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3篇产后
  • 3篇出血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源
  • 2篇镇痛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胎盘
  • 2篇剖宫产
  • 2篇人工流产
  • 2篇人工流产术
  • 2篇注射
  • 2篇子宫
  • 2篇子痫
  • 2篇子痫前期
  • 2篇流产
  • 2篇分娩
  • 1篇单绒毛膜
  • 1篇动脉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12篇谢育娣
  • 2篇盛雅倩
  • 2篇魏乔
  • 1篇杨茵
  • 1篇林雅真
  • 1篇汪燕
  • 1篇李晓东
  • 1篇吴芹
  • 1篇赵敏
  • 1篇赵敏
  • 1篇郑文捷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与产妇发热及并发症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与产妇发热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分娩的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未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n=100)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不同产程体温情况、产时发热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产妇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并采用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与产妇发热及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时体温37.3℃≤产时体温<38℃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体温>38℃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后2 h、分娩前及分娩后2 h的血清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硬膜外分娩镇痛及不同产程均为产妇发热及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导致产妇出现发热现象的重要因素,同时还会引发羊水污染、新生儿感染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但与感染无关,实施麻醉后,需要密切关注产妇及胎儿情况,严格把握麻醉剂量。
谢育娣林雅真叶倩
关键词:硬膜外分娩镇痛发热并发症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130例),观察组经阴道分娩,对照组再次行剖宫产。分析两组孕妇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分娩63例(90.00%),其余7例产妇中转为剖宫产完成分娩;观察组产妇围生期出血量为(162.3±31.3)ml,新生儿阿氏评分为(8.5±1.1)分,与对照组的(190.5±33.9)ml、(8.6±1.0)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为(4.0±0.9)d,费用为(4 123.2±342.3)元,低于对照组的(7.9±1.7)d、(5 228.8±789.0)元(P<0.05);两组产褥感染、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并非绝对阴道分娩禁忌证,密切观察产程,掌握阴道分娩适应证,科学及时地处理难产等问题,可确保母婴安全,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谢育娣吴芹
关键词:剖宫产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膜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和可溶性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1.研究膜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mPDGFR-α和mPDGFR-β)在胎盘组织中表达及其与子痫前期关系,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 2.研究外周血血清中可溶性血小板源性生...
谢育娣
关键词:胎盘组织子痫前期
文献传递
宫腔内放置球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宫腔内放置球囊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0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抽选4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人工流产术,按照大出血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个组别,每组23例。其中一组采用宫腔内填塞纱布疗法,另一组采用宫腔内置入球囊疗法。观察患者的止血效果,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鲜明;观察组在腹痛、发热、感染上出现1例(4.3%),对照组出现7例(3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容易引发大出血,宫腔内放置球囊进行压迫止血效果确切,具有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谢育娣汪燕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球囊大出血
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卡因凝胶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卡因凝胶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宫颈软化效果、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苯三酚组、丁卡因凝胶组及联合组各67例,间苯三酚组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肌内注射,丁卡因凝胶组给予盐酸丁卡因凝胶宫颈涂抹,联合组给予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盐酸丁卡因凝胶治疗,比较3组患者宫颈软化效果、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 联合组与间苯三酚组宫颈软化效果与镇痛效果总有效率均高于丁卡因凝胶组(P<0.05),但联合组与间苯三酚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短/少于间苯三酚组和丁卡因凝胶组,且间苯三酚组短/少于丁卡因凝胶组(P<0.05);3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流产术前给予间苯三酚肌内注射在宫颈软化、镇痛效果、手术情况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盐酸丁卡因凝胶宫颈涂抹,二者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与单用间苯三酚相当,但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二者联用更优。
盛雅倩魏乔谢育娣
关键词:人工流产术间苯三酚注射液镇痛效果宫颈松弛
缩宫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缩宫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216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各72例。三组均进行剖宫产,A组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B组静脉滴注缩宫素,C组静脉滴注+莫非氏滴管注射缩宫素。比较三组产后出血情况,用药前及用药后1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及术后24 h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0 min,C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C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A组及B组,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均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莫非氏滴管注射缩宫素式可降低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率,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
盛雅倩魏乔谢育娣
关键词:缩宫素给药方式产后出血血流动力学
单绒毛膜性与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结局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比较单绒毛膜性与双绒毛膜性双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双胎住院的产妇158例,其中单绒毛膜性28例(单绒毛膜组),双绒毛膜性130例(双绒毛膜组)。记录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情况、分娩孕周情况、围生儿结局及围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单绒毛膜组妊娠剖宫产率(92.86%)高于双绒毛膜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分娩孕周≥37周(28.57%)少于双绒毛膜组(4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双胎生长不一和胎儿畸形发生率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及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高于双绒毛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颅内出血和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绒毛膜性较双绒毛膜性围生儿并发症较多,且围生儿结局不良,故而应对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加强管理,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
谢育娣赵敏
关键词:双胎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是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特异性受体,在血管生发及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参与各种血管性疾病的发病。子痫前期特征性病理改变为胎盘螺旋动脉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
谢育娣杨茵
关键词:子痫前期动脉粥样硬化
胎盘早剥漏诊原因及早期胎心监护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漏诊原因以及早期胎心监护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胎盘早剥产前未确诊的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产前确诊的产妇64例作为对照组,对胎盘早剥漏诊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诱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主要诱因为催产素等方法造成的催产和引产,临床主要表现为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在阴道出血和腹痛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胎盘早剥面积、总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催产素使用不当是造成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不明显及产程活跃期进展快是造成胎盘早剥漏诊的主要原因,早期胎心监护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谢育娣
关键词:胎盘早剥漏诊
产后子宫内翻1例报告
2013年
病历资料患者,21岁,因停经39+周,下腹痛、见红4小时,2012年6月28日入院。入院查体:T36.6℃,P110次/分,R20次/分,Bp105/78mmHg,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产科检查示宫高37cm,腹围90cm,胎位LOA,胎心144次/分,先露头、半定,
谢育娣
关键词:产后子宫内翻病历资料心肺听诊产科检查下腹痛反跳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