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谷星

作品数:25 被引量:128H指数:5
供职机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点科技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繁殖
  • 6篇人工繁殖
  • 5篇鱼苗
  • 5篇螯虾
  • 5篇红螯螯虾
  • 4篇鱼苗成活率
  • 4篇鱼种
  • 4篇饲料
  • 4篇翘嘴红鲌
  • 4篇苗成活率
  • 4篇成活率
  • 4篇催产
  • 3篇养殖
  • 3篇排卵
  • 3篇人工育苗
  • 3篇胭脂鱼
  • 3篇夏花
  • 3篇夏花鱼种
  • 3篇激素
  • 3篇池塘

机构

  • 25篇浙江省淡水水...
  • 4篇浙江省湖州市...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5篇许谷星
  • 18篇顾志敏
  • 18篇宓国强
  • 17篇刘启文
  • 12篇黄鲜明
  • 7篇沈土山
  • 6篇贾永义
  • 4篇朱惠新
  • 4篇胡廷尖
  • 4篇沈仁澄
  • 4篇陈掌林
  • 2篇王雨辰
  • 2篇王育西
  • 2篇潘家秀
  • 1篇徐维奇
  • 1篇叶雪平
  • 1篇杨元杰
  • 1篇罗毅志
  • 1篇贾永议
  • 1篇鲍璿

