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科利

作品数:90 被引量:764H指数:15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33篇经济管理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土壤
  • 21篇土地利用
  • 16篇农牧
  • 15篇陕北农牧交错...
  • 15篇农牧交错带
  • 15篇交错带
  • 13篇盐渍化
  • 13篇土壤盐
  • 12篇盐渍
  • 11篇遥感
  • 10篇银川平原
  • 9篇土地利用变化
  • 9篇光谱特征
  • 8篇生态
  • 8篇土壤盐渍
  • 8篇土壤盐渍化
  • 8篇光谱
  • 7篇植被
  • 6篇盐分
  • 6篇生态脆弱

机构

  • 74篇宁夏大学
  • 2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安煤航遥感...
  • 2篇宁夏气象防灾...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南省土地整...

作者

  • 90篇贾科利
  • 44篇张俊华
  • 22篇常庆瑞
  • 4篇何杰
  • 4篇张旭
  • 4篇李群
  • 3篇刘京
  • 3篇齐雁冰
  • 2篇张佳宝
  • 2篇邹淑燕
  • 2篇孙兆军
  • 2篇叶蔚
  • 2篇关红
  • 2篇姚玉玲
  • 2篇孙媛
  • 2篇张学艺
  • 2篇刘梦云
  • 2篇白林波
  • 2篇米文宝
  • 2篇岳庆玲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通报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土壤通报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干旱区地理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宁夏大学学报...
  • 3篇宁夏工程技术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是确保民族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1985-2006年宁夏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宁夏粮食产区粮食产量总体呈增加态势,人均粮食占有量逐渐增加,在空间上余粮区和重要余粮区仍分布在沿黄县市;粮食生产区域差异及与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减小,粮食生产均衡性增加;在空间上引黄灌区是宁夏粮食生产布局的重点区域,但正向中部地区扩展。水利工程及生态退耕和移民等工程的实施是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贾科利
关键词:粮食生产
基于TM的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遥感监测被引量:8
2007年
以1986、1993及2000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应用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陕北农牧交错带1986-2000年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区近15 a来耕地面积减少,城乡用地逐年扩大,林、草地明显增加;但土地荒漠化的趋势还在加剧。
贾科利常庆瑞
关键词:TM数据陕北农牧交错带
回族聚居区土地利用中的回族民族文化因素初探——以宁夏同心县为例
2016年
民族文化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不可忽视的驱动力之一,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以宁夏同心县为例,分析了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重点从回族的自然观、生育文化、饮食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回族民族文化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这些因素在人文因子中具有基础作用.研究认为回族的自然观、婚育观念、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等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变化.回族文化具有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特点,回族文化作为一种因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变迁.
贾科利李群何杰
关键词:土地利用回族文化回族聚居区
土地转移流视角下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追踪方法探讨——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土地转移流视角,提出土地转移率和土地转移链概念,采用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数据源,对宁夏中部干旱带盐池县的土地变化过程进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1978—2015年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和草地比例增大,未利用地减少.区县尺度上,土地转移率先增后减.类型上,耕地转移率为降—升—降态势,草地转移率持续降低,未利用地转移率呈升—降—平稳态势.1978—1987年,以未利用地—耕地流、草地—耕地流为主;1987—1996年,土地利用转移流呈现多元化特征;1996年后加强了生态退耕和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利用.1978—2015年,土地转移链围绕着耕地的流失与保护进行,单向链主要是63型(未利用地—草地型);往复链以Ⅱa型为主,为363型(草地—未利用地—草地型)、313型(草地—耕地—草地型)和131型(耕地—草地—耕地型);复杂链主要是163型(耕地—未利用地—草地型).
马彩虹贾科利邹淑燕石云樊新刚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基于GIS的生态脆弱移民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参考国家最新颁布的《生态环境评价规范》,从5个方面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利用GIS技术进行数据获取、运算及评价单元细化,以监测局部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空间变化趋势,最后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探讨生态脆弱移民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红寺堡区各乡镇生态环境状况一般,EI值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地带性,东南部优于中西部。太阳山镇生态环境状况最好,镇东南存在土地胁迫度和污染指数高的生态环境问题;南川乡和红寺堡镇次之,分别存在乡东南部水网密度低和镇中南土地胁迫高的问题;大河乡生态环境最差,西南地区存在植被覆盖度低、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李群郭慧秀贾科利
关键词:GIS生态环境评价
