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丽民

作品数:28 被引量:77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哲学
  • 4篇生存论
  • 4篇主义
  • 3篇唯物
  • 3篇逻各斯
  • 2篇大学生
  • 2篇形而上学
  • 2篇犹太人问题
  • 2篇政治
  • 2篇儒家
  • 2篇儒家传统
  • 2篇思维
  • 2篇资本论
  • 2篇资本逻辑
  • 2篇自由观
  • 2篇唯物主义
  • 2篇现代性困境
  • 2篇现实维度
  • 2篇历史唯物主义
  • 2篇伦理

机构

  • 19篇哈尔滨理工大...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吉林大学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空军航空大学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27篇贾丽民
  • 3篇赵志勇
  • 3篇孔扬
  • 2篇徐盈盈
  • 1篇汪庆华
  • 1篇陈爱梅
  • 1篇唐卓
  • 1篇唐卓

传媒

  • 4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河南社会科学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理论探讨
  • 2篇教学与研究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晋阳学刊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长春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形而上学”到“形而上学”的“经”与“纬”——西方哲学的内求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历史契合
2015年
形上追求是西方哲学内蕴的核心价值取向,从而构成了西方哲学历史发展中一以贯之的线索。从古代本体论到近代知识论,再到黑格尔逻辑学及其开启的现代哲学的演化,并非是形而上学逐步消亡的过程,而是形而上学不断克服旧形态、走向新形态的自我跃迁——如果用斯特劳森的范畴来表达,即形而上学的修正与描述史。同样,西方哲学中国化的演进逻辑,与西方形而上学的自我跃迁理路正相契合。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的30年、改革开放启动至20世纪末的20年、21世纪初的10年这三个阶段,西方哲学中国化走过了从接受到辩证、从辩证到认同、从认同到融通的演进过程,学界对西方形而上学的重建趋向获得了日益清晰的理论自觉。
唐卓贾丽民
关键词:形而上学西方哲学
逻各斯与人的生命——对生存论哲学中一个根本性问题的研究
本文围绕逻各斯与人的生命的关系,对生存论哲学中一个根本性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首先对逻各斯与人的生命的哲学内涵进行辨析,并将二者置于西方哲学发展史中,考察二者由统一走向分裂的思想历程,然后讨论逻各斯与人的生命的分裂所带来的理...
贾丽民
理解自由的第三条道路——论伯林的自由观及其人性论基础
2014年
伯林在后形而上学的视域中坚持对个人自由的捍卫。在他看来,自由即"消极的自由"而非积极的自由,也叫"政治的自由",指一个人能够不被别人阻碍行动的领域。伯林在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实现了辩证的融合,他抛弃了理性主义的决定论及一元论逻辑而继承了其客观性的思想(即承认自由的价值),抛弃了浪漫主义的唯意志论而继承了其多元主义的积极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提供了理解自由的第三条道路。
贾丽民孔扬
关键词:消极自由浪漫主义价值多元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研究中的普列汉诺夫资源
2014年
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关系研究领域,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始源意义和枢纽意义,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普列汉诺夫实质具有两种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质的理解:一为辩证唯物主义式理解,这一路径为苏联哲学教科书范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并且在当前我国依然通行的"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向中起着支撑作用;二为历史唯物主义式理解,这一路径又为苏联的教科书反思与中国的教科书改革提供了深厚的理论资源,从而应当成为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转向"的思想推力。
贾丽民唐卓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普列汉诺夫哲学教科书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实维度”
2012年
马克思哲学所呈现出的"现实维度",或者说马克思哲学中所阐释和表达的"现实"不是传统哲学范式下的抽象"现实"概念,马克思的"现实"是具有丰富内涵、饱含人生命内容的现实世界的理论表述,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绝对抽象的颠覆。
贾丽民
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的“现实批判”
2009年
《论犹太人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理论形成过程中一篇十分重要的文章,马克思站在其现实人的立场,对犹太人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并为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提出现实路径,这直接突显着贯穿于马克思哲学始终的"现实"本性。马克思哲学正是立足于现实,展开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并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指明路向,抓住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本性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真正切入点。
贾丽民赵志勇
关键词:犹太人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现实批判与超越被引量:3
2011年
资本作为现代世界的重要维度,其内在逻辑困境凸显了现代性本身的弊端。马克思从资本逻辑困境的现实表现出发,揭示资本的食人性和贪婪性,指出资本逻辑即是走向崩溃的逻辑,并通过进一步揭示资本逻辑内在的形而上学同一性本质,对资本展开自内而外的深层批判。马克思以人的现实生命活动为基点,将劳动、生产、交换、流通等作为实践活动的具体环节加以把握,从而超越了资本逻辑框架的束缚。
贾丽民
关键词:资本逻辑
论儒家传统个人伦理观
2011年
传统中国是一个伦理型社会,儒家伦理观在中国社会的绵延中占据了核心位置,由此,在现代的转型中,如何发挥儒家传统伦理观在建构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成功与否,而在这其中,通过对儒家传统伦理观的分析,探求儒家个人伦理观的内涵,则更是一个基础性的问题。
贾丽民
关键词:伦理观儒家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现实维度”——以《论犹太人问题》为视角被引量:3
2009年
以现代性为背景来理解马克思,成为把马克思"当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作为"现代性谱系"中的一员,马克思理论内在的深入性、彻底性和科学性,集中体现在其批判的"现实维度"上。因此,只有紧紧抓住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现实维度"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实质,为我们今天正确面对和处理"现代性"问题提供现实指引。
赵志勇贾丽民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现实维度
现代性三重困境及其内在逻辑探析被引量:3
2011年
现代性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困境和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从主体形而上学、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三个层面对现代性困境进行揭示,并通过对此三重困境的实质分析,指出形而上学同一性逻辑是导致现代性困境发生的内在逻辑支撑,将对克服现代性困境,提供必要的基础性视野。
贾丽民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