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霞敏

作品数:287 被引量:1,163H指数:19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3篇期刊文章
  • 59篇专利
  • 36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9篇农业科学
  • 80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63篇养殖
  • 31篇幼体
  • 30篇球藻
  • 27篇曼氏无针乌贼
  • 26篇饵料
  • 24篇沙蚕
  • 23篇孵化
  • 22篇管角螺
  • 21篇饲料
  • 20篇人工育苗
  • 20篇虾蛄
  • 19篇双齿围沙蚕
  • 18篇盐度
  • 17篇营养
  • 17篇口虾蛄
  • 17篇黑斑口虾蛄
  • 16篇营养成分
  • 14篇配合饲料
  • 14篇温度
  • 14篇光照

机构

  • 281篇宁波大学
  • 5篇浙江水产学院
  • 5篇浙江省海洋水...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海洋大学
  • 2篇浙江省近岸水...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丽水师范专科...
  • 1篇台湾海洋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作者

  • 286篇蒋霞敏
  • 77篇王春琳
  • 72篇彭瑞冰
  • 52篇韩庆喜
  • 23篇罗江
  • 21篇王鹏帅
  • 19篇唐锋
  • 17篇阮鹏
  • 14篇赵青松
  • 14篇汪元
  • 14篇梁晶晶
  • 14篇黄晨
  • 13篇姜小敏
  • 12篇柳敏海
  • 11篇王双健
  • 10篇陆开形
  • 10篇翟兴文
  • 10篇杜学星
  • 10篇毛欣欣
  • 10篇张泽凌