传媒

  • 4篇水产学报
  • 2篇水产养殖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水利渔业
  • 2篇江西水产科技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北农学院学...
  • 1篇福建水产
  • 1篇渔业科技产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84
  • 1篇1981
  • 1篇198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翘嘴鳜与斑鳜的杂交繁殖方法
一种翘嘴鳜与斑鳜的杂交繁殖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一、挑选翘嘴鳜作母本亲鱼和斑鳜作父本亲鱼并进行强化培育;二、采取注射外源激素促熟催产、流水刺激促产、人工干法授精和孵化过程精心管理等技术措施,使亲鱼的催产率达80%以上,受...
宓国强许谷星黄鲜明贾永义胡廷尖王雨辰顾志敏刘启文
文献传递
太湖翘嘴红鲌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观察被引量:51
2008年
对从太湖收集的野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经人工繁殖获得子一代,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其进行人工培育获得成熟亲鱼。于2005年6月,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及胚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培育能获得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所获得的翘嘴红鲌受精卵为圆球型,呈墨绿色、青灰色、黄色等3种颜色;平均卵径为0.9mm(0.72~1.18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mm。翘嘴红鲌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19期,在水温23-25℃范围内,受精3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9h 20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26h仔鱼开始出膜,刚出膜的仔鱼全长为4.10~4.67mm,胚胎发育总积温为619.82℃·h。翘嘴红鲌胚后发育过程可分为仔鱼和稚鱼2个阶段共15个发育期,在26~31℃水温下历时670h,其中仔鱼阶段从鱼苗孵出到腹鳍形成期,稚鱼阶段从鳞片出现到鳞片形成期。对各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04-214]
顾志敏朱俊杰贾永义潘亚均黄鲜明许谷星杨元杰
关键词: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不同饲料对翘嘴红鲌繁育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2004年6月分别用活鱼、颗粒饲料与活鱼、颗粒饲料等3种不同饲料培育3足龄的翘嘴红鱼白,对其性腺发育、人工繁殖及鱼苗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培育的亲鱼,其相对怀卵量、卵巢系数、卵径无显著差异;而卵的重量,长期投喂活鱼的明显重于投喂颗粒饲料的。亲鱼的催产率和受精率不受饲料的影响,但孵化率和鱼苗活力(体质),长期投喂活鱼的好于投喂颗粒饲料的。
宓国强顾志敏黄鲜明刘启文许谷星沈土山
关键词:颗粒饲料活鱼翘嘴红鲌饲料培育鱼苗
不同激素配伍和产卵环境对翘嘴红鲌产卵效果的影响被引量:5
2004年
于2004年6月,在浙江湖州地区,进行了不同激素配伍和产卵环境对翘嘴红?产卵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型孵化环道条件下,使用HCG、LRH-A、DOM3种激素组合的4种配伍的催产激素催产,都可获得排卵和产卵,排卵率为81.9%~100%,催产率为54%~100%,但在早期催产中,HCG+LRH-A+DOM的配伍其排卵率和催产率分别比对照组HCG+LRH-A低29.7%和14.5%。小型孵化环道条件下,亲鱼能排卵,但不能自然产卵。产卵池条件下,亲鱼能获得较高的排卵率和催产率,其值均在97.9%以上。
顾志敏宓国强黄鲜明刘启文胡廷尖许谷星
关键词:排卵率催产率翘嘴红鲌激素组合配伍
鲤、鲢、草鱼促性腺激素垂体含量及血清浓度日周期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1980年
淡水鱼类有的在池塘中能自然产卵,如鲤(Cyprinus carpio)、鳊(Megalobrama amblyocep-hala)等,有的鱼必须给予外源激素才能产卵,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g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探索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鲤、鲢、草鱼产卵季节促性晚激素(GTH)在垂体中的含量和血清中浓度的日周期变化。 鲤、草、鲢24小时血清GTH浓度呈脉冲式波动,白天出现3-4次高峰,夜间雌的有时还有一次高峰。鲤高峰值多在20-40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在5-15毫微克/毫升血清,GTH浓度始终保持高水平,而草、鲢高峰值仅2—8毫微克/毫升血清,峰谷0.1—1毫微克/毫升血清。草、鲢每只垂体 GTH 含量较高,约为鲤的2.5倍。以上数据说明草、鲢垂体释放GTH比鲤少。这种差别可能反映了在池塘中鲤能自产,而草、鲢不能自产的原因。 草鱼垂体离体培养,白天和黑夜取材,对LRH-A的反应性不同,白天的反应较弱,对此进行了讨论。
潘家秀王育西许谷星沈仁澄鲍璿徐维奇
关键词:垂体血清浓度促性腺激素放射免疫方法草鱼产卵
池塘培育鳡鱼夏花鱼种技术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进行了不同饲料、不同水质培育鳡鱼夏花鱼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前期的饲料应以豆浆为主,在鱼苗长至15~20 mm时,逐渐过渡到粉状饲料;鳡鱼在鱼苗阶段就能摄食活鱼苗,用活鱼苗作为培育饲料时,容易造成个体相差悬殊而相互残杀,影响成活率;水质不同主要会影响鳡鱼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甚明显;鳡鱼夏花塘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以内、池塘的面积不超过6亩时,鱼种规格整齐,成活率可达76.7%。
宓国强沈土山许谷星朱惠新陈掌林
关键词:鳡鱼夏花池塘饲料
赤眼鳟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于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在浙江湖州进行了赤眼鳟池塘培育和规模化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以粗蛋白含量大于22%的配合饲料和紫萍为饵料,经6个月池塘培育,大部分1龄个体的性腺已基本成熟,2龄个体性腺成熟率达100%;池塘培育的1龄赤眼鳟的绝对怀卵量为(7.07±0.43)×104粒,相对怀卵量457.0,成熟系数23.0%。2龄赤眼鳟的绝对怀卵量为(12.18±0.89)×104粒,相对怀卵量233.5,成熟系数13.3%;拉网等应急剌激对亲鱼产卵有明显影响,每口培育塘繁殖次数不宜超过2次;赤眼鳟人工繁殖宜1次注射、自然产卵,雌鱼适宜剂量为1 000 IU HCG+10μg LRH-A/kg,雄鱼减半,雌雄亲鱼比应控制在7/4以内;浙北地区的人工催产时间在5月底至6月初、水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宜。经池塘培育的2龄亲鱼的催产率95.9%、受精率75.3%~88.4%、孵化率86.6%~94.1%。
宓国强沈土山许谷星
关键词:亲本培育人工繁殖
鳙鱼提早催产的生产性试验
1984年
近年来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及其类似物(LRH—A)的研究和应用表明,它们能诱导硬骨鱼类卵球发育(Chan,1977)、卵球成熟(Sokolowska等,1978)和排卵(Hirose和Ishida,1974;Lam等,1975、1976;福建、江苏、浙江、上海淡水经济鱼类人工繁殖协作组,1977)。Lam等(1976)在金鱼上证明低剂量的合成LRH能刺激性腺发育。
许谷星沈仁澄
关键词:鳙鱼金鱼性腺发育催产促黄体生成素低剂量
鳡的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被引量:21
2007年
 于2003年至2006年,在浙江湖州市锦山鱼种场进行了鳡的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2龄野生鳡在池塘中经3年专塘培育后,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10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催产,产卵率达100%、受精率86.5%、孵化率88.3%。与此同时,对鳡的胚胎发育作了详细观察。鳡受精卵在21~23℃下孵化至出膜,有效积温为705.34℃·h。
宓国强沈土山许谷星黄鲜明顾志敏贾永义刘启文
关键词:亲本培育人工繁殖胚胎发育
产卵季节LRH-A对鲤、鲢、草鱼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诱导被引量:3
1981年
多年使用LRH-A催产的经验说明,不同鱼类对LRH-A的敏感性不同。为探索催产条件的规律,我们曾测定池塘中能自然产卵的鲤和不能自然产卵的草鱼、鲢产卵季节血清促性晚激素(sGTH)的日周期变化。本文则观察和比较心脏灌注LRH-A后1小时和24小时之内sGTH的变化。 三种鱼在灌注LRH-A后5分钟和5—6小时出现sGTH高峰,说明LRH-A对GTH的释放有立即的和迟缓的二种作用。不成熟的鲢也有“5分钟”的高峰,但未见5—6小时的峰。以LRH-A催产后23天的鲢对灌注LRH-A尤为敏感,能刺激sGTH的大量释放。经解剖这些鱼卵巢已发育到Ⅳ。是否在适当时间、温度进行当年第二次催产是值得试验和可能对生产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水温急剧下降的情况下灌注LRH-A,sGTH的高峰出现推迟,可以解释LRH-A催产效应时间增长的原因。
许谷星沈仁澄王育西潘家秀
关键词:草鱼自然产卵池塘催产促性腺激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