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毅

作品数:483 被引量:2,510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5篇期刊文章
  • 85篇专利
  • 43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7篇化学工程
  • 30篇理学
  • 25篇电气工程
  • 1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89篇烟气
  • 157篇脱硫
  • 101篇脱硝
  • 83篇燃煤
  • 76篇催化
  • 74篇气脱
  • 71篇脱硫脱硝
  • 70篇脱除
  • 69篇电厂
  • 57篇烟气脱硫
  • 57篇污染
  • 56篇同时脱硫
  • 46篇同时脱硫脱硝
  • 44篇煤电
  • 40篇燃煤电厂
  • 40篇吸收剂
  • 40篇煤电厂
  • 32篇光催化
  • 31篇污染物
  • 26篇烟气净化

机构

  • 467篇华北电力大学
  • 12篇华北电力学院
  • 6篇河北大学
  • 5篇河北科技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过...
  • 4篇东南大学
  • 4篇华北电力科学...
  • 4篇天津大学
  • 3篇中国电力企业...
  • 3篇中国华能集团...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河北省电力研...
  • 2篇保定市环境保...
  • 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北软件职业...

作者

  • 482篇赵毅
  • 65篇马双忱
  • 38篇郝润龙
  • 34篇汪黎东
  • 29篇马宵颖
  • 28篇郭天祥
  • 23篇许佩瑶
  • 22篇王淑勤
  • 18篇韩静
  • 17篇赵莉
  • 17篇刘凤
  • 14篇刘松涛
  • 14篇韩颖慧
  • 13篇薛方明
  • 13篇陈传敏
  • 12篇曹春梅
  • 11篇朱洪涛
  • 11篇袁博
  • 11篇张自丽
  • 10篇胡满银

