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炜

作品数:56 被引量:303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细胞
  • 13篇外周
  • 13篇外周血
  • 13篇白细胞
  • 12篇白细胞介素
  • 10篇树突
  • 10篇树突状
  • 9篇树突状细胞
  • 8篇免疫
  • 7篇肾炎
  • 7篇T细胞
  • 7篇IL-6
  • 6篇肾炎患者
  • 6篇受体
  • 5篇血清
  • 5篇肿瘤坏死因子
  • 5篇抗体
  • 5篇坏死因子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机构

  • 27篇苏州医学院
  • 24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医学院附...
  • 2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苏州市第二人...

作者

  • 51篇谢炜
  • 41篇张学光
  • 15篇董吉祥
  • 13篇韩惠琴
  • 12篇沈华英
  • 12篇刘志达
  • 10篇石永兵
  • 10篇邱玉华
  • 9篇王月丹
  • 7篇汪寅
  • 7篇谢莹
  • 7篇顾宗江
  • 7篇潘建忠
  • 6篇朱华亭
  • 6篇张毅
  • 5篇朱学东
  • 5篇李新燕
  • 5篇邱玉华
  • 4篇张雁云
  • 4篇朱剑昆

传媒

  • 11篇苏州医学院学...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5篇上海免疫学杂...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苏州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郴州医学高等...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科协首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6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8篇1999
  • 5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株抗rhIL-6单克隆抗体识别表位的鉴定及IL-6的双单克隆抗体夹心RI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1994年
采用放射免疫标记抗体竞争结合法,对3株抗rhIL-6单克隆抗体识别的表位进行了鉴定。按识别表位的不同,将3株单克隆抗体分为两组:一组SI8,SI9识别相同或相近的表位,另一组SI7。在表位鉴定的基础上,选择识别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由此获得最佳组合,灵敏度为80pg/ml。通过对肾脏病人血清IL-6水平检测,所得结果与以IL-6依赖株B9生物学检测结果一致,且重复性好,特异性强。
李明张学光钱黎邱玉华朱剑昆董吉祥谢炜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放射免疫分析单克隆抗体RHIL-6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其对自身T细胞的激发作用
2003年
目的 体外诱导和扩增树突状细胞 (DC)并分析其对自身T细胞的激发作用。方法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贴壁去除悬浮细胞 ,加入细胞因子 (IL - 4、GM -CSF和TNF -α)培养 8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 ,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L - 12的含量 ,将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与自身T细胞混合培养用3H -TdR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诱导的树突状细胞高表达分化抗原CD1a(89.1% )、CD4 0 (99.8% )、CD80 (95 .1% )、CD83(4 5 .7% )、HLA -DR(97.6 % ) ,同时所获的DC能分泌IL - 12和有效地激活自身T细胞 ,并促其增殖。结论 正常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的序贯培养 ,可获得高纯度。
宋军谢炜
关键词:细胞因子树突状细胞表型
雷公藤治疗慢性肾炎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机理探讨
董吉祥沈华英张学光石永兵汪寅谢莹胡吉施晓松彭春雷顾宗江谢炜刘志达韩惠琴
该课题通过对127例CGN患者,40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组的对比研究,观察CGN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共刺激分子及细胞因子的变化,雷公藤多甙(TW)治疗雷公藤(TW)治疗CGN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对CG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肾炎雷公藤免疫
2型糖尿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机理
董吉祥石永兵张学光沈华英汪寅谢莹胡吉施晓松彭春雷顾宗江谢炜刘志达韩惠琴
该课题通过对278例2-DM患者40例正常人为健康对照的对比研究,来探讨2-DM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机理。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6、sIL-6R、sIL-2R、TNF-a、IL-8等水平异常升高,患者...
关键词: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免疫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
1999年
近年来对免疫细胞及其因子的研究发现,可溶性细胞因子的广泛生物活性在自身免疫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Graves’病(GD)中的作用已为人们所关注〔13〕。本文就GD患者活动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
韩惠琴董吉祥张学光刘志达谢炜汪寅汪寅
关键词:GRAVES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
骨科手术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采用IL-6依赖细胞株B9细胞增殖试验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依赖细胞株L29细胞杀伤试验,分别检测20例骨科手术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表明:骨折创伤可致病人体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同时手术创伤本县亦可使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在术后第1天达高峰,术后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吴镝董启榕相卫琛董吉祥陈勇兵郑祖根谢炜
关键词:骨科手术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抗CD40单克隆抗体诱导树突状细胞增殖和分化成熟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CD40分子在树突状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的意义。方法 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共培养获得了树突状细胞 ,经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活细胞计数、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测定抗人CD40单抗对CD40分子的激发作用。结果 激发型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 5C11能促使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 ,并且激发后的DCs 具有明显的激发T细胞的功能。结论 抗人CD40激发型单抗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激动剂。
赵文宝周照华王月丹谢炜张学光
关键词:CD40分子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
7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IL—6、sIL—2R活性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采用 ELISA 和细胞因子依赖细胞株方法测定 SLE 合并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中 IL—6和sIL—2R 水平的变化。结果其 IL—6、sIL—2R 含量皆明显升高(P<0.05)。提示 IL—6和 sIL—2R 水平变化可以影响机体免疫调节网络,并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发病。
朱娟董吉祥谢炜刘志达韩惠琴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
雷公藤多甙对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IL-6、TNF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应用 I L- 6 、 T N F 的生物学检测测定77 例慢性肾炎患者外周血 I L- 6 、 T N F水平,并观察经雷公藤多甙( T W) 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正常成人组 I L- 6 , T N F 均< 5mg/ L,而 C N 组分别显著升高( P< 0 .0001) ,且与 C N 组病情有一定联系。 C N 组经 T W 治疗后, I L- 6 、 T N F 均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果表明, I L-6 、 T N F 参与了 C N 的发病机制, T W 对 C N 患者体内 I L- 6 , T N F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可能与 T W 治疗 C N 的作用机理有关, I L- 6 、 T N F的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判断 C N 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
董吉祥刘志达韩惠琴谢炜汪寅沈华英石永兵谢莹张学光
关键词:肾炎雷公藤多甙IL-6TNF
激发型鼠抗人4-1BBL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2010年
目的鼠抗人4—1BBL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以高表达人4—1BBL分子的基因N-程细胞株L929/4—1BBL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过选择性克隆化培养及流式细胞术分析,筛选分泌特异性抗A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亚类、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抗对肿瘤细胞株的识别谱。进而,将所获抗人4-1BBL单抗体外刺激白血病细胞株U937,通过细胞计数法分析单抗对U937生长的影响。结果获得一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4—1BBL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将其分泌的单抗命名为39A8。单抗39A8可有效识别不同肿瘤细胞株表达的4—1BBL,经细胞计数分析,39A8对U937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单抗39A8是可激发4-1BBL逆向信号的单克隆抗体,是研究4—1BBL分子及其功能的重要工具。
柴青高文杰谢炜潘建忠居颂光张学光薛智谋
关键词:杂交瘤单克隆抗体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