%、4.74%和4.54%;当引入治疗床模型后,测量和计算平均绝对剂量差由不包含治疗床模型的4.42%、4.2%和3.51%,分别减少到0.63%、0.3%和0.42%。结论 Monaco计划系统中构建iBEAM○Revo Couchtop治疗床模型可以精确的模拟治疗床对剂量的衰减,在计划设计时可以采用。
张若辉白文文樊晓妹曹彦坤邱嵘迟子锋韩春
关键词:治疗床治疗计划系统剂量学
不同时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比较
王玉祥田丹丹邱嵘祝淑钗乔学英
碳离子全身辐照对小鼠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脑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用12C6+离子束对小鼠进行吸收剂量分别为0.05、0.1、0.3、0.5、0.75、1、1.5、2Gy的一次性全身照射,5d后测定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脑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浓度。结果显示,吸收剂量小于0.75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大于0.75Gy则低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3Gy小鼠的血清及肝脏中MDA含量小于对照组,大于0.3Gy则大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小于0.5Gy小鼠的脑组织GSH浓度大于对照组,大于0.5Gy则小于对照组。低剂量的重离子全身辐照对小鼠的抗氧化系统有一定的激活作用,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
赵卫平张红邱嵘刘兵王燕玲刘辉谢漪袁志刚
关键词:还原性谷胱甘肽
放射性肺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5年
邱嵘李莎周红梅李文建
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放射性肺纤维化活性氧自由基核辐射事故放射性损伤致死原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