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娜

作品数:91 被引量:27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细胞
  • 19篇蛋白
  • 17篇三氯乙烯
  • 14篇矽肺
  • 13篇间充质干细胞
  • 13篇干细胞
  • 11篇充质干细胞
  • 9篇药疹
  • 9篇药疹样皮炎
  • 9篇皮炎
  • 9篇纤维化
  • 9篇免疫
  • 8篇三氯乙烯药疹...
  • 8篇淋巴
  • 8篇骨髓间充质
  • 8篇骨髓间充质干...
  • 7篇毒性
  • 7篇凝集素
  • 7篇聚糖
  • 7篇甘露聚糖

机构

  • 80篇广东省职业病...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
  • 6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广东省妇幼保...
  • 4篇成都军区昆明...
  • 4篇眉山市疾病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惠州市职业病...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西山煤电(集...
  • 1篇清远市疾病预...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职业病...

作者

  • 90篇赵娜
  • 43篇王海兰
  • 37篇李宏玲
  • 25篇宋向荣
  • 23篇黄永顺
  • 18篇吴奇峰
  • 14篇李聪
  • 12篇吴洁
  • 10篇夏丽华
  • 9篇蔡学敏
  • 9篇梁伟辉
  • 9篇陈政良
  • 8篇张丽芸
  • 8篇陈嘉斌
  • 8篇左大明
  • 6篇曾子芳
  • 5篇邓小峰
  • 5篇刘莉莉
  • 5篇周珊宇
  • 5篇黄汉林

