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佳

作品数:49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文学
  • 7篇哲学宗教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5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2篇神话
  • 13篇文学
  • 10篇神话学
  • 7篇学人
  • 7篇文学人类学
  • 6篇文化
  • 5篇叙事
  • 5篇文学研究
  • 4篇代文
  • 4篇中国神话
  • 4篇中华文明
  • 4篇四重证据法
  • 4篇文明
  • 4篇国文
  • 3篇中国文学
  • 3篇神话历史
  • 3篇重述神话
  • 3篇晚明
  • 3篇历史叙事
  • 3篇国文学

机构

  • 4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作者

  • 44篇谭佳
  • 1篇山田仁史
  • 1篇张重岗
  • 1篇吴光兴
  • 1篇陈定家
  • 1篇王伟
  • 1篇赵稀方
  • 1篇严家炎
  • 1篇施爱东
  • 1篇李建军
  • 1篇李川

传媒

  • 6篇百色学院学报
  • 3篇民间文化论坛
  • 3篇文学人类学研...
  • 2篇南方文坛
  • 2篇文艺研究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中外文化与文...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艺争鸣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民族艺术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归大传统:中国文明起源特性与神话学整合被引量:3
2012年
文章立足中国本土文化的渊源与核心去探讨中国文化的"大传统"问题。首先从中国文明起源特性及影响,即从生产工具、血缘与地缘关系、城市的出现与功能等三方面论述了中国文明起源特点,及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特点:表现为最浓厚的"信仰—仪式"统一体和稳定共同体特色,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而西方文明的发生是突破性的,社会科学里面那些从西方经验而来的一般法则不能有普遍的应用性。针对此,文章进一步论述了目前的中国考古学和神话学都没有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来做相关研究。如何尽量回到上古文化语境去阐释出土器物,回归中国文化大传统———这成为中国考古学与神话学势必结合的理论根基和整合视野所在。
谭佳
关键词:大传统中国文明起源神话学
台湾原住民神话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首先分析了台湾原住民(非汉族居民)的构成,继而整体性地梳理和说明了1895年以来中外学者所作的台湾原住民神话研究,最后,按照“广泛分布的主题”、“本地流传的故事”、“台湾本土所没有的神话”三大类别,重点阐释了南岛民族的神话与亚洲历史文化之间的关联。
山田仁史谭佳
关键词:台湾原住民神话
跨学科探索与人文学科范式转型——上海交大神话学研究院首届新成果发布会暨专家论坛综述
2019年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发布会于2019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此次发布会暨专家论坛包含了"新成果发布"和"玉帛之路"调查项目两方面。四部新出版的专著——《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文学人类学新论:学科交叉的两大转向》、《四重证据法研究》与《希腊神话历史探赜:神、英雄与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中心和神话学研究院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集中呈现,为探索人文学术范式转型、走向"创新主导"提供了宝贵经验。会后展开了主题为"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的第十五次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此次考察为重建以厚重历史而著称的新的上海文化形象,奠定了学术基础。
谭佳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神话学四重证据法
个体际遇与历史情境——从魏晋六朝士人嗜酒看“风骨”
2019年
在简要回顾有关风骨研究的重要观点基础上,认为已有的众多讨论多集中在语言层面,虽符合学科生产,却容易忽略历史情境中个体际遇与文论范畴的互动影响。所以,我们从士人嗜酒,说到风清骨峻的由来,提出古代文论与历史、个体之间呈现出复杂的多元互动关系。我们研究古代文论范畴及意义,除了在语言层面讨论其所指,更要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在一定的个体际遇下去理解其精神内核。
谭佳
关键词:风骨人物品评古代文论
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学研究——以综神话现象为例被引量:4
2022年
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化构建角度考察,以综神话现象为代表,中国网络文学之生成、形态和特征具有当下文明阶段的普遍性,又有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带给中国文学人类学前所未有的知识整合和开辟新视域的契机。综神话由数字媒介时代的亚文化所形塑,与中国特殊的网络文学操作策略有关,受综漫影响而形成了数据库写作和电子游戏化写作模式;具有或诉诸本土化的民族主义强化功能,或与大叙事间隔的文化补偿功能。以综神话的形成、发展特点及态势为线索,可以探寻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研究中的诸多空间和可能性。
谭佳许雨婷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网络文学神话学
中国神话学研究七十年被引量:6
2019年
发轫于古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民族调查的中国神话学,其发展与中国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变动密切相关,在学科化过程中表现出泛学科和破学科特征。1949年以后,包括神话学在内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曾一度强势发展;新时期到来,神话学深度参与见证了当代中国的新启蒙和思想解放。当下蓬勃多元发展的中国神话学以自我反思与突破为主轴,为我们理解中国文明起源、中华文明特质、多民族文化现象、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以及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解析视角和宝贵资源。
谭佳
关键词:中国神话学古史研究民族调查民间性
现代性转型中的“《春秋》学”悖论——以梁启超的观点为例
2008年
"现代中国",无论是"现代",还是"中国",其概念与内涵都是基于对"中国历史"的理解而建构的。《春秋》,这部东周时期鲁国王室的文书档案,被视为中国最早、最成熟的史籍;它无论是在象征"中国"还是表述"历史"层面,自汉代以来就是最"正统"的典范。两千余年来,对《春秋》的理解与阐释始终伴随着"中国"("华夏")、"历史"等核心范畴的不同范式变迁而进行。"《春秋》学"内部从来矛盾不断,歧见迭出,诸如文本的作者、性质。
谭佳
关键词:东周时期现代性转型中国历史研究法古史辨派经世
先秦“巫史传统”蠡测
2008年
本文在论证用"巫文化"分析先秦社会之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巫史传统"的范畴及意义;分析了"巫史"的神职特性与王权监督功能,以及它如何使得先秦巫风在神性之外逐步具有理性化和世俗性特征,促成了中国独特的礼乐文化精神。
谭佳
关键词:先秦礼乐理性化
不可或缺的“朝向当下”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神话学界鲜有"朝向当下"的,在后现代消费语境中进行研究的重量级成果。杨利慧的神话主义研究的"当代"视角,以及对"旅游"和"电子媒介"的应景考察,皆成为当下中国神话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耕文明社会(比如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与当代社会有根本性差异,恐不存在类似的"神话主义"现象。当下的"神话主义"的分析如何更具现实批判性,"神话传统"是否能推进对"中国神话"(甚至对"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再认识,则是该课题在现有成就之外,令读者仍有期待的地方。
谭佳
关键词:中国神话
“春秋笔法”的文化溯源被引量:3
2008年
"春秋笔法"是在宗周神权-王权的相互制约下形成,它有扬善抑恶、监督王权的神圣功能,同时也有诉诸宗周王权统治的政治性质。"春秋笔法"的渊源和文化性质决定了所谓"书法不隐"只是后世不断期望达到的完美境界。在现实实践中,由于王权制约和史官的无奈,"春秋"类史籍必然带有迎合王权、美化王政、遮蔽历史的一面。"春秋笔法"在发挥其"大义"功能时,有时却恰恰与历史的正义相悖。史官可以借用文字是与上天沟通,提供天帝与后人仲裁的功能,通过记录的途径来美化君王、遮蔽历史真相。"直书"背后也隐匿着价值判断的偏颇、对历史事实的隐匿与遮蔽。
谭佳
关键词: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正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