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远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FR和VEGF基因双顺反子慢病毒感染骨髓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双基因共表达慢病毒载体是否能介导目的基因在中华小型猪骨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中的有效表达。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双顺反子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GFP-TIR;分离培养中华小型猪骨髓EPCs,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1和Flk-1的表达;并利用Lipofectin 2000将含目的基因的转移质粒与pRsv-REV、pMDlg-pRRE及pMD2G共转染293T细胞并进行慢病毒包装。72 h后,收集病毒上清,感染中华小型猪骨髓EPCs,并通过RT-PCR法检测TFR和VEGF基因的表达。结果:①成功地构建了双顺反子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GFP-TIR;②FCM检测证实,分离的细胞为骨髓EPCs;包装好的慢病毒颗粒可成功地感染中华小型猪骨髓EPCs;③RT-PCR法检测表明,TFR和VEGF呈高水平的表达。结论:TFR和VEGF基因双顺反子慢病毒载体Lenti-GFP-TIR可有效地转移目的基因至中华小型猪骨髓EPCs中,并成功地表达目的基因,为进一步探讨移植细胞分子成像奠定了基础。
- 魏梦绮程康宦怡袁远孙立军路凡郑敏文
- 关键词:双顺反子转铁蛋白受体内皮祖细胞
- 评价双源CT对PCI术后管腔再狭窄的诊断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诊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管腔再狭窄的准确性,并与血管内超声(IVUS)作对比分析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15例PCI术后复查疑似管腔再狭窄患者的DSCTA、血管造影(CAG)、IVUS的检查资料,以IVUS结果为参照,评价DSCT对冠脉PCI术后管腔再狭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5例患者DSCT、CAG及IVUS分别诊断支架内再狭窄<50%的患者为10例、13例、11例;支架内冠状再狭窄>50%为5例、2例、4例;三者之间比较有一致性(P>0.05)。结论:DSCTA能准确评估PCI术后再狭窄,与IVUS结果有一致性,可作为PCI术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 袁远魏梦绮赵亚超宦怡郑敏文齐顺赵海涛杨勇徐俊卿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 冠状动脉闭塞支的双源CT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介入手术提供指导性信息,提高闭塞支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诊断冠心病并经冠脉造影证实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双源CT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140例患者共152支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右冠状动脉68支,前降支48支,回旋支20支,左主干1支,分支血管闭塞15支。其中两支冠状动脉闭塞共13例。闭塞段长度5~58mm,平均(16.8±3.9)mm,其中长度大于1cm的闭塞病变占91.4%。闭塞残端形态:68支为齐头状闭塞,64支为锥状闭塞,20支为鼠尾状闭塞。多数闭塞病变(73%)为软斑块或以软斑块为主合并少量钙化;其次为混合性斑块及钙化斑块。10支闭塞病变呈膨大改变,为血栓形成。共25支冠状动脉闭塞段成角或弯曲,多见于右冠的长段闭塞。闭塞一端有分支血管发出的62支;两端均有分支血管发出的36支。152例闭塞支中仅3例双源CT可显示明确的侧支血供,无1例可明确显示闭塞两端桥侧支血管。结论双源CT可很好地显示冠状动脉闭塞支的绝大多数信息,对闭塞病变的手术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 郑敏文赵宏亮李剑魏梦琦袁远石明国宦怡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