传媒

  • 25篇宁波大学学报...
  • 13篇生物学杂志
  • 12篇水产学报
  • 9篇水产科学
  • 9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中国水产
  • 8篇海洋科学
  • 8篇生态科学
  • 7篇水生生物学报
  • 7篇浙江水产学院...
  • 6篇动物营养学报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海洋渔业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2016年中...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齐鲁渔业
  • 3篇水利渔业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7篇2018
  • 18篇2017
  • 23篇2016
  • 17篇2015
  • 24篇2014
  • 15篇2013
  • 11篇2012
  • 16篇2011
  • 12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16篇2005
  • 10篇2004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管角螺幼螺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国产鱼粉+进口白鱼粉为蛋白源,混合油(鱼油∶豆油=1∶1)为脂肪源,设置了5个蛋白水平:25%、30%、35%、40%、45%(脂肪含量为9%)以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为指标,在水温(29.7±1.9)℃,盐度24.5±2.5下,研究了上述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管角螺的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择壳高(2.25±0.25)cm、体重(0.65±0.25)g的管角螺,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上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分别在蛋白质水平为40%、40%和35%时取得最大值1.02%、60.1%和1.62%,且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将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与饲料蛋白质水平进行拟合,得出饲料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分别为37.50%和38.88%。试验结束后对管角螺肌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发现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蛋白和水分含量均增大,粗脂肪含量减小,且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粗灰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肌肉氨基酸进行分析得出,饲料蛋白质水平不同,管角螺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也不同,蛋白质水平为45%组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最多,25%组的最少,后者比前者分别少74.27%、17.47%和44.48%。EAA/TAA和EAA/NEAA略小于FAO/WHO,苯丙氨酸+酪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杜学星蒋霞敏姜小敏叶丽
关键词:管角螺配合饲料蛋白质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
一种拟目乌贼生长前期的配合饲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目乌贼生长前期的配合饲料,其原料组份如下:白鱼粉42.0kg、豆粕22.0kg、磷虾粉5.0kg、糊精5.4kg、α-淀粉12.0kg,鱼油4.1kg、大豆卵磷脂2.0kg、明胶5.0kg、氯化胆碱0....
蒋霞敏汪元彭瑞冰乐可鑫王鹏帅阮鹏江茂旺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去除有机污水中氨氮的固定化原绿球藻藻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有机污水中氨氮的固定化原绿球藻藻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点是将N饥饿处理1d的原绿球藻液于8000r/min,10℃离心浓缩15min后,将沉淀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再离心2次后,将沉淀加入少量COA...
毛欣欣蒋霞敏张泽凌
文献传递
二次培养对龙骨藻总脂、EPA及PUFA含量的影响
此前研究结果显示,在低温及高光照的胁迫环境下有利于龙骨藻(Tropidoneis sp.)的油脂积累,但不利于其生长,为了解决生长及油脂积累条件间的矛盾,我们提出了二次培养这一培养方式。为探究二次培养(低温和高光照强度胁...
丁玉惠蒋霞敏梁晶晶张泽陵韩庆喜
文献传递
几种生态因子对曼氏无针乌贼野生和养殖卵孵化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比较了曼氏无针乌贼野生卵和养殖卵的区别,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孵化密度、卵类型对野生和养殖曼氏无针乌贼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卵的质量较佳,养殖卵则以黑色小卵的质量为佳.野生卵的最佳孵化温度为27℃~29℃,最佳孵化盐度为24.5~32.0;孵化密度对野生卵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养殖卵在19℃~29℃下的孵化率为6.7%~30.0%,高于33℃和低于17℃均不能孵化;在盐度19.5~32.0范围内孵化率为18.3%~25.0%,盐度低于17.0不能孵化;充气情况下,孵化密度对养殖卵的孵化率影响不显著,而不充气情况下影响显著.
蒋霞敏陆珠润何海军叶蓓蕾应震王春琳
关键词:曼氏无针乌贼盐度
15种淡水微藻生长、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研究
传统的珍珠蚌养殖模式不再适合“生态环境建设”,珍珠蚌饵料微藻筛选与培养将成为集约化、高密度、循化水养殖育珠蚌的关键技术.为了筛选出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生长快、易培养的单细胞淡水优质饵料微藻藻株,本试验通过微吸管水滴分离法...
薛瑞萍蒋霞敏韩庆喜
关键词:生长速率总脂
原绿球藻营养成分与叶绿素a、b含量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 sp.)一般营养成分,以及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原绿球藻含水分80.56%,干品中含有蛋白质42.32%,碳水化合物15.11%,粗脂肪11.47%,灰分17.48%;氨基酸35.88%,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37.54%)和10种非必需氨基酸(62.46%);13种脂肪酸,包括5种饱和脂肪酸(41.74%),8种不饱和脂肪酸(54.43%).在光照20μmol.(m2s)-1,温度20℃,pH 8.16,盐度20.2‰的条件下藻液蓝绿色,叶绿素a、b的比值为5.24.实验表明:原绿球藻可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有望作为直接投喂的饲料或作为饲料中的添加剂.
钱鹏蒋霞敏张茵
关键词:原绿球藻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色素
一种用于培养管角螺的配合饲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培养管角螺的配合饲料,以а-淀粉、去皮豆粕、花生饼、国产红鱼粉、白鱼粉、糊精、鱼油、豆油、明胶、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和诱食剂为原料,经包括混合、搅拌和造粒制得的颗粒饲料,该颗粒饲料营养成份搭配合理,...
蒋霞敏姜小敏
文献传递
一种室内培育三疣梭子蟹软壳蟹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培育三疣梭子蟹软壳蟹的方法,包括养殖池构建、养殖筐制备、养殖筐搁置、待制备蟹放养、养殖管理和软壳蟹采集步骤,通过养殖池中设有水平搁架,可以使养殖筐内水、气交换较佳,与自然环境相似,同时养殖筐内污垢降低...
母昌考宋微微王春琳张林林刘帅蒋霞敏
文献传递
不同生态条件对绿色巴夫藻生长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7
2007年
研究不同温度、盐度、光照条件对绿色巴夫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的适温范围在5—30℃之间,最适为25℃;该藻为低盐度种类,在试验范围内都能生长,其最适盐度为6‰;生长较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0—5000lx。巴夫藻的主要脂肪酸为C14∶0、C16∶0、C16∶1(n-7)、C18∶1(n-9)、C18∶3(n-3)、C18∶4(n-3)、C22∶6(n-3),其中在20℃时C22∶6(n-3)的含量达到最高,且PUFA(n-3)的含量也较高;在低盐度条件下有利于PUFA(n-3)的合成,盐度为6‰时C20∶5(n-3)的含量最高为总脂的6.02%,在盐度为15‰时C22∶6(n-3)的含量达到最高(总脂的17.79%);光照强度对C22∶6(n-3)的影响不大,在3000lx时C20∶5(n-3)的含量较高。结果表明低光照强度下利于PUFA(n-3)的合成,且C22∶6(n-3)的含量较高。
蒋霞敏柳敏海邢晨光
关键词:绿色巴夫藻生态条件脂肪酸组成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