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时空变化与效应
2023年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排放和环境质量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研究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与效应,为制定低碳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灰色理论和生态承载系数,利用1980—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22个县区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强度变化及效应。[结果](1)碳排放变化量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其中,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的关联度最大,为0.95。(2)198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净增加了5.24×10^(7) t,增幅625.43%。建设用地面积以年均4.42%的速率增长,碳排放量增幅达2 385.85%;草地面积减少了2.95×10^(5) hm^(2),碳汇量减少了5.80×10^(4) t;林地对碳汇的贡献超过75%,且随林地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加。(3)198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以年均0.25 t/hm^(2)的速率增大,中度及以上等级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在空间上形成沿黄城市碳排放强度高于中、南部的分布格局。(4)宁夏各县区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空间差异明显,碳生态容量表现出北弱南强的分布格局。[结论] 198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逐渐增大,北部沿黄河各县区碳生态容量逐渐减小,中南部县区碳生态容量增大,但减排压力较大。建议优化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增加混交林面积,增强森林碳汇能力。
贾科利李浩宇刘瑞亮李小雨杨思雨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排放
宁夏银北地区盐化土壤改良成效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系统分析了利用系列专用改良剂对宁夏银北盐化土壤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专用改良剂后土壤容重平均降低6.44%,孔隙度增加6.62%,土壤粘粒含量减少,粉粒、砂粒含量普遍增加;土壤pH和全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施用改良剂Ⅲ的增幅最大,改良剂Ⅳ次之,但考虑改良剂原料成本后施用改良剂Ⅱ当年最终经济效益最大。
张俊华贾科利孙兆军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盐化土壤
典型龟裂碱土土壤光谱特征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提高基于土壤光谱特征预测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准确性,需要研究土壤光谱特征的因素影响。该文通过对野外、室内预处理、不同含水率、粒径和粗糙度条件下龟裂碱土表层土壤光谱的测定,系统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龟裂碱土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碱化程度越强表层土壤光谱反射率越高,在450~925 nm范围内,碱土表层野外光谱反射率比重度、中度、轻度碱化土壤和非碱化土壤野外光谱反射率高7.36%、23.18%、32.10%和39.97%;765、945和974 nm附近是龟裂碱土盐渍化信息的敏感波段;相同土壤经过室内预处理后反射率明显低于野外土壤,且预处理后不同碱化程度土壤间光谱反射率差异也小于野外光谱。土壤含水率较低时,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但当含水率高于田间持水率时土壤反射率随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在整个研究波段含水率为26.45%时土壤反射率较含水率为22.33%和25.39%的反射率平均分别升高39.68%和19.79%。土壤粒径越小反射率越高,较大粒径土壤在760~768 nm形成独特的"双峰"现象。土壤粒径越大反射率受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越小,且土壤表面越粗糙光谱吸收率越大。整体来讲,在450~1000 nm波段范围内,不同碱化程度的龟裂碱土野外表层土壤光谱特征差异显著;室内经过预处理后的龟裂碱土土壤光谱特征差异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率,而碱化程度和土壤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该研究可以为龟裂碱土盐渍化信息的准确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张俊华马天成贾科利
关键词:土壤盐分光谱分析影响因素含水率粒径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被引量:17
2007年
利用1986、1993及2003年3期LandsatTM遥感影像,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陕北农牧交错带1986—2003年土地沙漠化景观格局的演变.结果显示,该区近17年来沙漠化面积减少了206655.2hm2,景观结构上斑块数量减少,破碎化程度减轻.沙漠化程度明显下降,沙漠化主导类型已由严重沙漠化转变为中度和轻度沙漠化.1986—2003年沙漠化景观整体上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展,严重威胁着西南和东北部黄土丘陵区的生态安全.
贾科利常庆瑞
关键词: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
“数据结构”课程GIS专业化教学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数据结构”是GIS(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其组织原理源于计算机科学,但研究内容具有地理信息学科的特色。根据GIS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基于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的改革:教学内容遵循现有教材的体系和架构,加入空间数据结构内容,添加地理对象结构的实例;理论教学中引入GIS中常用的数据结构,着重讲授矢量结构、栅格结构及场模型和要素模型;算法教学中多使用伪代码,加强链式结构的练习;实践训练与GIS软件相结合,通过设计Shapefile文件掌握地理数据的编码方式和处理过程。实践证明,“数据结构”课程的GIS专业特色化教学改革非常有利于GIS专业人才培养。
张佳瑜白林波贾科利李建华
关键词:教学改革数据结构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