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小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拟穴青蟹
  • 10篇青蟹
  • 6篇弧菌
  • 5篇乳链球菌
  • 5篇链球菌
  • 4篇无乳
  • 4篇无乳链球菌
  • 4篇卵形鲳鲹
  • 4篇ISSR
  • 3篇星虫
  • 3篇序列标签
  • 3篇养殖
  • 3篇取样方法
  • 3篇基因
  • 3篇表达序列标签
  • 3篇病毒
  • 3篇病原
  • 2篇对虾
  • 2篇溶藻弧菌
  • 2篇停乳链球菌

机构

  • 22篇广西海洋研究...
  • 9篇广东海洋大学
  • 5篇广东省水产经...
  • 4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钦州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广东省教育厅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安徽省当涂县...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防城港市渔业...

作者

  • 29篇蔡小辉
  • 14篇彭银辉
  • 13篇宋忠魁
  • 5篇赵鹏
  • 4篇聂振平
  • 4篇刘旭佳
  • 4篇杨家林
  • 4篇黄国强
  • 4篇王志成
  • 3篇鲁义善
  • 3篇王芳宇
  • 3篇苏琼
  • 3篇简纪常
  • 3篇刘丽梅
  • 3篇熊向英
  • 2篇黄瑜
  • 2篇彭重威
  • 2篇文雪
  • 2篇王蓓
  • 2篇蔡双虎

