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玉富

作品数:43 被引量:221H指数:7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抗菌
  • 12篇体外
  • 11篇沙星
  • 10篇体外抗菌
  • 10篇活性
  • 9篇阴性杆菌
  • 9篇革兰
  • 8篇耐药
  • 8篇耐药性
  • 8篇抗菌活性
  • 7篇药代
  • 7篇药代动力学
  • 6篇体外抗菌活性
  • 5篇阴性
  • 5篇重症
  • 5篇抗生素
  • 5篇监护
  • 5篇监护病房
  • 4篇氧氟沙星
  • 4篇头孢

机构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市第二人...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重庆市急救医...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化学工业部

作者

  • 43篇蒋玉富
  • 34篇王其南
  • 17篇郑行萍
  • 15篇李崇智
  • 14篇刘鸿渝
  • 13篇钱元恕
  • 9篇邹启园
  • 8篇杜继昭
  • 6篇卓超
  • 6篇肖永红
  • 5篇胡鹏
  • 4篇朱治本
  • 4篇陈海
  • 3篇余登高
  • 3篇盛家琦
  • 3篇陈庆宪
  • 3篇黄文祥
  • 3篇陈海
  • 2篇谭富生
  • 2篇陈勇川

传媒

  • 25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厂矿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3篇1992
  • 5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 2篇1986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氟喹诺酮类大肠杆菌所致肾盂肾炎一例
1994年
耐氟喹诺酮类大肠杆菌所致肾盂肾炎一例邹启园,陈林,蒋玉富细菌对氟喹诺酮类不易产生耐药性,其自发性染色体突变率低,通常为10 ̄(-7)~10 ̄(-9)或更低;但目前广泛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应避免耐药菌株产生。现报告一例多重耐药的大肠杆菌肾盂肾炎。...
邹启园陈林蒋玉富
关键词:大肠杆菌肾盂肾炎氟喹诺酮类
正常人口服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被引量:1
1993年
研究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接受进口和国产盐酸二甲胺四环素(MINO·HCl)胶囊后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用反相HPLC-UV测定MINO·HCl血药浓度。单次口服上述胶囊200mg后,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国产与进口胶囊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参数是:t_(1/2log)0.31±0.05和0.30±0.19h;t_(1/2)ka0.67±0.25和0.65±0.33h;t_(1/2)α1.99±0.78和2.05±0.82h;t_(1/2)β20.61±3.22和25.50±5.27h;Vd42.01±11.97和42.19±9.51L;CL2.69±0.51和2.52±0.55L/h;MRT26.74±3.81和33.28±7.78h; AUC77.12±16.89和 82.87±19.48mg·h/L;C_(max)3.42±0.63和3.44±0.78μg/ml;t_p2.40±0.53和2.35±1.09h。国产MINO·HCl相对生物利用度97.75± 22.43%.结果表明三种胶囊所有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参数无明显差异。
朱治本何海霞周远大雷自强钱元恕蒋玉富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 ,了解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发生率。方法 用E试验法测定 1 0 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 1 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亚胺培南、ertapenem(MK 0 82 6)和阿米卡星对所有受试菌保持较高抗菌活性 ,细菌耐药率分别为 4 %、1 5 %和1 7%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 33 %、2 5 %和 2 6 % ,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在 44 %~51 %。与 2 0 0 1年我院调查水平相比 ,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率增加 1 5 % ,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变化不大。用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 /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分别筛选出ESBLs产生菌 1 3株和 1 1株 ,其中大肠埃希氏菌产酶率最高 ,分别为 2 1 7% (5/ 2 3)和 34 8% (8/ 2 3) ,肺炎克雷伯氏菌其次 ,分别为 2 3 8%(5/ 2 1 )和 9 5 % (2 / 2 1 )。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 ,对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敏感。而临床常用的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并未体现酶抑制剂优越性 ,耐药菌株多。结论 亚胺培南抑菌率最高 ,对ESBLs产生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而加酶抑制剂抗生素的滥用 ,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升高 ,且对付产酶耐药株感染逐渐失去优势。
卓超肖永红蒋玉富刘鸿渝李崇智郑行萍陈海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被引量:20
2000年
为监测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和评价 E试验法的可靠性及实用性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和 E试验法测定 6 0株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 MIC,并测定 E试验法的重复性和接种菌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和阿洛林的耐药率约为 2 0 % ,喹诺酮类抗生素中 ,只有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 (2 5 % ) ;头孢曲松和氨曲南耐药率高达 73%。阿米卡星仍较敏感 ,耐药率为 2 3.3% ,但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很高 ,分别为 46 .7%和 43.3%。 E试验法的重复性非常好 ,接种菌量对 MIC值影响较小 ,且 E试验法的结果与试管法有很好的相关性。
黄文祥王其南曾爱忠郑行萍蒋玉富李崇智刘鸿渝陈海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E-TEST抗生素耐药性
E试验对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用 E试验法对我院监护病房分离的 2 0 0株革兰氏阴性杆进行 13种抗菌剂的体外敏感度测定 ,同时用经典的试管双倍稀释法作比较 ,以评价 E试验法在研究细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 ;进一步用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检测对头孢他啶 MIC≥ 2 μg/ml的菌株中的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产生菌。结果 药物的抑菌率分别是 :亚胺培南 91% ,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均为 82 %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81% ,头孢他啶76 % ,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各为 6 6 %和 6 8%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均为 6 0 % ,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各为 5 7%和 5 8% ,头孢呋新 35 %。 E试验法和试管法的符合率为 78.9% ,但前者重复性更好。从80株对头孢他啶 MIC≥ 2 μg/ml的菌株中筛选出 ESBL 产生菌 9株 ,主要出现在大肠埃希氏菌中。结论 亚胺培南有较高抑菌率 ,且对 ESBL 产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头孢哌酮和哌拉西林在分别加用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抗菌活性均有所提高 ,表明酶抑制剂的应用亦是对付产酶耐药菌的策略之一。E试验法在研究细菌耐药性的方法中具有准确性高 ,重复性好 ,操作方便等优点 。