传媒

  • 46篇中国职业医学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职业卫生与应...
  • 3篇毒理学杂志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广东省职业健...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BCB4蛋白介导低剂量镉暴露对大鼠胎盘毒作用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镉暴露对大鼠的繁殖毒性,探讨镉暴露对胎盘的毒效应。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镉暴露组,每组8只,分别以剂量为0、1、3和9 mg/kg体质量的氯化镉灌胃,采用一代繁殖毒性实验方法连续经口染毒43 d。孕20 d后依次剖杀或自然分娩,记录雌鼠各项繁殖指数;留取胎盘,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法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进行蛋白验证及定位检测。结果低镉暴露组雌鼠体质量和各项繁殖指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染毒19 d起,中和高镉暴露组雌鼠体质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缓慢。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在低和高镉暴露组胎盘共有15个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经免疫印迹法验证,初步确定胎盘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蛋白B亚家族成员4(ABCB4)蛋白在镉暴露组相对表达水平下降(P<0.05),并呈随镉染毒剂量增加而下降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镉暴露导致胎盘滋养层细胞退化,组织充血及糖原细胞减少;胎盘ABCB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浆。结论 1 mg/kg体质量的低剂量镉暴露未导致大鼠出现明显的繁殖毒性;伴随镉暴露剂量的加大,胎盘作为镉的靶器官呈现相应的毒性改变;ABCB4蛋白可能在介导镉对胎盘的毒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刘莉莉周珊宇邓莹玉宋向荣赵娜夏丽华
关键词:胎盘转运蛋白
MASP2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水平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上感)中的意义。方法取103例上感患儿和3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浆MASP2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进行白细胞计数(WBC)。根据CRP和WBC值、感染不同时期及有无治疗,上感儿童分为CRP升高组(n=48)与正常组(n=54)、WBC升高组(n=61)与正常组(n=40)、感染早期未用药组(n=68)与感染中后期已用药组(n=35),对各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感组MASP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RP升高组血浆MASP2浓度与CRP值正相关(r=0.310,P<0.05),WBC升高组MASP2水平与WBC值显著正相关(r=0.392,P<0.01),感染早期未用药组MASP2浓度显著高于感染中后期已用药组(P<0.01),MASP2、CRP、MBL2基因具有共同的转录因子HNF-4α结合位点。结论 MASP2蛋白可能为急性期蛋白,血浆MASP2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小儿上感的一个参考指标。
熊思敏赵娜裘宇容张丽芸左大明陈政良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蛋白6修复组织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免疫调节和修复组织损伤等功能,但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尚需深入研究。旁分泌作用是MSCs实现免疫调节、缓解炎症和修复组织损伤等功能的重要机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蛋白6(TSG-6)是MSCs的旁分泌因子之一,具有炎症抑制和修复组织损伤能力,是MSCs发挥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MSCs可通过分泌TSG-6修复肾脏、腹膜、皮肤、肝脏、肺脏、角膜、神经系统以及结肠等多个部位的组织损伤,这种修复能力可归因于TSG-6能抑制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以及促纤维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
范蕊虹黄永顺赵娜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炎症纤维化
1,2-二氯乙烷对SH-SY5Y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建立不同浓度1,2-二氯乙烷(DCE)对体外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染毒模型,探讨1,2-DCE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含DCE 10、20、30、40、50、60、70、80mmol/...
王海兰李思李宏玲赵娜陈嘉斌
关键词:1,2-二氯乙烷细胞毒性自由基
文献传递
三氯乙烯接触工人及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补体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观察三氯乙烯(TCE)接触工人及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OMDT)患者体内补体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其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收集8例确诊为OMDT患者人院时、人院第1、2、3、4、5周和出院时共7次血液样本,进行肝功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相关指标检测,同时以39名未发病的TCE接触工人为接触组.检测车间空气中TCE浓度以及T人8hTCE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收集工人尿液和血液样本,检测尿液中三氯乙酸(TCA)含量;分析接触工人血液中补体相关免疫指标与病例组的差异。结果与人院时[C3d.CIC:(92.86±44.80)mg/L,C3:(0.91±0.19)mg/L1相比,OMDT患者出院时C3d—CIC水平[(52.41±17.75)mg/U降低,c3含量[(1.14±0.22)mg/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3含量随着病情好转逐渐上升。4家调查工厂空气中TCE浓度为(351.96±36.72)mg/m3,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接触工人8hTCE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与尿中TCA含量超过国家规定职业接触限值的人数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28.21%和56.41%。与OMDT患者出院时[IgG:(10.03±1.21)mg/L;CIC:(103.50±29.17)mg/L]相比,TCE接触组IgG[(17.21±1.85)mg/L和CIC[(227.46±111.67)mU/L]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DT发病机制中可能涉及Ⅱ型和Ⅲ型变态反应,从而引起脏器损伤。
赵娜王海兰越飞曾泽明李宏玲黄永顺陈润涛
关键词:三氯乙烯皮炎补体
职业人群生物样本数据库建立初探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建立职业人群生物样本库,收集、保存生物样本,为今后对职业病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源。方法根据接触因素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生物样本采集方案,对职业接触人群进行样本采集;以计算机软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职业接触人群的生物样本及其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结果体系建立后收集并保存了1061例职业病病人及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的生物样本及相关信息;建立了将标本相关信息与标本的储存、管理整合在同一平台上的数据管理系统。结论建立的数据库能够对职业人群生物样本的采集、分离、储存和使用进行管理,可使生物样本资源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
