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郑东

作品数:363 被引量:1,16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2篇期刊文章
  • 95篇会议论文
  • 4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8篇医药卫生
  • 19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1篇肿瘤
  • 92篇肉瘤
  • 85篇骨肉瘤
  • 57篇关节
  • 55篇骨肿瘤
  • 47篇手术
  • 45篇细胞
  • 38篇骨折
  • 36篇外科
  • 36篇骨盆
  • 31篇骶骨
  • 29篇疗效
  • 26篇股骨
  • 25篇假体
  • 23篇教学
  • 22篇疗法
  • 19篇术后
  • 19篇切除
  • 17篇动力疗法
  • 16篇蛋白

机构

  • 12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04篇上海市第一人...
  • 102篇同济大学
  • 42篇上海市第十人...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解放军第53...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积水潭医...
  • 2篇天津医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上海霖晏医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362篇蔡郑东
  • 126篇华莹奇
  • 63篇孙梦熊
  • 51篇沈嘉康
  • 50篇孙伟
  • 48篇李国东
  • 38篇马小军
  • 35篇孙伟
  • 31篇郑龙坡
  • 25篇傅泽泽
  • 24篇纪方
  • 19篇蔡明
  • 18篇朱裕昌
  • 18篇李少华
  • 18篇曾辉
  • 18篇李全
  • 17篇徐逸萍
  • 17篇卓冬兰
  • 16篇王卓莹
  • 15篇张治宇

