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瑜
- 作品数:55 被引量:23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泛素接合酶E2Q1的异常表达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的表达被引量:2
- 2019年
- 泛素接合酶E2Q1(UBE2Q1)属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切除86例HCC石蜡标本,男69例,女17例,8对新鲜肝癌及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
- 周兴芹常仁安赵洪瑜赵洪瑜
- 关键词: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肝癌组织合酶石蜡标本
- 盖诺加顺铂联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并评价国产长春瑞宾 (盖诺 )加顺铂联合 (NP方案 )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39例均为病理或临床确诊为中晚期恶性肿瘤。予以盖诺 2 5~ 30mg/m2 ,静脉滴注 ,d1,d5 ;顺铂 2 5~ 30mg/m2 ,dl,d2 ,d3,静脉滴注。 2 1天~ 2 8天为 1周期 ,连续 2~ 4周期 ,观察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9例中 :CR4例 (10 3% ) ,PR18例 (46 2 % ) ,NC15例(38 5 % ) ,PD2例 (5 1% )。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 ,其次是静脉炎症。结论 :盖诺加顺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确切 ,只要处理得当 。
- 季斌郁伟伟仇晓军赵洪瑜
- 关键词:盖诺顺铂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 不同方法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比较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和药物瘢痕内注射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中,A组64例采取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皮损,术后24小时内电子束照射,单次剂量7Gy,连续3天,总量21 Gy,B组56例采取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5-氟尿嘧啶(两者按2∶1混合)2周1次,4-8次,待瘢痕变平后放疗,剂量、疗程同A组。所有患者随访12-60个月。结果:A组3例患者放疗后出现局部瘙痒,半年后复发,复发率6.2%。B组4例患者在术后半年内切口处出现部分或完全复发,复发率5.4%。A组总有效率93.8%,B组总有效率94.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7)。结论:手术切除联合电子束照射和药物瘢痕内注射联合电子束照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相当,21Gy分3次治疗的剂量为安全有效。
- 赵洪瑜陈晓栋王燕季斌
- 关键词:瘢痕疙瘩手术切除5-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
- 非小细胞肺癌58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其对预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疗效的价值。方法提取58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DNA,用巢式PCR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外显子19和21基因突变。结果正常肺组织中EGFR基因均为野生型。肿瘤组织EGFR基因突变率为32.8%(19/58),外显子19和21突变率分别为73.7%(14/19)和26.3%(5/19)。腺癌、女性、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要高于鳞癌、男性、吸烟患者(P<0.05)。随访3.0-29.3个月;5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3.5个月。19例EGFR基因突变者中,3例应用TKIs治疗,均健在。结论 NSCLC患者中,19外显子是EGFR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女性、腺癌、不吸烟患者突变率较高。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可用于预测NSCLC患者对TKIs治疗的敏感性。
- 仇晓军姚登福季斌赵洪瑜柯宏刚王燕周兴芹钱静姚宁华史加海王晓谭吴玮邱历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 榄香烯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d_(1)、d_(8),奥沙利铂85 mg/m^(2) d_(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榄香烯乳状注射液440 mg/次,1日一次,连续注射7 d,21 d为一疗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率以及CD4^(+)/CD8^(+))变化。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了2~4周期化疗。近期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6.67%(P=0.015)。远期疗效比较: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13.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7.9个月。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00%、35.00%、20.00%,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3.33%、18.33%、10.00%,两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D8^(+)水平明显升高(P=0.017),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3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79.4±7.1)分]与对照组[(71.3±5.8)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7)。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贫血、肝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乏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脱发、腹泻发生率方面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化疗能显著提高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药物毒副反应,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作为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
- 周兴芹赵洪瑜常仁安沈超艳孙洁韩杰季斌
- 关键词:榄香烯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晚期胰腺癌
- 参麦注射液防治放疗性白细胞下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赵洪瑜季斌仇晓军
- 关键词:白细胞下降放射疗法肿瘤参麦注射液
- 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共68例,观察组32例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组,全脑剂量为每次2Gy,转移灶剂量为每次3Gy,共18次,每周5次,同步替莫唑胺75mg/m2/d.对照组36例为单纯调强放疗组,放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至2018年12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1y、2y生存率,放疗期间的毒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观察组的有效率及1y、2y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同步整合推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可以更好地提高脑转移瘤患者有效和1y、2y生存率,与单纯放疗组相比,毒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 周兴芹赵洪瑜沈超艳韩杰常仁安季斌常雅舟
- 关键词:替莫唑胺调强放疗脑转移瘤
- 复发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复发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方法复发鼻咽癌患者47例,接受IMRT照射,运用6MV X射线照射9个野。在定位CT的每层面勾画出大体肿瘤体积(GTV)。复发间隔时间〉2年者处方剂量为GTV 66Gy/33f,复发间隔时间0.5~2年者处方剂量为54Gy/27f≤GTV≤60Gy/30f。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再程放射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9例(19.15%),部分缓解20例(42.55%),稳定12例(25.53%)。3年生存率72.34%(34/47),3年无进展生存率65.96%(31/47),远处转移率17.02%(8/47)。死亡13例;其中,2例死于鼻咽大出血,其余死亡原因为肿瘤晚期远处转移及器官衰竭。肿瘤分期、复发间隔时间及处方剂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再程IMRT能有效地控制复发性鼻咽癌,提高患者生存率。
- 陈晓珏施健王燕赵洪瑜季斌
-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
- 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提高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病理诊断确诊为低分化(Ⅲ~Ⅳ级)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28例,13例进行野中野治疗(研究组),15例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全脑照射每次180cGY,每周5次,共5周25次,同时根据CT及/或MRI所见,另设2~3个小野,野包括肿瘤边缘1cm左右,每次照射150cGY,每周2次,共5周10次。对照组先采用全脑照射4000cGY(共4周20次),结束后小野追加,定位方法同研究组,每次照射200cGY,每周5次,共2周10次。结果研究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53.9%、35.9%,对照组分别为60.0%、26.7%、20.0%(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个月和17个月。结论野中野放射治疗颅内低分化胶质细胞瘤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延缓肿瘤复发。
- 杨茗竣王燕马剑波赵洪瑜郁伟伟仇晓军刘贤称施健陈晓珏季斌
- 关键词:胶质细胞瘤放射疗法野中野
- 17例多原发癌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原发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原发癌17例患者的诊疗相关资料。结果 17例患者中,男14例,女3例。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5例;异时性多原发癌12例。发病间隔时间在2年以内者11例,2年以上者6例。多原发癌以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结论提高对多原发癌发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周兴芹仇晓军赵洪瑜王燕季斌
- 关键词:多原发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