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虹

作品数:115 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19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8篇病毒
  • 34篇恒河猴
  • 24篇SIV
  • 17篇缺陷病
  • 17篇免疫缺陷
  • 17篇免疫缺陷病
  • 17篇免疫缺陷病毒
  • 15篇动物
  • 15篇细胞
  • 15篇小鼠
  • 15篇猴免疫缺陷病...
  • 14篇抗体
  • 12篇血清
  • 10篇中国恒河猴
  • 9篇动物模型
  • 9篇载量
  • 9篇冠状
  • 9篇冠状病毒
  • 9篇病毒载量
  • 8篇免疫

机构

  • 10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协和医学...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成都军区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出入境检...

作者

  • 115篇蒋虹
  • 91篇魏强
  • 84篇丛喆
  • 61篇佟巍
  • 48篇涂新明
  • 43篇秦川
  • 37篇王卫
  • 26篇朱华
  • 24篇吴小闲
  • 19篇乔红伟
  • 18篇邓巍
  • 16篇鲍琳琳
  • 16篇刘亚莉
  • 14篇黄澜
  • 13篇高虹
  • 12篇陈霆
  • 12篇于浩
  • 11篇时建东
  • 10篇金光
  • 10篇施慧君

传媒

  • 41篇中国比较医学...
  • 20篇中国实验动物...
  • 7篇医学动物防制
  • 6篇中国实验动物...
  • 2篇病毒学报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遗传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病毒学杂志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2006年中...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0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 19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2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2篇1992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小鼠肺中分离仙台病毒和检出仙台病毒抗原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我们用鸡胚,鸡胚细胞和猴肾细胞成功地从自然和人工感染仙台病毒的小鼠肺中分离出仙台病毒。其中分离率以鸡胚尿囊腔接种法最高,猴肾细胞次之,鸡胚细胞较低。比较了病毒分离法,免疫酶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共检查了自然和人工感染仙台病毒的小鼠肺标本45份,检出率依次为3778%,3333%和2667%,各方法间的符合率均达到80%以上。仙台病毒抗原检出方法简单,快速,可供实际应用。
涂新明吴小闲蒋虹
关键词:仙台病毒检出抗原鼠肺肾细胞接种法
全文增补中
肠道病毒71型(EV71)对ICR小鼠的感染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日龄ICR小鼠后的感染状况,了解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特点,为了解EV71小鼠感染机制和模型制备提供实验信息和技术支撑。方法分别通过口腔途径、颅腔途径、肌肉途径及腹腔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定期安乐动物,采集各器官组织进行病原学诊断,确定EV71病毒感染情况;同时建立一步RT-PCR、病毒分离、IFA及IEA等方法。结果经腹腔途径感染成年鼠出现竖毛、弓背、消瘦症状,其他各途径感染小鼠感染后未见竖毛、弓背、觅食减少、体重减轻、精神呆滞及神经系统症状。颅腔注射3~4周龄ICR小鼠能在脑组织检测到病毒RNA,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1日龄乳鼠能在肌肉组织和肠道检测到病毒RNA,其中,肌肉组织病毒分离可检测到活病毒。本研究同时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适合EV71的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结论临床分离的EV71毒株通过口腔接种、颅腔、肌肉、腹腔注射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的疾病程度和病毒检出不同,ICR乳鼠及成年鼠可作为该病毒感染机制、病毒体内分布等基础研究,但用作EV71动物模型应用,感染程度尚不十分理想。