李宏玲王海兰黄建勋邱新香夏丽华陈慈珊陈嘉斌苏晓舟李其峰赵娜唐小江李来玉朱光华
关键词:职业接触人群生物样本数据库
广东省某医院放射科及周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了解放射科及周边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加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广东省某医院17名放射科周边工作的医务人员为周边组;按性别构成比相同,年龄±3岁,抽取同一医院放射工作人员17人为放射组;选择无放射性职业接触且岗位远离放射诊疗设备的医务人员34人为对照组。收集上述3组人员健康检查资料,包括医学史、眼科检查(晶体裂隙灯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淋巴细胞微核率、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彩色B超、尿常规、心电图及腹部B超,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检测该医院放射设备的辐射剂量及工作人员的个人照射剂量。[结果]该院放射设备防护性能、设备所在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剂量当量为(0.15±0.01)m Sv/年,无超剂量接触。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周边组和放射组分别为70.59%和52.94%,高于对照组(0.00%,均P<0.05);染色体畸变率周边组和放射组分别为17.65%和29.41%,高于对照组(0.00%,均P<0.05);放射组白细胞总数[(7.26±0.44)×109/L]高于对照组[(6.03±0.24)×109/L](P<0.05)。[结论]该医院放射科室及其周边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均高于对照人群。
李聪吴奇峰赵娜谭展王恰杨爱初王海兰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CHO-MBLw、CHO-MBLm52、CHO-MBLm54、CHO-MBLm57高表达株筛选及产物生物学特性研究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lectin,MBL)是哺乳动物C型凝集素超级家族中胶凝素家族成员,主要由肝细胞分泌,作为糖蛋白存在于血浆中。MBL通过与2个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BLassocia...
赵娜
关键词: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基因点突变生物学特性免疫缺损
文献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轻染矽尘小鼠肺泡炎机制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减轻染矽尘小鼠肺泡炎的机制。方法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只,以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通过三系分化诱导实验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取45只同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二氧化硅(SiO_2)组和BMSCs移植组。经气管软骨间隙,对照组小鼠予一次性注射0.90%氯化钠溶液20.0μL;SiO_2组和BMSCs移植组小鼠先予一次性注射质量浓度为250 g/L的SiO_2混悬液20.0μL,6 h后经鼠尾静脉分别一次性输注500.0μL的0.90%氯化钠溶液或BMSCs(细胞密度为1×109/L)。造模后第3天处死小鼠,检测肺系数并观察肺部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瑞氏-吉姆萨染色BALF中细胞并计数,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小鼠BALF中巨噬细胞百分比。结果 BMSCs经成骨、成脂、成软骨诱导分化后成功培育出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染尘后第3天,SiO_2组小鼠出现肺泡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BMSCs移植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正常,无明显炎性改变。SiO_2组小鼠肺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BMSCs移植组小鼠肺系数低于SiO_2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O_2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趋化因子配体3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上调(P<0.05),BMSCs移植组小鼠上述3个指标均较SiO_2组下调(P<0.05),恢复至对照组的水平(P>0.05)。SiO_2组和BMSCs移植组小鼠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BMSCs移植组小鼠TNF-α表达水平与SiO_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BALF中IL-1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氏-吉姆萨染色细胞结果显示:SiO_2组小鼠BALF中总细胞和巨噬细胞数目均高于对照组(P<0.05),BMSCs移植组小鼠上述2个指标均低于SiO_2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吴洁王海兰宋向荣陈晓燕蔡婷峰唐媛黄钊霞李会方蔡学敏李宏玲左大明赵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炎症巨噬细胞小鼠
1,2-二氯乙烷对SH-SY5Y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建立1,2-二氯乙烷(1,2-DCE)对离体培养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的染毒模型,探讨1,2-DCE对SH-SY5Y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分别以终浓度为0、10、20、30、40、50、60、70、80 mmol/L的1,2-DCE染毒并培养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以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细胞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磷酸腺苷(ATP)酶的活力。结果随着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SH-SY5Y细胞细胞密度逐渐降低,突触变短,胞膜破裂,胞质浓缩,胞质内容物外溢逐渐增多。随着1,2-DCE染毒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下降趋势(P<0.01),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呈升高趋势(P<0.01),均呈剂量-效应关系;而细胞内MDA水平和SOD、钠-钾ATP酶、钙-镁ATP酶、总ATP酶的活力总体上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细胞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与细胞存活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07,P<0.01)。结论 1,2-DCE对SH-SY5Y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1,2-DCE导致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自由基对细胞损害加强,细胞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ATP酶活力下降以及钙超载有关。SH-SY5Y细胞可作为1,2-DCE细胞毒性分析的常用细胞系。
李思李宏玲赵娜宋向荣刘浩中陈嘉斌蒋龙元黄永顺王海兰
关键词:1,2-二氯乙烷SH-SY5Y细胞细胞毒性三磷酸腺苷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