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丁丁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突变体
  • 2篇足迹
  • 2篇位点
  • 2篇基因
  • 2篇分子鉴定
  • 2篇矮秆
  • 2篇矮秆突变体
  • 2篇DS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创作
  • 1篇栽培
  • 1篇增殖
  • 1篇神经瘤
  • 1篇神经瘤细胞
  • 1篇双位点
  • 1篇水稻矮秆
  • 1篇水稻基因
  • 1篇水稻基因组
  • 1篇水稻栽培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市农业科...

作者

  • 5篇赵丁丁
  • 2篇孙丙耀
  • 1篇乔中英
  • 1篇王建平
  • 1篇宗云辉
  • 1篇张伟
  • 1篇焦翠翠
  • 1篇程孝
  • 1篇邢瑞
  • 1篇郭妍妍
  • 1篇何薇

传媒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稻矮秆突变体及其回复体中Ds插入位点与转座行为的分子分析
随着水稻基因组全核苷酸序列测定工作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已成为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构建突变体库是研究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常用的突变体库构建方法有物理和化学诱变、插入突变、基因沉默等。其中,利用 A...
赵丁丁
关键词:水稻栽培矮秆突变体基因测序
文献传递
水稻基因组上一个Ds切离及其双位点插入行为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玉米转座元件Ac/Ds是h AT转座子家族的成员,导入水稻基因组后具有转座活性,尽管转座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它们通常经保守的非复制型"剪切-粘贴"过程转座。研究表明,在Ac编码的转座酶作用下,Ds从原位点切离后常优先重新插入到连锁位点。文章利用TAIL-PCR技术从水稻一个Ds插入突变体及其回复突变体中分离Ds侧翼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Ds在突变体上插入位点、回复突变体内切离足迹和重新插入位点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突变体中Ds从3号染色体切离后,在原插入位点残留了8 bp足迹序列(CATCATGA),引起Ds标记基因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增加,从而影响基因结构。切离后的Ds重新插入回复突变体第2和第6号染色体上,分别编码烟草胺氨基转移酶和衰老相关蛋白的2个基因的编码区。因此,典型的"剪切-粘贴"机制不能完全解释Ds的转座行为,Ds转座存在"剪切-复制-粘贴"的特点。
赵丁丁乔中英程孝王建平焦翠翠孙丙耀
关键词:水稻侧翼序列
从功能到符号——产品设计中的符号特征
本文是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产品,把产品设计视为一种“符号系统”,因为符号学的研究是部分建立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符号系统),所以本文的方法主要是通比较口头语言与产品设计两种符号系统间的差异之处,从...
赵丁丁
关键词:产品设计艺术创作
文献传递
D609对Neuro-2a脑神经瘤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D609对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的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效应,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D609对Neuro-2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D609处理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利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D609处理后,细胞裂解液中细胞周期蛋白抑制因子p27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的实验结果显示,加入150μmol/L D609处理72小时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地抑制,且伴有剂量依赖效应;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D609处理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免疫印迹的结果表明药物处理提升了p27的表达,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表达亦增强。结论:D609可以有效地抑制Neuro-2a细胞的生长;进一步研究表明药物处理可以提升p27的表达水平并可以诱导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因此,此研究将为脑神经瘤的治疗提供借鉴。
张伟何薇赵丁丁宗云辉邢瑞
关键词:细胞周期阻滞P27
水稻Ds标记的矮秆突变体的分子鉴定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已构建的水稻Ac/Ds突变体系,研究分析新型水稻功能基因,为水稻功能基因组学提供分子遗传方面的资源。从构建的水稻Ac/Ds突变体系中,筛选得到性状稳定的矮秆突变体(mutant type,MT)和正常株高回复体(revertant type,RT)。采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简称TAIL-PCR)技术,克隆Ds插入的侧翼序列,对该侧翼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寻找Ds插入基因;同时利用FGENESH、Gene Mark. hmm、DNAMAN、SWISS-MODEL等软件分析Ds插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发现Ds插入在水稻第3号染色体上的OSJNBa0054H04. 28基因第4外显子上,此基因编码假拟氧化还原酶蛋白(putative oxidoreductase),该蛋白含有1个保守的2OG-Fe(Ⅱ)加氧酶蛋白结构域。同时发现,RT中有Ds发生转座,并留下8个碱基的切离足迹,其转座机制属于"内切酶模式"。后续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假拟氧化还原酶蛋白可能在GA的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基因是一个新的株高控制基因,可能通过编码假拟氧化还原酶蛋白影响GA的合成,从而对水稻株高的维持起到重要作用。
郭妍妍赵丁丁孙丙耀
关键词:TAIL-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