朵建英王卫佟巍丛喆蒋虹许文波魏强秦川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病毒ICR小鼠
大鼠冠状病毒、涎泪腺炎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以RCV为抗原,用CF、IEA、ELISA三种方法检查59份大鼠血清标本,IEA、ELISA较CF敏感,又IEA抗原制备简便经济,所以IEA为首选方法。在应用ELISA时MHV抗原可代替RCV抗原检测RCV、SDAV抗体。
蒋虹涂新明吴小闲
关键词:冠状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补体结合试验免疫酶染色法
SARS冠状病毒感染恒河猴的病毒、血清学检测研究
2005年
[目的]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进行病毒、血清学等指标检测及研究,确定模型动物成功感染,并为SARS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确定参考指标。[方法]SARSCo-V经鼻腔接种8只恒河猴,在感染的第1天开始到5、7、10、15、20、30和60天分别安乐死时,不同时间取咽拭子、血液和脏器,进行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抗体测定。[结果]用巢式RT-PCR在感染后每天提取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SARS-CoV的RNA,以细胞培养冠状病毒为阳性对照,以正常恒河猴咽拭子为阴性对照,在8只动物病毒接种第5天开始可检测到大小为797bp的目的条带,阳性检出最长可持续到第15天。进一步用病毒分离实验对PCR结果进行确证,8只动物中的5只恒河猴接种5天的咽拭子标本中,经Vero细胞培养,细胞产生了典型细胞病变(CPE),提示SARS冠状病毒能感染恒河猴并有病毒的复制和排毒。IFA方法证实为SRAS-CoV抗原存在。SARS-CoV感染恒河猴后,可以检测出免疫反应。在SARS冠状病毒接种前和接种后第5、8、11、15、19、23、26、30、34、每隔4-7天以及安乐死时采血,制备血清测定抗体,8只恒河猴接种病毒前均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G为阴性,10天后安乐处死的5只感染猴在11-15天开始,至安乐死时,均为阳性。IgG阳性的5只恒河猴均有一定的中和抗体产生,且对SARS病毒感染细胞有一定的保护性。感染SARS病毒猴后与正常猴比较,其细胞杀伤效应明显增强。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不仅出现与SARS患者类似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也在一定时期内排毒,出现特异免疫反应,这些指标均可作为药物筛选、疫苗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参数。
魏强王健伟张扬清鲍琳琳涂新明蒋虹高红丛喆朱华邓巍佟巍张兵林黄澜刘亚莉秦川
关键词:实验动物SARS动物模型
SARS-CoV中和抗体保护恒河猴等感染SARS-CoV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阐明SARS病毒感染后能否再次感染,疫苗产生的抗体中长期保护效果,被动免疫是否真正安全有效等,为防治SARS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4组,分别为一组(SARS恒河猴恢复组):用感染SARS-CoV发病12月后的4只恒河猴,均有中和抗体产生。二组(SARS食蟹猴恢复组):用感染SARS-CoV发病12月后的3只食蟹猴,均有中和抗体产生。三组(SARS血清输入恒河猴组):3只恒河猴,病毒接种时中和抗体阴性。病毒接种两天后输入抗体阳性血清(恒河猴血清,感染获得,效价为:1:128),用量10ml/只,分别经肌肉和静脉输入,各5ml。四组(恒河猴SARS-CoV感染组):2只恒河猴,病毒接种时中和抗体阴性。SARSCo-V经鼻腔接种,在感染的第1天开始到7天安乐死时,不同时间取咽拭子、血液和脏器,进行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中和抗体测定。[结果]一组(SARS恒河猴恢复组):接种SARS-CoV后未见发热等异常临床表现。血清生化无ALT、LDH、CK、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异常。3只猴在接种病毒后的咽拭子中,RT-PCR分别未检出、第1天检出、第1-3天中检出病毒。第2、5、7天咽拭子中、7天安乐死时血、肺、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中病毒分离均为阴性。2只猴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轻度肺炎。二组(SARS食蟹猴恢复组):接种3只未见任何不良临床表现,血清生化5项正常。3只猴在接种病毒后的咽拭子标本中,RT-PCR分别未检出SARS病毒、在第1-2天检出、在第1-3天中检出病毒。第2、5、7天咽拭子中、7天安乐死时血、肺、肝、脾和淋巴结等组织中病毒分离均为阴性。3只猴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轻度肺炎等。三组(SARS血清输入恒河猴组):3只恒河猴在病毒接种的第2-5天时有一过性的体温升高,3940℃。血清生化5项正常。3只猴在接种病毒后的咽拭子标本中,RT-PCR分别在第1-3、第1-4天和第1-2天检出SARS病毒。2只猴第7天咽拭子中病毒分离阳性。另外1只在�
