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凋亡
  • 3篇系统性红斑
  • 3篇系统性红斑狼...
  • 3篇狼疮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胆固醇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选择素
  • 2篇血症
  • 2篇增殖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受体

机构

  • 11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以岭医院

作者

  • 11篇谢霞
  • 6篇耿瑞丽
  • 3篇郝洪岭
  • 3篇孙志平
  • 3篇刘建辉
  • 3篇张明明
  • 3篇霍丽静
  • 3篇白明晨
  • 3篇王超
  • 2篇贾敏
  • 2篇赵晓云
  • 2篇王素云
  • 2篇郭文潮
  • 2篇王瑞仓
  • 1篇帖彦青
  • 1篇王蓓
  • 1篇宋光耀
  • 1篇李欣
  • 1篇郝玉宾
  • 1篇刘晓群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河北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XspI位点多态性与内脂素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索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Xsp I位点多态性与内脂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技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LDL-R基因第2外显子Xsp I位点基因多态性,将224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照基因型分为三组:X+X+组;X+X-组;X-X-组。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内脂素的水平。结果 1高胆固醇血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腰围、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内脂素明显升高(P<0.05)。2X+X+组体重、腰围、BMI、LDL、ox LDL较X-X-组和X+X-组明显升高(P<0.05)。3血清内脂素水平在X-X-组、X+X-组、X+X+组中依次升高(P<0.05)。4血清内脂素与体重、腰围、BMI、总胆固醇(TC)、LDL-C、ox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6、0.277、0.272、0.332、0.348、0.372,P<0.05)。结论 1高胆固醇血症组较正常对照组体重、腰围、BMI、ox LDL、内脂素升高。2LDL-R基因Xsp I X+X+基因型组体重、腰围、BMI均高于X-X-组和X-X+组。3血清内脂素水平与LDL-R基因多态性有关,X+X+组内脂素水平最高。4内脂素与血清TC、LDL-C、ox LDL水平呈正相关。
霍丽静张明明谢霞赵培宋光耀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脂肪细胞因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环氧合酶-2抑制剂抗白血病作用研究
2012年
环氧合酶-2(COX-2)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COX-2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抗白血病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COX-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白血病细胞转移、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等来发挥其抗白血病作用。因此,有关COX-2抑制剂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寻找新的靶点。
谢霞郝洪岭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塞来昔布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大量研究已证实,COX-2抑制剂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转移、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等作用.塞来昔布作为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其抗白血病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体...
谢霞郝洪岭李杰耿瑞丽王瑞仓王素云王超赵晓云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周期细胞周期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狼疮抗凝物和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被引量:2
2006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栓形成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狼疮抗凝物质(lupus anticoagulant,LA)是一种磷脂依赖性的病理性循环抗凝物质,为IgG、IgM或两者混合型的抗磷脂(ApL)抗体。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指标。LA和DD的升高可能与SLE患者的血栓形成有关。
刘建辉孙志平吕翠环李欣冯志山谢霞耿瑞丽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抗凝物D-二聚体血栓
非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骨髓坏死1例
2004年
患者,男,25岁.以周身乏力伴腰部骨痛2个月于2002年10月3日收入我院.患者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 3.4×109/L,RBC 3.1×1012/L,Hb96g/L,PLT97×109/L,血涂片显示成熟红细胞呈现"缗钱状".ESR 135 mm/1h,尿本周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球蛋白均正常.X线检查:心肺无异常,颅骨、骨盆均正常,脊柱可见钻凿状骨质缺损阴影.
谢霞张清民刘晓群
关键词:骨髓坏死病例报告X线检查骨髓穿刺
塞来昔布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E1及COX-2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塞来昔布作用于HL-60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r=0.955),24 h的IC50值为63.037μmol/L。塞来昔布可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也呈剂量依赖性(r=0.988)。塞来昔布可使HL-60细胞明显阻滞于G0/G1期,可下调cyclin D1、cyclin E1 mRNA的表达。塞来昔布可使细胞COX-2 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塞来昔布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可能通过下调cyclinD1、cyclin E1的表达引起细胞G0/G1期阻滞,下调COX-2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谢霞李杰王瑞仓耿瑞丽王素云王超赵晓云郝洪岭
关键词:白血病塞来昔布HL-60细胞细胞增殖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LDL-R基因Xsp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第2外显子Xsp I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6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检测73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和200例体检健康者LDL-R基因的Xsp I酶切位点多态性;按基因型分组,用ELISA法检测各基因型IL-6的浓度,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IL-6水平的因素。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高胆固醇血症组血清IL-6明显升高,HDL-C降低(P均<0.05);基因型分别为X-X-、X+X-、X+X+基因型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LDL-C、IL-6水平依次升高,HDL-C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型和胆固醇水平是影响IL-6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LDL-R基因X+X+基因型可能通过影响IL-6水平促进高胆固醇血症。
张明明霍丽静孙海娟谢霞周丽霞帖彦青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白细胞介素-6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内皮微粒和狼疮抗凝物检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内皮微粒(EMP)和狼疮抗凝物(LA)的变化,探讨EMP和LA是否与SLE患者的血栓形成有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内皮微粒的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浆E-选择素水平,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狼疮抗凝物水平,并且分析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血浆EMP、E-选择素和LA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MP和E-选择素水平升高的患者LA水平也明显升高,呈一定的相关性(P<0.05)。有血栓症状的SLE患者EMP、E-选择素和LA的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SLE患者血浆EMP、E-选择素和LA的检测水平明显增高,其可能与SLE患者体内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
刘建辉孙志平杜月菊贾敏白明晨耿瑞丽谢霞郭文潮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内皮微粒狼疮抗凝物E-选择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内皮微粒和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的检测被引量:5
2010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临床上常出现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及神经系统改变等表现,研究表明SLE的许多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而内皮功能障碍在血栓形成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是内皮细胞凋亡或激活时释放的亚微米级颗粒,检测血浆中EMPs的水平是新近提出的评估内皮功能障碍的方法。
刘建辉孙志平贾敏白明晨耿瑞丽谢霞霍丽静郭文潮
关键词:内皮微粒E-选择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D44和连环蛋白表达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CD44和连环蛋白的变化,探讨两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MTT法检测经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平滑肌细胞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处理后的迁移情况;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0min、20min和6h后,用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CD44和连环蛋白的变化。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6h、12h及24h后,细胞增殖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1.44、2.14和3.05倍(P<0.05);细胞迁移实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作用于细胞20min和6h后,细胞迁移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58倍和3.37倍(P<0.05);基因芯片筛查和RT-PCR确认: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20min和6h后,CD44基因表达分别是对照组(0min)的3.1倍和5.0倍(P<0.05);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连环蛋白有明显诱导作用,作用20min和6h后的基因表达是对照组(0min)的3.77倍和5.46倍(P<0.05)。结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CD44和连环蛋白的表达,同时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于悦卿王超刘凌耿瑞丽王蓓谢霞白明晨郝玉宾
关键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平滑肌细胞CD44连环蛋白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