传媒

  • 25篇中国骨与关节...
  • 19篇中华骨科杂志
  • 16篇2013年上...
  • 15篇中国骨肿瘤骨...
  • 1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0篇中国组织工程...
  • 10篇第七届全国创...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国际骨科学杂...
  • 7篇解放军医院管...
  • 5篇同济大学学报...
  • 5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临床骨科杂志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第九届全国骨...
  • 4篇第一届东方骨...
  • 3篇医用生物力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0篇2023
  • 11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3篇2019
  • 11篇2018
  • 9篇2017
  • 18篇2016
  • 21篇2015
  • 24篇2014
  • 34篇2013
  • 29篇2012
  • 17篇2011
  • 30篇2010
  • 25篇2009
  • 20篇2008
  • 25篇2007
  • 18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3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微矩阵技术在骨肉瘤发病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索骨肉瘤发病相关基因,研究基因表达水平对于骨肉瘤发病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3个公认的骨肉瘤细胞株及1个成骨细胞株,提取总RNA,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与AffymetrixGeneChipU133A芯片杂交。随机挑选10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设计合成引物,用嵌合荧光法(SYBRGreenI)实时RTPCR法定量测量9例术中收集的新鲜骨肉瘤标本中各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ABIPrism7000分析其与成骨细胞株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以表达差异≥2.0倍为限,在AffymetrixHGU133A芯片包含的所有基因(约22000个转录本)中,3个骨肉瘤细胞株与成骨细胞株相比较,共同上调58个基因;共同下调142个基因。随机挑选1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实时RT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完全相符。结论骨肉瘤是一种多基因病变,应用微矩列有助于发现该肿瘤的基因变化规律以及研究肿瘤内基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
李国东蔡郑东陈正军卢雪峰雷会宁郑龙坡
关键词:骨肉瘤基因骨肉瘤细胞株相关基因研究AFFYMETRIX发病GENECHIP
多孔钽金属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8年
股骨头坏死主要在年轻人中发病,PennsylvaniaⅣ期以上患者只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这对患者生活有较大影响,还需面临翻修问题。预防性手术治疗股骨头和软骨下骨板塌陷前的早期坏死,可有效阻止和限制坏死继续进展,进而推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间。有研究表明,股骨头坏死病因不仅有生物因素,还有部分生物力学因素。近几年发明的多孔钽金属植入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手术操作简单、微创,对股骨头和软骨下骨板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力学支撑,早期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为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提供了一种新选择。该文就多孔钽金属植入物研究背景、生物力学性能、使用方法及临床疗效作一综述。
陈凯蔡郑东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生物力学
骨盆肿瘤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
201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骨盆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探讨其合理的手术指征、切除重建方式、肿瘤学和功能预后。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8例骨盆原发恶性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6例行肿瘤整块切除及重建手术,2例行半骨盆截肢。平均36(27~58)岁。男5例,女3例。软骨肉瘤6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0—8.5)h,术中平均出血2300(1100~7500)ml。4例为Ⅰ+Ⅳ型切除,1例为Ⅱ+Ⅳ+H型切除,1例为Ⅱ型切除,2例半骨盆截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平均随访12(8~23)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清创后二期愈合,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脱位1例,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骨盆肿瘤局部复发率高,再次手术难度大,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降低再手术并发证,良好的切除范围和手术风险控制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及功能预后。
孙伟蔡郑东华莹奇马小军张帆
关键词:骨肿瘤骶骨手术并发症骨盆肿瘤
一种新型全骶骨假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全骶骨假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呈“∧”形设置;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底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支板和所述底板通过...
蔡郑东孙伟华莹奇孙梦熊沈嘉康傅泽泽马小军
文献传递
微骨折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被引量:8
2015年
背景:如何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促进膝关节软骨修复及缩短病程成为关节外科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微骨折加干细胞移植疗法有可能为其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加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16例,男12例,女4例;左膝11例、右膝5例;年龄16-52岁,平均38.6岁;所有病例软骨缺损均获得关节镜证实。治疗前2周抽取自体骨髓,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行体外培养扩增,获取干细胞培养液3-5 mL(约107个细胞)。膝关节镜下清理后微骨折尖锥于软骨缺损区钻孔,造成局部微骨折,排尽关节腔内积液,行微切口置入止血纱布贴覆软骨创面,注入制备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早期CPM机锻炼。结果与结论:随访4-18个月,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1例。Lysholm膝关节评分治疗前为42分(33-67分),治疗4周后为89分(75-99分),平均提高47分,随访均未出现症状反复和加重。结果可见关节镜下微骨折加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有效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症状及恢复膝关节功能。
扈佐鸿王玉龙蔡郑东陈玉泉夏寅
关键词:干细胞微骨折膝关节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软骨损伤
整合组学分析在骨肉瘤生物标志物筛选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整合组学分析方法以筛选骨肉瘤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分子。方法分别采用基因芯片和SELDI.TOF-MS技术筛选候选的骨肉瘤标志基因和骨肉瘤血清标志物。运用Link-test统计学方法对基因芯片和SELDI-TOF-MS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提取骨肉瘤早期诊断的候选标志分子。结果基因芯片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筛选到653个候选骨肉瘤标志基因;SELDI-TOF-MS技术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检测到6个差异显著的候选质谱峰标志物。利用Link-test整合分析一共鉴定出13个候选的骨肉瘤标志分子。结论整合组学分析法是一个稳定有效的筛选骨肉瘤早期诊断标志分子的方法,可以作为骨肉瘤早期诊断的监测平台。
李国东蔡郑东马小军孙梦熊李健
关键词:骨肉瘤生物医学技术
骨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手术部位感染作为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外科手术存在那一天起,感染就与其相伴相生。现代骨科手术因为手术部位涉及肢体远端,血液循环不丰富,内植物(内固定物、人工假体等)存在,使得骨科手术与其他系统清洁手术相比,感染的...
马春辉蔡郑东
关键词:骨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金属对金属大头径股骨头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大头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应用及优势和缺陷。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对22例患者26个髋关节进行大头径THA手术,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32~51岁,平均44岁;左髋7例,右髋11例,双髋同时进行置换4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7.5个月。术后评估的指标有:术后髋关节脱位率,翻修率,感染率,患者满意度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X线和Harris评分分析。结果术后患者感染率,翻修率,脱位率均为"0"。所有患者均未行翻修手术。X线显示:所有大头径全髋关节假体植入位置满意,无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18个髋关节的术后情况表示满意。Harris评分平均指数从术前的41(31~50)分提高到术后的92(82~96)分。结论大头径THA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早期随访结果较好,在稳定性、活动度等方面有较好的优势。
李健蔡郑东孙伟李国东李全
关键词:股骨头假体和植入物关节成形术金属对金属
影响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因素被引量:2
2005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过渡到医生的重要阶段,在医学教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临床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教员、学员、教学条件、社会因素等多方面总结了可以影响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措施。
王志伟蔡郑东候铁胜李明徐逸萍卓冬兰范群铭
关键词:临床实习教学骨科医学教育教学条件社会因素
O型臂引导下骨肿瘤微创治疗经验
目的 射频消融技术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逐渐应用于骨肿瘤治疗。经皮穿刺利用射频产热促使蛋白质变性,达到消融肿瘤组织的功效。具有微创,高效等优点。常应用于小型良性骨肿瘤或不可手术的转移性骨肿瘤。诸多文献报道并验证了射频消融...
蔡郑东华莹奇沈嘉康
关键词:骨肿瘤微创治疗射频消融术中CT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