秦川魏强高红涂新明蒋虹邓巍鲍琳琳朱华佟巍李国生黄澜刘亚莉
关键词:SARS-COV动物模型中和抗体
实验小鼠和大鼠的病毒学监测(1984~1989)被引量:3
1993年
1984~1989年连续地观察了本所饲养场的一、三级实验大、小鼠共1685只,其监测13种病毒的血清学流行情况,发现一级大、小鼠流行最广者为仙台病毒、冠状病毒(MHV和RCV/SDAV)和细小病毒(RV,H-1刊MVM);小鼠病毒的感染其次为PVM,GD_7,Polyoma,EDIM,Reo-3;LCM,Ect,MAd,KV偶有低检出率。大鼠病毒的感染,86年Reo-3检出阳性,LCM,EHF和MAd未检出阳性;三级小鼠只曾检出仙台病毒和鼠肝炎病毒阳性,其他均阴性,三级人鼠未检出有阳性例。
吴小闲洪瑞珍涂新明蒋虹宋怀燕施慧君时建东
关键词:病毒监测
H5N1接种恒河猴和食蟹猴后外周血细胞变化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测定H5N1型禽流感病毒感染恒河猴、食蟹猴后,其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为H5N1模型猴提供基础数据及研究参考。方法健康合格食蟹猴、恒河猴各4只,经滴鼻方式接种H5N1病毒107TCID50,确认发病后,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血细胞及T淋巴细亚群的分析。结果与接种H5N1病毒前比较,接种后白细胞总数(WBC)在第6天时有所降低,至第9天时回升;红细胞总数(RBC)在第3天有所降低,之后回升;淋巴细胞比例及数量分别在第6天、第9天升高并达到最高值。至第9天时,CD4+T细胞数明显高于接种前,CD8+T细胞数上升显著,导致CD4+/CD8+T细胞比例下降,甚至在2只食蟹猴出现了比例倒置。结论实验用猴感染H5N1后,可导致WBC,CD4+,CD8+T等血液细胞的变化,应作为H5N1模型动物的检测指标。
佟巍高红蒋虹朱华丛喆代小伟邓巍涂新明魏强
关键词:H5N1血细胞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
表现神经症状的SIVmac251感染猴大脑基底节病毒gp120序列变异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51在中国恒河猴感染传代过程中产生的可能的神经侵袭性和神经嗜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从静脉感染SIVmac251-155p6N的8只实验猴中出现严重神经症状的1只猴中,监测病毒及免疫指标变化,观察临床症状、猴脑组织病变,单拷贝PCR扩增病毒gp120序列并分析变异及糖基化位点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猴晚期出现明显艾滋病脑病症状,病理切片显示脑组织出现多核巨细胞及神经元变性、坏死。脑基底节分离出单一序列病毒,其氨基酸序列与血浆病毒及感染毒株SIVmac251-155p6序列差异主要位于Gp120的V1和V4区,并且在C1区66位出现一个糖基化位点缺失。结论 SIVmac251在猴体长期传代过程中表现出神经嗜性毒株的特征,对AIDS脑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刘克剑丛喆金光王卫陈霆蒋虹魏强
关键词:GP120
猴艾滋病的发病和治疗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卢耀增吴小闲秦川何伏秋涂新明魏强陈颂蒋虹丛喆佟巍刘亚莉朱华赖春辉李国桥符林春郭卫中邓文娣罗红梅周映云
关键词:SIV病毒血症淋巴细胞白细胞
恒河猴病毒学监测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检查我国恒河猴群10种对人、猴危害较大的病毒感染情况。病毒抗体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SA_11(96.86%),SCMV(87.30%),麻疹(67.03%)和BV相关抗体(39.73%),反转录病毒SIV未检出阳性;SRV-1和STLV-1阳性率在5%以内,且滴度仅1:10,荧光反应弱,IB未能确证阳性。
吴小闲涂新明何伏秋施慧君陈志伟魏强蒋虹时建东
关键词:恒河猴病毒抗体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