传媒

  • 32篇华北电力大学...
  • 26篇中国电力
  • 22篇电力环境保护
  • 19篇中国电机工程...
  • 11篇化工环保
  • 10篇电力情报
  • 10篇山东化工
  • 9篇工业安全与环...
  • 8篇应用化工
  • 8篇化学学报
  • 8篇动力工程
  • 8篇热力发电
  • 8篇电力科技与环...
  • 7篇华东电力
  • 7篇环境污染治理...
  • 7篇2008年(...
  • 6篇环境工程
  • 6篇河北大学学报...
  • 5篇热能动力工程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10篇2022
  • 8篇2021
  • 13篇2020
  • 11篇2019
  • 21篇2018
  • 23篇2017
  • 18篇2016
  • 17篇2015
  • 19篇2014
  • 30篇2013
  • 21篇2012
  • 25篇2011
  • 35篇2010
  • 28篇2009
  • 44篇2008
  • 13篇2007
  • 25篇2006
  • 19篇2005
  • 14篇2004
4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催化氧化法脱除燃煤烟气中多污染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燃煤烟气中SO2、NOx和重金属Hg等污染物,可将多个单一污染物控制系统串联进行脱除,但存在系统庞杂、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一体化脱除技术十分必要。液相催化氧化法能够在液相中对多污染物进行联合脱除。根据使用氧化剂的不同,对不同的液相催化氧化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包括H2O2氧化法、次氯酸盐及亚氯酸盐氧化法、过二硫酸盐和过一硫酸氢盐氧化法等,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赵毅惠尉添
关键词:液相催化氧化烟气污染物
基于鼓泡反应器的NO液相吸收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质量守恒和传质理论,采用双微元分析方法建立微分方程,导出了基于鼓泡反应器的NO等温吸收模型。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NO的液相吸收过程。实验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和亚氯酸钠溶液为例研究了溶液性质和化学反应对NO液相吸收的影响特性。醋酸/醋酸钠的加入通过改变溶液性质明显地促进NO的液相吸收。对伴有化学反应的NO吸收,可通过增强因子来表征化学反应对NO吸收的增强作用。增强因子可看作液相化学吸收剂活度的函数。亚氯酸钠溶液对NO氧化吸收时的增强因子与亚氯酸钠浓度成线性关系。
郭天祥赵毅申思王鸿宇
关键词:总传质系数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低温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2020年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因其独特的结构作为催化剂应用于SCR系统表现出较好的低温脱硝效果和较强的抗SO2、抗H2O性能。综述了几种较典型的MOFs催化剂及其改性产物的低温催化性能,以及MOFs材料应用于SCR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对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复合MOFs材料的深入研究,是开发稳定性更高、抗SO2抗H2O能力更强的MOFs催化剂的重要思路;此外,对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改性,提高有机配体的热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思路。
张慧茹孙中豪赵毅
关键词:氮氧化物低温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
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被引量:57
1999年
采用硫酸盐还原-硫化物生物氧化-产烷-接触化工艺处理青霉废素废水,硫酸盐还原与有机物甲烷化分别在两个反应器中进行,有效地避免了硫酸盐还原菌对产烷菌的竞争抑制;
赵毅杨景亮任洪强罗人明刘三学
关键词:硫酸盐生物还原青霉素废水废水处理
燃煤烟气三氧化硫协同脱除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燃煤电厂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中SO_(3)的生成及排放对电厂的运行和环境空气质量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且危害人体健康,一些国家和地区针对SO_(3)设置了严格的排放标准。SO_(3)协同脱除技术得到了推广运用,低低温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使SO_(3)脱除效率显著提升。本文针对燃煤电厂SO_(3)的生成、脱除和检测开展了详细研究,综述了脱硝装置、除尘设施、脱硫系统对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种SO_(3)检测技术进行了优缺点对比,并根据SO_(3)协同脱除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赵文滔赵毅李钊洪培斌孙旭冉
关键词:燃煤烟气协同脱除超低排放
一种用于烟气脱除CO<Sub>2</Sub>工艺的复合型有机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烟气脱除CO<Sub>2</Sub>工艺的复合型有机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型有机吸收剂是包括咪唑类甘氨酸离子液体和哌嗪的混合物,它由1-丁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离子液体、哌嗪和水组成,质量浓度为10~40...
赵毅李蔷薇汪黎东
文献传递
煤中砷的分布、赋存形态及对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研究了煤中砷含量的分布规律、赋存形态及成因,简要分析了砷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煤中砷含量算数平均值比美国、英国和世界平均水平都低,但比澳大利亚高。我国各省(直辖市)煤中砷含量各不相同,砷浓度在中国北方显著低于华南。我国不同成煤时代煤中砷的含量显著变化。不同煤种砷含量分布不均匀。砷的赋存形态主要是有机砷和无机砷。各种地质因素影响砷的富集,包括物源区母岩、成煤植物、成煤环境、煤化作用、构造运动等。
赵毅杨春燕仇稳
关键词:赋存形态地质因素环境影响
苯酚抑制条件下亚硫酸盐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被引量:8
2008年
亚硫酸盐的氧化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重要过程.利用间歇式反应装置,研究了苯酚抑制条件下亚硫酸盐氧化的本征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该复杂的反应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富氧区的快速反应和贫氧区的慢速反应.在富氧区,苯酚、亚硫酸盐和溶解氧的分级数分别为-0.5,1.0和2.0,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9.2kJ·mol-1;在贫氧区,苯酚、亚硫酸盐和溶解氧的分级数分别为-0.5,1.5和0,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29.7kJ·mol-1.结合实验结果,对苯酚抑制条件下亚硫酸盐氧化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推断.
汪黎东赵毅马永亮郝吉明
关键词:苯酚亚硫酸盐动力学
水滑石类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水滑石类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共沉淀法、焙烧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同时总结了其作为催化剂和离子交换剂在修复阴离子污染水体、印染废水脱色、重金属去除等方面应用。
牛向楠朱洪涛赵毅
关键词:水污染
负载型TiO2/ACF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表征
以TiCL4、氨水,吐温-80等试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分步水解法制备出混晶纳米二氧化钛分散乳液,采用XRD、TEM等分折手段,对乳液的物相、形貌进行了表征.选用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浸渍提拉法制备出负载型TiO2/A...
赵毅韩静
关键词:光催化剂
文献传递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