传媒

  • 4篇水产科学
  • 3篇广西科学
  • 3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台湾海峡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广西科学院学...
  • 1篇河北渔业
  • 1篇Agricu...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第七届世界华...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形鲳鲹感染无乳链球菌与海豚链球菌的研究被引量:20
2014年
于2011年8月对广西北海疑似链球菌感染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经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分离的两株病原菌(编号为TSG002和TSG004)为卵形鲳鲹的致病菌,然后对两株病原菌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二重PCR快速检测综合鉴定,构建系统进化树,最后对两株菌进行药敏分析。根据染色形态特征和二重PCR快速检测,初步鉴定菌株TSG002和TSG004分别为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菌株TSG002和TSG004的16S 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分别为KF826095和KF826094)分别与无乳链球菌ATCC13813 strain JCM 5671基因(登录号NR040821.1)和海豚链球菌ATCC29178基因(登录号AF335572.1)的相似性最高,均达99%。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哌酮、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多粘菌素B、头孢噻吩和头孢他啶均敏感。研究表明,感染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卵形鲳鲹可发病死亡,在病鱼中同时分离到两种链球菌尚属首例。
黄婷李莉萍王瑞张彬甘西罗洪林陈福艳蔡小辉杨传萍梁万文陈明
关键词:卵形鲳鲹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RRNA药敏试验
溶藻弧菌诱导凡纳滨对虾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抑制性差减杂交是一个产生差异表达或组织特异性cDNA探针及文库的高效率的新方法,适用于疾病、发育、组织特异性和其它差异表达基因的克隆研究。本研究按照Clontech公司PCR-SelectTM cDNA差减杂交试剂盒的说...
蔡小辉
关键词:溶藻弧菌抑制性差减杂交表达序列标签凡纳滨对虾
文献传递
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原核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旨在优化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原核表达条件。克隆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成熟肽片段,与p ET-28a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通过优化条件进行诱导表达。结果显示,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浓度0.2 mmol/L、37℃条件下培养4 h后表达量最大,分子大小与预期值相符。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通过His Trap HP柱子使其得到进一步纯化。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可与鼠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说明通过优化表达条件,获得拟穴青蟹抗菌肽hyastatin基因原核表达表达产物。
彭银辉蔡小辉熊向英刘旭佳黄国强
关键词:拟穴青蟹原核表达
光裸方格星虫野生与养殖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1766)的2个养殖群体(营盘YP、竹林ZL)和4个野生群体(防城港FC、钦州QZ、大冠沙DG和越南海防YN)的91个个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研究光裸方格星虫养殖和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显示:获得的514 bp DNA序列中,野生与养殖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数分别为82和60,均显示出对AT的偏倚性。共定义85个单倍型,共享单倍型4个,其中共享单倍型Hap5为原始单倍型,营盘群体均为独享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相同,野生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0.01531)略高于养殖群体(0.01514),6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依次为YN>YP>QZ>FC>ZL>DG。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并不显著(P>0.05),光裸方格星虫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99.08%),同时未发现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研究表明,光裸方格星虫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总体略高于养殖群体;滩涂底播养殖方式较池塘养殖更利于维持光裸方格星虫遗传多样性;各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养殖群体正逐渐积累遗传变异,但尚未足够以形成其独立的遗传结构。
周于娜彭银辉刘旭佳黄国强潘英蔡小辉
关键词:线粒体控制区野生群体养殖群体
卵形鲳鲹主要致病链球菌多重PCR诊断技术的建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快速、准确地检测卵形鲳鲹(Trachinoms ovatus)感染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和格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4种主要的致病菌,为卵形鲳鲹的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针对4种致病菌的特异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cfb-F/cfb-R,tuf-F/tuf-R,Si-F/Si-R,PLG-F/PLG-R,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通过调试各引物对之间的最佳比例以及最适退火温度,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及灵敏度测试。2014年6~8月,应用该体系对北海及湛江各养殖场的发病卵形鲳鲹进行检测,然后用通用引物扩增16SrRNA基因,经测序、比对检测体系的准确性。【结果】反应体系中cfb-F/cfb-R,tuf-F/tuf-R,Si-F/Si-R,PLG-F/PLG-R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μmol/L,0.08μmol/L,1.6μmol/L和0.4μmol/L;最优退火温度为54.3℃;4种目标菌的检测灵敏度为5×10^(-2) ng/μL;11份病原样品检测中,2份出现海豚链球菌的目的条带,4份出现无乳链球菌的目的条带,5份未见目的条带,和测序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多重PCR方法能代替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特异、快速、灵敏地检测4种致病菌。
熊向英蔡小辉彭银辉黄国强梁志辉王志成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
拟穴青蟹不同大小个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在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育种实践中,建立了一种选择个体大小的策略,应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并以拟穴青蟹雄性个体组建供试群体检验所建立的选择策略的有效性.ISSR与RAPD标记方法的分析数据都表明,大、中、小个体组的几个对应遗传参数值高低依次按中个体组、大个体组、小个体组排列.其基因多样性的Nei’s分析表明,ISSR分析所得到的总遗传多样性(Ht=0.322 3)、平均遗传多样性(Hs=0.270 1)、遗传分化系数(Gst=0.162 2),均高于RAPD分析得出的对应遗传参数值(Ht=0.274 6,Hs=0.233 6,Gst=0.149 3).基于ISSR数据的遗传分化系数表明大、中、小个体组组间遗传分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而基于RAPD数据的遗传分化系数表明大、中、小个体组组间遗传分化程度达到中等水平.上述结果表明应用ISSR标记技术比应用RAPD标记技术能揭示出更加丰富的遗传变异信息.基于ISSR和RAPD分析数据的组间遗传分化系数表明,大个体组与小个体组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高(Gst值分别为0.165 8、0.139 9),与中个体组间的次之(Gst值分别为0.156 6、0.127 2),中个体组与小个体组间的遗传分化系数最低(Gst值分别为0.050 5、0.082 4).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SSR和RAPD分析数据均支持大个体组优先分离.基于Dice’s系数的个体聚类分析结果也揭示了大个体组个体优先分离并呈现出单独聚类趋势.这表明ISSR与RAPD分析数据均支持了拟穴青蟹个体大小选择策略的有效性.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拟穴青蟹供试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低分布趋势与群体内的不同个体类型的数量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呈正态分布趋势;大个体组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小个体组,或小个体组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大个体组并不影响大个体组作为育种材料的潜力.
宋忠魁孙奉玉赵鹏蔡小辉王芳宇聂振平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拟穴青蟹育种ISSRRAPD
一种新的获取海洋贝类基因组DNA的取样方法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获取海洋贝类基因组DNA的取样方法,为开展珍稀贝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文蛤、栉江瑶、翡翠贻贝、香港巨牡蛎、毛蚶为供试材料,以闭壳(合)肌全基因组DNA作为参考,采用常规酚-氯仿法抽提贝类贝腔液基因组DNA,使用生物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目的片段扩增测序验证其质量,并建立系统发育树检测其来源的真实可靠性。[结果]采用常规酚/氯仿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获得的贝腔液DNA质量优于闭壳(合)肌DNA,蛋白质、多酚色素污染较少,完全满足目的片段扩增测序;系统发育进化树则证实了贝腔液并非外源污染。[结论]从贝腔液中获取基因组DNA是完全可行的,并可将其用于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彭银辉王芳宇蔡小辉宋忠魁
关键词:基因组DNA系统发育进化树
双组份系统PhoBR对鱼源无乳链球菌致病性调控机制的研究
无乳链球菌是养殖鱼类链球菌病的重要病原之一,可引起鱼类游动异样、败血症、脑膜炎和突眼等症状,给鱼类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无乳链球菌的研究多集中在人类领域,针对鱼源无乳链球菌致病机理了解甚少。细菌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
蔡小辉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溶血素养殖鱼类
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ISSR技术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3个地理群体:福建群体(FJ)、广西防城港群体(FC)和北海群体(BH)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用10对ISSR引物对90个个体进行PCR扩增,用POPGENE32计算遗传参数,并用ARLEQUIN软件进行AMOVA分子变异分析。结果共检测到63个位点,多态位点数为56。福建、防城港和北海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2670、0.1819和0.2257,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3945、0.2708和0.3371,遗传多样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FJ>FC>BH。He和I在群体水平上分别为0.2248和0.3341,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3186和0.4337。拟穴青触32.34%的变异发生在群体间,67.66%的变异发生在群体内,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1542,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
蔡小辉彭银辉宋忠魁阎冰杨家林
关键词:拟穴青蟹ISSR
眼斑拟石首鱼烂尾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从患烂尾病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的溃疡处分离到一株优势菌So GZ1401,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该菌是引起烂尾病的病原菌,对眼斑拟石首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8.6×103 CFU·g^(-1);结合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及HSP60测序分析,鉴定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利用杯碟法研究其胞外产物性质,结果表明:其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明胶酶、酪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活性以及溶血活性,但无脲酶活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氟哌酸、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有较高的敏感性。制备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采用注射和浸泡2种途径免疫眼斑拟石首鱼,测定受免疫鱼的血清抗体效价和疫苗对眼斑拟石首鱼的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免疫组血清中的抗体效价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和浸泡组的抗体效价最高值分别达718.4和128,哈维氏弧菌攻毒后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5.0%~86.7%和46.4%~56.7%。哈维氏弧菌灭活疫苗对眼斑拟石首鱼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性。
姚欢黄郁葱蔡双虎鲁义善蔡小辉简纪常
关键词:眼斑拟石首鱼烂尾病病原哈维氏弧菌免疫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