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文峰

作品数:155 被引量:789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4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篇天文地球
  • 10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冶金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4篇土壤
  • 30篇水钠锰矿
  • 20篇矿物
  • 19篇铁矿
  • 17篇氧化锰矿物
  • 14篇重金
  • 14篇重金属
  • 14篇污染
  • 13篇锰结核
  • 12篇铁锰结核
  • 12篇锰矿
  • 10篇氧化物
  • 9篇氧化锰
  • 9篇团聚体
  • 8篇电化学
  • 8篇动力学
  • 8篇针铁矿
  • 8篇离子
  • 8篇锰氧化物
  • 7篇锰矿物

机构

  • 154篇华中农业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中国科学院城...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作者

  • 154篇谭文峰
  • 109篇刘凡
  • 66篇冯雄汉
  • 46篇邱国红
  • 17篇刘立虎
  • 16篇贺纪正
  • 11篇黄丽
  • 11篇李学垣
  • 10篇胡红青
  • 9篇汪明霞
  • 9篇王贻俊
  • 8篇陈秀华
  • 8篇赵巍
  • 8篇黄传琴
  • 8篇罗瑶
  • 7篇刘名茗
  • 7篇崔浩杰
  • 7篇殷辉
  • 7篇王小明
  • 6篇黄巧云

