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英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发酵
  • 3篇甘油
  • 3篇1,3-丙二...
  • 3篇丙二醇
  • 1篇淀粉
  • 1篇中底
  • 1篇生产工艺
  • 1篇生物发酵
  • 1篇生物发酵法
  • 1篇葡萄糖
  • 1篇微生物发酵
  • 1篇微生物发酵法
  • 1篇微生物发酵法...
  • 1篇发酵法
  • 1篇发酵法生产
  • 1篇发酵过程
  • 1篇发酵生产
  • 1篇KLEBSI...

机构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赵红英
  • 3篇刘德华
  • 3篇向波涛
  • 2篇刘宏娟
  • 2篇张健
  • 1篇程可可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1篇精细与专用化...

年份

  • 3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以葡萄糖为辅助底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被引量:34
2002年
采用Klebsiellapneumoniae对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发酵生产 1 ,3 丙二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单独作为底物发酵时不生成 1 ,3 丙二醇。以葡萄糖和甘油为混合底物时 ,则可以显著提高菌体浓度 ,但是 1 ,3 丙二醇浓度和甘油到 1 ,3 丙二醇转化率没有提高。在甘油为底物的批式发酵过程中 ,通过流加葡萄糖作为辅助底物可以提高甘油到 1 ,3 丙二醇的摩尔转化率 ,同时可缩短发酵时间。通过选择合适的葡萄糖流加速率 ,较以甘油为单一底物的发酵结果 ,1 ,3 丙二醇的摩尔转化率最高可达0 649,提高了 53 4% ;生产强度为 1 0 0 5g/ (L·h) ,提高了 1 39 9%。
张健赵红英刘宏娟向波涛刘德华
关键词:发酵1,3-丙二醇葡萄糖甘油
1,3-丙二醇发酵过程中底物抑制及其对策的研究被引量:37
2002年
研究了底物甘油浓度对Klebsiellapneumoniae发酵生产 1 ,3 丙二醇的影响 ,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初始甘油浓度和甘油开始对产物生成产生抑制作用的浓度。针对底物抑制现象 ,提出了菌种驯化和流加甘油发酵两种解决途径。结果表明 :采用原始菌株发酵 ,适宜的甘油初始浓度为 642 .4mmol/L ,此时 1 ,3 丙二醇浓度和转化率分别可达 2 60mmol/L和 0 .492mol/mol;在较高甘油初始浓度 (789mmol/L)的情况下 ,经驯化培养获得的耐底物抑制菌株 ,可将最终 1 ,3 丙二醇浓度和转化率分别提高到 30 0 .9mmol/L和 0 .530mol/mol;采用流加甘油发酵工艺 ,1 ,3 丙二醇浓度和转化率分别可提高到 397.7mmol/L和 0 .62 5mol/mol。
赵红英张健刘宏娟向波涛刘德华
关键词:1,3-丙二醇甘油KLEBSIELLA-PNEUMONIAE发酵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被引量:15
2002年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PDO)以可再生资源——淀粉(糖)为原料,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副产物少、污染少且容易处理等优点。目前,直接利用糖生产PDO以降低微生物发酵成本的方法主要有3种:以葡萄糖为辅助底物;采用混合菌或两步法发酵;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清华大学化工系利用二元醇可与乙醛反应生成缩醛的原理研究了PDO的分离、提纯工艺,并在两步发酵法生产甘油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将甘油发酵第二步厌氧耗糖过程与PDO厌氧发酵耦合进行的新工艺。
赵红英程可可向波涛刘德华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法1,3-丙二醇甘油生产工艺淀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