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绪佐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3篇艺术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疑难词语
  • 3篇难词
  • 3篇词语
  • 2篇书论
  • 2篇六朝
  • 1篇读音
  • 1篇训诂
  • 1篇训诂学
  • 1篇杨树达
  • 1篇艺术
  • 1篇中国书法
  • 1篇中国书法艺术
  • 1篇中国文人
  • 1篇书法
  • 1篇书法艺术
  • 1篇缩略
  • 1篇缩略词
  • 1篇拼音
  • 1篇拼音字母
  • 1篇字母

机构

  • 6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詹绪佐
  • 1篇何继军
  • 1篇朱良志

传媒

  • 3篇书法研究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年份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3
  • 1篇199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六朝书论笺识(续三)
2002年
本文旨在诠释六朝书论中的疑难词语,对误释者商兑之,对难解者疏通之,对易混者则醒明之。
詹绪佐
关键词:六朝书论疑难词语
“不立文字,不离文字”——试论汉语的超逻辑功能被引量:1
1991年
东方文化洋溢着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中国文化尤以为然。在中国,世界自来被分成两极:一是具体的现象界,它可感可触,可解可说,可谓是“有言之界”。一是语言所不能表现的世界,它神秘微妙,又无处不在,近之则若失,离之则若存,此乃“无言之界”。老子说的可道之道,可名之名就是“有言之界”;而不可道之道,不可名之名则是“无言之界”。“无言之界”虽难以言表,不可言说,却被视为真实的世界,对这一世界的追求一直是中国文人的最高精神目标。
朱良志詹绪佐
关键词:不立文字中国文人汉语汉字
六朝书论笺识(续)
2001年
本文旨在诠释六朝书论中的疑难词语,对误释者商兑之,对难解者疏通之,对易混者则醒明之。
詹绪佐
关键词:书论六朝疑难词语
略论HSK、SDTV的归属、产生和读音被引量:1
2002年
文章首先定位 HSK 和 SDTV 的归属问题,认为 HSK、SDTV 和外文字母词(如 VCD)、汉外混合词(如卡拉 OK)一样均属于字母词,其次言及 HSK 和 SDTV 的来源,最后谈到了字母词的读音问题,指出应根据英文字母的名称来重新规定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HSK 和 SDTV 属于字母词,故应按此读音。
何继军詹绪佐
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字母词缩略词HSKSDTV读音
论训诂的负价值
1993年
刘勰在《文心雕龙·正纬》中指出,纬书虽“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这里涉及到一个价值标准问题。从正统经学和社会效用来看,纬书多是神秘荒诞的无稽之谈,在价值上,它是一种无效要素。但从写作上看,纬书善于联想,辞采华美,于文章写作颇多裨益,在价值上又属有效要素。可见,不同的价值标准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评判,价值判断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转换性。价值的无效要素并不等于无价值。
詹绪佐
关键词:负价值训诂学先人本义杨树达
“置物”与“输心”:从“写”之二义看书法艺术的本质特点被引量:2
2000年
以“写”的两个意义为切点 ,运用字源学、词义学的方法 。
詹绪佐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
全文增补中
六朝书论笺识
2000年
本文旨在诠释六朝书论中的疑难词语,对误释者商兑之,对难解者疏通之,对易混者则醒明之。
詹绪佐
关键词:文学研究疑难词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