传媒

  • 20篇土壤学报
  • 8篇环境科学
  • 8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矿物学报
  • 5篇地球化学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4篇土壤
  • 4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中国科学(D...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生态环境
  • 2篇第六届全国环...
  • 1篇教学研究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薄片状纳米水钠锰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片状纳米水钠锰矿的制备方法,它是将二价锰盐和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加入去离子水中,调节反应液pH,使反应体系的初始pH为3~8;然后将上述溶液分装到石英管中,用紫外光或可见光或太阳光照射,反应6~24h;最后...
邱国红张腾飞刘立虎罗瑶谭文峰刘凡
有机酸盐影响下土壤中1.4nm过渡矿物的转化特点被引量:1
2003年
以我国中南地区黄棕壤和黄褐土的胶膜所对应的基质土壤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钠和乙酸钠溶液对土壤进行不同时间的培养试验,探讨1.4nm过渡矿物-蛭石之间的转化特点。结果表明:基质土样中的部分1.4nm过渡矿物已逐渐向蛭石转化;与其它处理相比,用0.5mol/L的柠檬酸钠和盐溶液培养基质土壤7个月后,其1.4nm过渡矿物向蛭石转化最为明显;培养前后用DCB脱铁与不脱铁的处理对样品中矿物转化的影响不显著。土壤经有机酸盐溶液培养后,其部分1.4nm过渡矿物的层间羟基铝被柠檬酸钠或乙酸钠络合出层间,随后钾、钙、镁等的水合阳离子进入,使之转化为蛭石;有机酸盐的种类、浓度和培养时间的长短,对转化的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丽洪军刘凡谭文峰周勇
关键词:土壤胶膜基质蛭石
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环带构造特点及其环境意义
<正>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中重要的新生体,它由一个核心和核外一层或数层铁、锰氧化物与粘土的环带(band)组成。结核内铁、锰的环带状(bands)分布与土壤的干湿交替和铁、锰氧化还原特性有关,其特性记录着土壤铁锰结核的氧...
谭文峰刘凡李学垣
文献传递
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
2021年
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与农产品安全,新时代农林人才亟需掌握环境污染与修复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也给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挑战。在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方面,华中农业大学打造了具有农学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发展了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模式、围绕土壤污染修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创新活动、搭建实践教学基地与创新平台。相关举措彰显了环境科学专业农学特色,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邱国红熊双莲蔡建波赵小虎石磊谭文峰
关键词:环境科学农业院校理论教学
镉-铅复合污染农田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镉‑铅复合污染农田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修复剂包括以下组分及其重量份:5~20份的AM真菌,20~40份的铁锰氧化物;45~90份的生物质炭。本修复剂不但可修复镉、铅复合污染土壤,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农产品中...
汪明霞周小平谭文峰熊娟侯静涛杨正论
文献传递
电化学可控合成纳米二氧化锰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锰离子在金属钛基底上的电化学行为,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电解产物表征,探讨了温度、电压、硫酸浓度对电解产物的组分、形貌和颗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浓度较温度对电沉积二氧化锰氧化电流起峰电位的影响更为显著,改变反应条件可控制纳米MnO2晶体结构、形貌和颗粒大小。
毕磊宋春华文慧杨丹邱国红冯雄汉刘名茗谭文峰刘凡
关键词:电解循环伏安法纳米二氧化锰
采用粉末微电极方法研究钙锰矿的电化学活性
本文在常压回流条件下制备了钙锰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产物结构和形貌,并结合粉末微电极的优势初步研究了钙锰矿在KCl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及溶液PH值和掺杂的影响。
邱国红文慧冯雄汉刘名茗谭文峰刘凡
关键词:电化学活性氯化钾溶液
文献传递
含砷黄铁矿与As(Ⅴ)的吸附及氧化还原机理研究
黄铁矿氧化形成酸性矿山废水和酸性硫酸盐土壤,含砷黄铁矿氧化还将导致结构中砷的释放而污染河流和地下水,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作为亲硫元素,砷常以伴生矿赋存于硫化矿物中,分布广泛的硫化铁矿区土壤中往往砷含量高。硫化铁矿物主...
邱国红洪俊刘立虎谭文峰冯雄汉刘凡
文献传递
水锰矿与Fe^2+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过程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表生土壤环境中易生成且分布广泛的氧化锰矿物,水锰矿(γ-MnOOH)能参与铁氧化物的生成过程,影响Fe_(2+)的迁移、转化和归趋。本文考察了pH值为3.0~7.0的模拟水溶液体系中水锰矿与Fe_(2+)的相互作用及其生成铁氧化物的过程,分析了Fe_(2+)浓度、pH值和空气(氧气)对Fe(Ⅲ)氧化物晶体结构类型、化学组成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锰矿氧化Fe_(2+)产物主要为针铁矿和纤铁矿;pH值为3.0~5.0时产物为针铁矿,而pH值为7.0时产物为针铁矿与纤铁矿的混合物,且高浓度Fe_(2+)会促使纤铁矿生成;引入空气利于针铁矿生成;反应速率随着pH值升高、氧气分压的增大而加快。本工作丰富了对铁氧化物在常见锰氧化物表面形成和转化过程的认识。
罗瑶李珊刘立虎谭文峰刘凡邱国红
关键词:水锰矿针铁矿纤铁矿PH值
几种氧化锰矿物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和氧化特性被引量:29
2005年
以改进或优化的方法合成土壤中常见的几种氧化锰矿物,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研究其对几种重金属的吸附和对Cr(Ⅲ)的氧化特性及与其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合成的水钠锰矿、钙锰矿、锰钾矿和黑锰矿均为单相矿物,具有典型的形貌特征。水钠锰矿、钙锰矿和锰钾矿的PZC较低,分别为1.75、3.50和2.10,其表面可变负电荷量的大小顺序为水钠锰矿≥锰钾矿>钙锰矿;黑锰矿的PZC较高,表面可变负电荷量远低于其他3种矿物。供试矿物中,水钠锰矿对Pb2+、Cu2+、Co2+、Cd2+和Zn2+等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最强,黑锰矿的吸附能力最弱,除黑锰矿吸附更多的Cu2+外,供试氧化锰矿物对Pb2+的吸附量最大。氧化锰矿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受重金属的水解常数和矿物的表面负电荷的影响较大,它们均影响氧化锰矿物表面诱导水解作用及吸附离子形态。供试氧化锰矿物对Cr(Ⅲ)氧化能力和氧化过程中Mn2+释放量不同,受矿物结构、氧化度、表面性质以及结晶度等因素影响,氧化能力顺序为水钠锰矿>锰钾矿>钙锰矿>黑锰矿,最大氧化量分别为1330.0、422.6、59.7和36.6mmol/kg。
冯雄汉翟丽梅谭文峰刘凡贺纪正
关键词:氧化锰矿物重金属表面化学性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