盛家琦王其南蒋玉富陈海刘鸿渝郑行萍李崇智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耐药性ESBL
E试验监测重症监护病房中40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调查我院监护病房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状况及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菌株的发生率 ,了解四年来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 用E试验法测定 40 0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并用头孢他啶 /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E试验酶试条检测细菌产ESBL的情况。结果 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保持最高抗菌活性 ,细菌耐药率仅为 7 5 % ;头孢哌酮 /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仍有较高抗菌活性 ,耐药率分别为 16 0 %、2 0 0 %、2 2 5 %、2 3 %和 2 6 8% ;其它抗生素耐药率在 42 8%~ 46 8%之间。用头孢他啶 /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筛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产生菌 2 7株 ,检出率分别为 40 9%和 2 7 3 %。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 ,所有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ESBLs菌株都对之敏感。含酶抑制剂抗生素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对产ESBLs株保持较高体外抗菌活性 ,但 2 0 0 1年分离菌耐药率有所增加。四年资料相比 ,所测细菌对头孢哌酮 /舒巴坦耐药率由 1998~ 2 0 0 0年的 11%~ 14 %增加至 2 0 0 1年的 2 6% ,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由 1998~ 1999年的 45 2 %上升至 2 0 0 0~ 2 0 0 1年的 79 6%
卓超肖永红蒋玉富陈庆宪刘鸿渝
关键词: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E试验ESBLS
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2000年
目的: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动态观察,并探讨其对付耐药菌的策略。方法:用E试验法对10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13种抗菌剂的体外敏感度测定。结果:亚胺培南总抑菌率为91%,阿米卡星为77%,而β-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和舒巴坦)与抗菌剂的联用使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的抑菌率由68%及59%分别提高到72%及77%,而另一种β-内酰胺酸抑制剂他唑巴坦与哌拉西林联用,其抑制率亦达75%。其他抗菌剂的抑菌率为43%~56%,筛选出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生菌2株,除对亚胺培南敏感外,对3种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均敏感。表明β-内酰胺酰抑制剂亦可作为对付产酶的耐药菌株感染的策略之一。
盛家琦王其南蒋玉富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细菌耐药性E试验ESBL
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986年
为了解空肠弯曲菌在重庆地区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用药选择,对1984年7~8月及1985年5~8月我院急诊和门诊的急性腹泻患者17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取粪便标本分离空肠弯曲菌和对16株空肠弯曲菌作了体外药敏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罗明仪王其南郑行平钮维薇蒋玉富
关键词:空肠弯曲菌肠炎急性感染性腹泻急性腹泻患者用药选择药敏测定粪便标本
依诺沙星药代动力学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健康志愿者6人口服依诺沙星(ENX)400mg,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给药后12小时内血药浓度以研究其药动学特征,同时测定ENX对797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008mol/L磷酸缓冲液:0.5mol/L四丁基溴化铵(25:75:4,V:V:V,pH2.85)。紫外检测波长275nm,0.04AUFS,流速为0.8ml/min,反应STD。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625~4μg/ml,r=0.9977。 ENX对所试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抑菌率均>65%。 口服ENX400mg后,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一室开放模型。Tmax,Cmax分别为2.12h和2.47μg/ml,T 1/2Ka、T 1/2Ke分别为1.22和2.35h,Vd为3.07L/Kg,CL为0.86L/h.kg,说明口服后药物吸收迅速,可达较高浓度,且广泛分布于全身多数组织和体液中。
钱元恕王其南肖永红杜继昭郑行萍李崇智刘鸿渝邱娟蒋玉富
关键词:依诺沙星药动学体外抗菌活性
国产CEFTAZIDIME与10种抗生素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报告国产Caftazidime对临床分离的450株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并与头孢唑啉,头孢孟多、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头孢唑肟、羧苄青霉素、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抗菌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eftazidime为一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与其它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优于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和头孢孟多。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则不如后两者。Ceftazidime对绿脓杆菌的抗菌活性可与丁胺卡那霉素媲美,两药对50株绿脓杆菌的MIC_(50)和 MIC_(90)均分别为0.5和2μg/ml。本研究表明Ceftazidime为一较理想的头孢菌素,可用于治疗包括绿脓杆菌引起的严重的感染。
严思壮王其南杜继昭段明纲郑行萍蒋玉富余登高李崇智
关键词:CEFTAZIDIME体外抗菌活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