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梅苹

作品数:88 被引量:526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经济管理
  • 58篇社会学
  • 23篇政治法律
  • 8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4篇社会工作
  • 15篇社会
  • 12篇青少年
  • 11篇社会工作服务
  • 11篇社区矫正
  • 10篇少年
  • 7篇司法
  • 6篇政府
  • 6篇社会工作者
  • 6篇未成年
  • 6篇未成年人
  • 5篇实务
  • 5篇同伴教育
  • 5篇青少年社会工...
  • 5篇禁毒
  • 4篇社会工作专业
  • 4篇实务研究
  • 4篇未成年人保护
  • 4篇文化
  • 4篇教育

机构

  • 87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商学院
  • 1篇亚利桑那州立...

作者

  • 87篇费梅苹
  • 3篇冯承才
  • 2篇周会敏
  • 2篇赵璨
  • 2篇唐立
  • 2篇金振浪
  • 1篇张昱
  • 1篇陈秀红
  • 1篇黄丹青
  • 1篇阮曾媛琪
  • 1篇刘芳
  • 1篇陈沃聪
  • 1篇刘芳

传媒

  • 16篇华东理工大学...
  • 9篇中国社会工作
  • 8篇社会工作
  • 7篇中国社会工作...
  • 4篇都市社会工作...
  • 3篇当代青年研究
  • 3篇青少年犯罪问...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社会科学
  • 2篇理论月刊
  • 2篇社会工作与管...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社会科学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江淮论坛

年份

  • 8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照顾模式与中国社区服务方式的比较分析
<正>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社区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的活动空间。社区工作对居民的影响越来越大,其服务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如何形成规范的社区服务的工作方式,是中国社会发展和社区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费梅苹
文献传递
警察社会工作:历史沿革、实务模式与现实路径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以美国警察社会工作为例,简要介绍警察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与实务模式,并讨论我国建立警察社会工作的现实意义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警察社会工作者是为警察部门转介的相关人员提供危机干预、调解等服务;向警员提供培训和咨询;向警员及其家属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等的专业人员。警察社会工作在减少犯罪、关爱边缘弱势群体等方面发挥着咨询者与治疗者、教育与培训者、专家证人、联接者等重要角色。同时,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技巧,在精神疾病及心理健康服务、防止酗酒和药物滥用、预防性的培训外展和社区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警察社会工作强调的“预防”和“后续服务”的技术以及跨专业合作的能力,能对社会问题或基层社会矛盾进行有效应对、化解和预防,相比于单独的社会工作角色,警察社会工作更具有优势。目前我国已具备发展警察社会工作的基本条件,研究警察社会工作对我国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吴世友刘芳刘芳
关键词:犯罪社区矫正司法社会工作
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被引量:5
2009年
灾后社会工作的方案策划对于地震灾区社会重建十分重要。本文以都江堰市勤俭人家安置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案例,从介入背景、项目设计和专业反思三方面对灾后社会重建中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
费梅苹
关键词:社会重建社会工作服务
互联网使用、民间借贷与农村居民贫困被引量:11
2019年
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度数据,分析互联网使用与农村居民贫困的关系,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缓解农村居民贫困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后,互联网的减贫效应依然存在。机制的探讨则表明,民间借贷是互联网影响农村居民贫困的重要机制,互联网使用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民间借贷水平,而且可以通过民间借贷改善农村居民贫困状况。因此,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设施与促进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提高农村居民的民间借贷水平,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贫困状况,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
王君健费梅苹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民间借贷
外来务工越轨青少年的生命历程研究——以X村外来务工青少年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深度访谈法,探讨外来务工越轨青少年的生命轨迹。研究发现,在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社会环境下,这些越轨青少年自小在农村拥有的资源和生活机会短缺,农村接受到的家庭、学校、同伴、大众媒介及社会等的教化质量低下,进城后面临的生存环境压力大且难以融入。他们的生命历程呈现出一种劣势的累积趋势,而当这样的劣势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他们选择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和反抗,而这样的越轨行为将他们带入了更加劣势的生命轨道。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预防和减少外来务工青少年越轨行为的社会工作服务建议。
费梅苹何扬琼
关键词:生命历程
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十年回顾与展望被引量:8
2014年
对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发展过程的回顾和分析发现,专业方法的整合性、服务目标的发展性、服务领域和内容的新拓展、本土化实践下的理论积累,是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发展的主要特点。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受制于社会制度条件、服务对象需求、社会工作者系统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工作者系统的专业素养,对激发青少年发展动机、构建良好社会工作制度环境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凝练服务理论内涵、提高专业权威性、呈现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专业文化和专业精神,是社会工作服务获得进一步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费梅苹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偏差青少年自我概念干预被引量:2
2014年
偏差青少年对自我的清晰认识和定位,能够有效防止其偏差行为的发生。对偏差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偏差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认同呈现家庭自我概念较低,同伴自我概念较高;学生自我概念较低;自我表现自我概念偏低等特征。基于社会联络理论的融和型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对于提升偏差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具有积极的作用。
昌永菲费梅苹黄丹青
关键词:自我概念
“经济楼宇”迈向“社区楼宇”:城市商务楼宇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及消解策略被引量:1
2019年
城市社区治理的范围延伸至商务楼宇社区,对于组织动员职业群体及整合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和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弱政治强经济"商务楼宇社会中构建社区共同体,难以规避关系淡薄、参与不足、价值缺失等障碍性因素而陷入"共同体困境"。商务楼宇社区共同体作为新型功能性共同体,应超越传统社区共同体思维惯性来理解。文章提出商务楼宇社区共同体建构整合性策略,需要实现资源、平台、网络和能力等四个要素的整合,培育参与合作、情感归依、价值意识等共同体要素。
汪鸿波费梅苹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
话语结构、实践本位: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逻辑再审视被引量:10
2019年
以西方价值理论为知识框架的社会工作传播到我国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本土化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受话语建构影响并需要回归到以实践为本位,解析政界、学界、实务界的社会工作话语结构与分野,有助于正确理解本土化中话语建构逻辑及在实践中的事实呈现。构建专业性和行政性服务体系嫁接、本土专业知识再生产、服务情境再建构等三个维度的社会工作本土性实践框架,能够促进本土化过程中'中-西'理性对话和弥合'政-学-实务'三界的话语张力,且有利于社会工作本土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念的提炼。
汪鸿波费梅苹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话语结构
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工作助力第三次分配的路径探析
2023年
通过第三次分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远景目标的实现是一项崭新的制度安排。与第一、二次分配不同,第三次分配具有道德性、自愿性、社会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特征,并在多个维度上与社会工作内在耦合,两者性质相符、价值相通、功能同构、目标共享、方法互鉴。在迈向第三次分配的过程中,秉持社会创新精神的社会工作大有可为,通过环境营造和精准服务,有助于满足第三次分配的多重需求;通过活力激发和综合介入,有利于推动第三次分配的双向参与;通过能力建设和助人自助,有益于实现第三次分配的增能造血。第三次分配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领域,社会工作也将在助力第三次分配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面向和发展可能。
尹阿雳费梅苹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工作社会创新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