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
- 作品数:63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 以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为成纤聚合物,采用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ECTFE纤维,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了所得纤维的结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ECTFE纤...
- 潘健肖长发赵健黄庆林张志英
- 关键词: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含交联结构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吸油纤维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吸附是处理含油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吸油材料的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了聚甲基丙烯酸酯吸油聚合物是当前吸油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提出了吸油时需要纤维具有交联结构而纺丝成形时需要聚合物具有线性结构的矛盾是...
- 赵健
- 关键词:交联结构纺丝工艺溶度参数
- 文献传递
- 一种吸油中空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油中空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石墨烯为表面吸附层,以中空纤维多孔膜为基质层,并采用如下制备工艺:(1)配置石墨烯分散液;将0.1-1g石墨烯与200-1000ml分散剂混合,超声波分散10-50...
- 肖长发范智丽刘海亮赵健黄庆林
- 文献传递
- 涤纶与芳纶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纱防刺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8
- 2021年
- 为降低高性能纤维防刺织物的成本,改善产品的舒适性,通过将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涤纶进行复合纺纱并制备防刺织物,测试分析了复合纱线基织物以及铺叠层数等对其静态防刺、透气和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织物穿刺载荷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复合纱中引入涤纶可保持或提高织物的防穿刺性能;增加复合纱线织物堆叠层数,织物刺破载荷值最大提升536%;通过增加纤维根数可在较低铺叠层数下达到相当程度的穿刺载荷;加入复合纱后,织物的透湿性和透气性无明显变化;多层织物堆叠对织物透气性有明显影响,随织物经纬密增大,堆叠后织物透气率下降,最大为64.82%。
- 李凤艳叶天宇展晓晴赵健李聃阳王瑞
- 关键词:复合纱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涤纶高性能纤维
- 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有机溶剂与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其中有机溶剂占所述混合溶剂的总体积的75~85%;2)将纳米二氧化钛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剂中分散均匀,得到纳米二氧化...
- 赵健肖长发刘美琴田圣男王金凤
- 文献传递
- 兔皮明胶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兔皮明胶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纤维领域或纺织科学技术领域,其中兔皮明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兔皮明胶溶于第一溶剂中,得到纺丝液;将单宁酸氧化后溶解于第二溶剂中,得到含具有醌式结构的氧化单...
- 朱若英黄政远赵健石桂刚
- 淀粉基可生物降解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淀粉基可生物降解纤维,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分析仪(TG)以及单纤维强力仪等对纤维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借助数码相机以及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降解前后纤维样品的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土埋生物降解实验,研究了纤维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淀粉基可生物降解纤维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与断裂伸长率;随生物降解时间的延长,降解率逐步增加,力学性能逐渐下降;纤维颜色逐渐变为褐色甚至黑色,纤维表面有微孔、裂缝出现,100天能达到完全降解,表明该纤维具有优异的可生物降解性。
- 马艳霞肖长发徐乃库赵健
- 关键词:熔融纺丝力学性能生物降解
- 具有吸附光催化协同作用的纳米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附光催化协同作用的纳米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吡咯水溶液I,加入纳米光催化剂、硝酸银,再加入氧化剂、溴化钠,反应,离心,洗涤、干燥,得到黑色粉末I;2)将其与氧化剂加入吡咯水溶液I...
- 赵健李文静韩鹏遥权全肖长发
- 文献传递
- 一种光催化复合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复合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聚醚砜和致孔剂加入有机溶剂中混合,加热至40~80℃并继续搅拌2‑7h后得到铸膜液,经刮涂并在凝固浴水中固化成膜,室温干燥得到聚醚砜多孔膜;2)将所得聚醚砜多孔膜依...
- 赵健田圣男石海婷朴洪伟权全肖长发
- 文献传递
- 一种有机液体吸附纤维的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液体吸附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工艺过程如下:1.先将设计组成要求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去离子水,分散剂和引发剂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70~90℃,反应3~5h后,提高反应温度至90~100℃,继续反...
- 徐乃库肖长发赵健马艳霞安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