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利
- 作品数:18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淋巴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淋巴细胞是过继免疫治疗的一种类型,其通过体外改造细胞表面受体,使淋巴细胞过表达,从而促进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这种技术是目前恶性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中的新疗方法之一,在恶性血液病尤其是B细胞系统恶性血液病中治疗效果令人振奋。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目前仍无法治愈,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该病的免疫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修饰淋巴细胞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魏华萍赵小利高春记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
- 41例Burkitt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Burkitt淋巴瘤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1例病理诊断为Burkitt淋巴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4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4.1∶1(33:8);中位年龄13岁(1-67岁);Ⅰ/Ⅱ期18例(43.9%),Ⅲ/Ⅳ期23例(56.1%);常见发病部位为头颈部(23例,56.1%)和腹部(17例,41.5%);合并中枢受累9例(22.0%),骨髓受累9例(22.0%),其中7例(17.1%)转化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3型;EBV感染率18.8%(3/16例),HBV感染率29.9%(6/38例)。化疗29例,总缓解率93.1%(27/29例),2年总生存率(OS)为83.3%(10/12例);13例患者使用含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的成人化疗方案,缓解率92.3%(12/13例),2年OS为66.7%(4/6例)。结论:41例病例特点接近于散发型Burkitt淋巴瘤,但中位发病年龄较小,受累部位以头颈部最常见,含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的短疗程高强度化疗能够明显提高成人化疗方案的缓解率,相对地延长生存时间。
- 丁洁王立新赵小利王利军李丹丹姚雨石于力
- 关键词:BURKITT淋巴瘤
- 低剂量ATG用于父母HLA 10/10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父母HLA 10/10相合不去除T细胞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植入情况、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预处理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用低剂量的兔抗人T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和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回输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输注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7.830(7.320~10.004)×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59(3.68~5.32)×106/kg。结果:4例患者均达完全供者植入,粒系植入时间为16(11~16)d,血小板植入时间为22(11~29)d。发生Ⅱ度急性GVHD1例,发生率25%。发生慢性GVHD 3例,广泛型1例。中位随访267(178~1903)d,死亡1例(非复发死亡),复发1例(为高危患者),无复发存活2例。结论:低剂量ATG用于父母HLA 10/10相合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血液病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案。
- 崔思远赵小利陈颖莹谷振阳李猛高春记
- 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分析
- 王利军于力刘明娟赵小利丁洁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复发及生存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异基因外周血HSCT的55例发生cGVHD及未发生cGVHD的AML患者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cGVHD组移植后2年内的AML复发率显著低于未发生cGVHD组(8.7%对38.6%,P=0.019),而2年后远期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8%对5.9%,P=0.217);移植后2年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3%、61.0%,P=0.155),远期生存率cGVHD组明显降低(63.7%对100%,P=0.011).在难治复发的高危AML患者中,cGVHD组与未发生cGVHD组比较,移植后2年内AML复发率低(8.3%对46.2%,P=0.044),生存率高(83.3%对47.2%,P=0.045);在中低危AML患者中,有或无cGVHD其复发率及生存率均无显著变化(P=0.266,P=0.289).局限型及广泛型cGVHD患者中,移植后复发率分别为27.3%和31.3%,较未发生cGVHD患者复发率(42.2%)均下降;但广泛型cGVHD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53.3%,P=0.001).结论 cGVHD降低AML复发的保护作用主要发生在移植后早期(2年),尤其使得难治复发的高危AML患者受益;而在移植晚期,cGVHD尤其广泛型cGVHD与移植相关死亡率相关,明显降低远期生存率.
- 赵小利魏华萍赵莎莎李红华靖彧黄文荣赵瑜王全顺于力高春记
- 关键词:复发
- 间充质干细胞微泡的组织修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组织修复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内容。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层,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不同诱因刺激下,MSC可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中胚层细胞,也可越过胚层界限向外胚层的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以及内胚层的肝卵圆细胞分化[1]。MSC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同时存在于脂肪、肌肉、皮肤、脐带、胎盘等多种组织中[2],具有易获得、易培养、遗传学稳定、使用不存在伦理道德问题等特点[1-3]。MSC免疫原性低,具备独特的免疫调节能力,能够“归巢”至损伤组织等[3],因而在创伤修复、组织功能再生与重建、免疫调节与治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4-6]。既往的观点认为,MSC主要通过定向分化、旁分泌途径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等参与组织修复[7-11]。近年来的研究提示,MSC也可能通过释放胞外囊泡(EV)参与细胞增殖及凋亡、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环节,从而发挥组织修复作用[12-13],是目前干细胞治疗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 王利赵莎莎赵小利魏华萍谷振阳罗澜王莉莉刘代红高春记
- 关键词:组织修复作用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微泡神经胶质细胞伦理道德问题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造血重建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过程中造血重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auto-PBHSCT的177例病人的造血重建成功率、造血重建时间和移植后28 d造血重建状态,探索造血重建的影响因素。结果:粒系中位植入时间为12(8-21)d,植入率98.9%,均在28 d内植入;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为17(7-420)d,植入率95.5%,移植后28 d血小板累积植入率8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输CD34^+细胞数量和rh TPO的使用是粒细胞植入时间的影响因素;而疾病种类、预处理方案、回输CD34^+细胞数量是血小板植入时间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回输CD34^+细胞数量是粒细胞植入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而疾病种类、回输CD34^+细胞数量是血小板植入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疾病种类和回输CD34^+细胞数量是移植后28 d造血重建状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auto-PBHSCT而言,疾病种类、预处理方案、回输CD34^+细胞数量、rh TPO的使用是造血重建的影响因素。
- 陈颖莹赵小利李红华薄剑赵瑜靖彧王全顺高春记于力黄文荣
- 关键词: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重建影响因素
- ATG-Thymoglobulin和ATG-Fresenius在HLA不合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目的 比较ATG-Thymoglobulin (ATG-T)和ATG-Fresenius (ATG-F)在HLA不合UR-PBSCT条件下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间接受ATG-T或ATG-F...
- 黄文荣赵小利李红华薄剑靖域赵瑜王书红王全顺高春记于力
-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Bacteremia: First comprehensive data of one single center in China
- Objectives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has emerged as a worldwide problem.This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 谷振阳韩玉梁孟涛疆赵莎莎赵小利高春记黄文荣
- 间充质干细胞对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间充质干细胞(MSC)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作用的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数据库(1950年1月-2014年3月)、EMbase数据库(1970年1月-2014年3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CENTRAL,2014年第4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1月-2014年3月);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扩大检索。所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依据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MSC对GVHD预防作用的疗效。结果:共纳入3篇英文文献,纳入HSCT患者117例,其中MSC组56例,对照组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MSC未能降低急、慢性GVHD发生率(RR:0.44,95%CI:0.08-2.51,P=0.35;RR:0.85,95%CI:0.54-1.33,P=0.47);MSC未增加原发病复发率及巨细胞病毒感染率(RR:1.52,95%CI:0.63-3.68,P=0.35;RR:1.05,95%CI:0.72-1.53,P=0.78);M SC未改善病人总体生存率(RR:1.06,95%CI:0.79-1.43,P=0.71)。结论:M SC可能对GVHD有一定预防作用,但由于尚缺乏大样本的RCT证据支持,MSC对GVHD的预防作用尚不能作出最后结论,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研究才能得出肯定性结论。
- 王利谷振阳赵小利魏华萍罗澜赵莎莎刘代红王全顺高春记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