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薄超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肢体
  • 2篇肢体移植
  • 2篇疏松性
  • 2篇排斥
  • 2篇排斥反应
  • 2篇急性排斥
  • 2篇急性排斥反应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1篇动态参数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动物试验
  • 1篇型胶原
  • 1篇愈合
  • 1篇愈合过程
  • 1篇生物力学
  • 1篇四肢
  • 1篇四肢外科学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4篇薄超刚
  • 2篇袁绍辉
  • 2篇吴滨奇
  • 2篇刘伟
  • 2篇韩希光
  • 1篇张震宇
  • 1篇刘玉耆
  • 1篇毕郑钢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骨改建的动态参数及骨密度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背景:当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时,遭受轻微创伤或其他各种风险因素均易发生骨折。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小梁组织学变化,骨密度及骨矿化沉积率的改变。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骨质疏松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术后3个月,建立骨折模型。骨折后4,8,12,16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骨改建的动态参数,双能X线骨密度仪下测定骨痂组织的骨密度;骨折后1,2,4,6,8,12,16周,应用自动图像系统测量骨组织形态。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组大鼠成熟小梁骨占骨痂面积比对照组小,且小梁骨厚度变薄、小梁骨间距较宽,骨质疏松组骨小梁表面荧光标记百分比及骨痂组织骨密度低于对照组;而骨矿化沉积率高于后者对照组。说明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的组织学的异常改变导致骨折愈合质量的降低。
袁绍辉刘伟吴滨奇韩希光薄超刚
关键词:骨质疏松组织学变化骨密度骨小梁
两种大鼠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大鼠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以此得出较为优越的动物模型用于相关的基础试验。 方法:选取体重为180-250g的SD大鼠和wister大鼠共30只,将wister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
薄超刚
关键词:肢体移植四肢外科学急性排斥排斥反应动物试验
大鼠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建立更简便有效的大鼠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将Wistar大鼠的后侧(左侧或右侧)肢体移植给sD大鼠。实验分成两组,传统术式组:离断SD大鼠原有后侧肢体,将Wistar大鼠同侧肢体通过固定骨骼、吻合血管神经、缝合肌肉皮肤的方法移植给SD大鼠;改进术式组:保留SD大鼠原有后侧肢体,将供体Wistar大鼠的后侧肢体按照左肢配右肢或右肢配左肢的原则,通过缝合皮肤和肌肉的方法固定于SD大鼠后侧肢体的内侧,只吻合股动、静脉,不吻合神经、血管,不固定骨骼。记录两种模型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体重改变.术后显微外科常规护理,记录移植后宿主饮食量、体重变化、观察移植物变化、手术成功率。结果两种肢体移植模型各50例,74例成活,移植物排斥反应再现稳定,生存时间均为(14±2)d。传统组和改进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5±40)min、(70±21)min,手术前后平均体重减少量分别为(3.78±1.09)g、(2.05±0.90)g。术后3d左右,改进组大鼠体重开始增加,传统组1周内体重均持续减少。手术成功率传统组为38%,改进组为90%。在以上4个方面,改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对大鼠创伤小,大鼠恢复快,值得借鉴和推广。
薄超刚张震宇刘玉耆毕郑钢
关键词:肢体排斥反应动物模型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与其力学性能被引量:11
2011年
背景: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是涉及Ⅰ型胶原数量及理化性质改变的一种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但有关骨质疏松与Ⅰ,Ⅱ型胶原间的相关性,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生物力学性能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与一般性骨折组。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分别于骨折损伤后1,2,4,5,8,12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痂中Ⅰ,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于损伤后4,8,12,16周进行骨密度测定与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Ⅰ,Ⅱ型胶原的表达及骨密度值在损伤后各时间点与一般性骨折组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更明显。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中Ⅰ,Ⅱ型胶原与最大转矩、弹性模量、最大扭转角均有相关性(P<0.05)。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Ⅰ,Ⅱ型胶原的分泌异常改变导致了其力学强度乃至骨折愈合质量的降低,影响骨折愈合,是再次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
袁绍辉刘伟吴滨奇韩希光薄超刚
关键词:胶原骨质疏松生物力学骨组织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