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剑锋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酸钠
  • 4篇椎间盘
  • 4篇关节
  • 4篇玻璃酸
  • 4篇玻璃酸钠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关节炎
  • 3篇关节液
  • 2篇氧自由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医疗器械
  • 2篇摘除
  • 2篇入路
  • 2篇器械
  • 2篇椎板

机构

  • 10篇秦皇岛市第一...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邓剑锋
  • 5篇刘志新
  • 5篇高大新
  • 5篇李广章
  • 3篇宋红
  • 3篇齐曦明
  • 3篇于清波
  • 2篇张和华
  • 2篇吴迪
  • 2篇王维
  • 2篇杨冰
  • 1篇宋红
  • 1篇尹军
  • 1篇唐昊
  • 1篇王东兴
  • 1篇孙凤丽
  • 1篇赵淑玲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6
  • 4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玻璃酸钠注射前后的变化被引量:16
2014年
背景: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通过检测玻璃酸钠注射前后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评价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具体机制。方法:纳入膝骨关节炎患者37例(40膝),根据日本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分轻度组10例10膝、中度组17例18膝、重度组10例12膝,患膝关节注入玻璃酸钠25 mg,每周注射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注射前及注射4周后检测关节液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以及按照日本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临床评分。结果与结论:轻度组、中度组注射4周后临床评分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0.05),重度组注射前后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注射4周后关节液丙二醛水平均较注射前显著下降(P<0.05),关节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较注射前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玻璃酸钠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丙二醛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治疗膝骨关节炎,并且更适用于轻、中度患者。
于清波邓剑锋高大新宋红严佳亮齐曦明王东兴
关键词:玻璃酸钠膝骨关节炎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关节液
经椎板间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开放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探究
邓剑锋刘然齐颖钊彭海娜张凌燕刘志新谷振光李广章王维吴立杰
通过门诊筛查,入组手术,临床随访研究,完成了该研究经椎板间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粗略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发病群体,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比较传统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经椎板间内镜下腰椎...
关键词: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摘除术
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影像学及关节液氧自由基表达的影响及临床解析
高大新邓剑锋于清波宋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前后的滑膜渗出与增厚等超声显像差异。检测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前后相关氧自由基因子含量变化。通过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与影像学改变、细胞因子表达差异相比对,验证玻璃酸钠...
关键词: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玻璃酸钠超声影像学
探讨医疗器械合理使用监管系统的构建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建立医疗器械合理使用监管系统,规范和监管临床医疗器械使用,以期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根据临床医疗器械使用现状,结合医院管理实际建立相关监测指标,依托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等院内系统构建医疗器械合理使用监管系统。结果:构建的医疗器械合理使用监管系统取得了预期效果,对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实际运用价值。结论:医疗器械合理使用监管系统对于提高诊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完善。
邓剑锋杨冰张和华尹军
关键词:医疗器械
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4~S1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2021年
目的对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4~S1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骨科在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实施传统的开放式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研究组实施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4~S1椎间盘摘除术,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日等术后相关资料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1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行经椎板间完全内镜下L4~S1椎间盘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后患者机体恢复较好,短期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邓剑锋李广章刘然齐颖钊刘志新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
经Wiltse入路置入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置入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腰椎后路锥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Wiltse入路置入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活动度(ROM)。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腰部、下肢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VAS评分均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手术节段及邻近的上下节段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节段ROM均降低,对照组低于观察组,手术邻近节段的上下节段ROM均增加,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ODI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置入Dynesys内固定系统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较传统的腰椎后路锥间融合术相比,能够保留手术节段的ROM,降低疼痛感觉,减少邻近节段的过度活动,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邓剑锋李广章刘然王维吴立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玻璃酸钠注射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一氧化氮及滑膜厚度的变化被引量:12
2014年
背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已成为膝骨关节炎的预防和补充疗法,可有效缓解疼痛,保护关节软骨,恢复关节功能。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一氧化氮水平、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86膝),根据日本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分为轻、中、重度3组,关节腔内每周注射1次玻璃酸钠25 mg,连续5周。治疗4,12周后按照日本膝骨关节炎指征等级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行临床评分;将在4周后还能抽出关节液和完成超声测定的37例(40膝)患者定为完整监测组,亦分轻、中、重度3组,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关节液一氧化氮水平和滑膜厚度。结果与结论:治疗4周后,轻、中、重度组有效率分别为93%,77%,47%,总有效率为79%;治疗12周后,轻、中、重度组有效率分别为95%,84%,33%,总有效率为80%。膝骨关节炎完整监测组中,轻、中、重度组治疗4周后关节液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轻、重度组治疗4周后滑膜厚度与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度组治疗4周后滑膜厚度较治疗前减少(P<0.05)。表明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可降低患膝关节液一氧化氮水平,改善临床疗效,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患者为佳。
邓剑锋高大新刘志新吴迪宋红严佳亮齐曦明孙凤丽赵淑玲
关键词:生物材料玻璃酸钠滑膜一氧化氮
二分髌骨误诊为髌骨骨折1例被引量:1
2014年
二分髌骨常是由于在少年阶段的髌骨骨化异常而形成的,通常无症状,临床中较为罕见,一般是在健康查体或膝关节外伤行X线检查时才被发现,常被误诊为髌骨骨折。我院收治1例膝关节外伤患者,最初被误诊为髌骨骨折,报道如下。
邓剑锋高大新
关键词:二分髌骨髌骨骨折误诊
DTI技术对行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神经束变化的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行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神经束变化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所有受检对象在行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前、术后6个月均行常规MRI、DTI检查,并运用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测定FA值、ADC值。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前受压腰骶神经FA值低于正常侧,ADC值高于正常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受压侧腰骶神经FA值、ADC值与正常侧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后受压侧腰骶神经FA值高于术前,ADC值低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TI技术可有效反映出行椎经板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术后神经束变化,评价价值较高,可用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评价。
邓剑锋李广章谷振光彭海娜张凌燕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束
一种医疗器械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器械的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医疗器械的相关数据,对所述相关数据按照科室类别和器械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分类统计之后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依据各医疗器械的所属类别和所属科室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所述相关数据包括:...
张和华杨冰邓剑锋唐昊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