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天伦

作品数:113 被引量:381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8篇传感
  • 17篇感器
  • 17篇传感器
  • 15篇血液
  • 12篇细胞
  • 11篇输血
  • 11篇病毒
  • 9篇蛋白
  • 9篇血小板
  • 9篇核酸
  • 8篇压电石英
  • 8篇压电石英晶体
  • 8篇石英晶体
  • 8篇免疫
  • 7篇肽核酸
  • 7篇献血
  • 7篇基因
  • 6篇压电石英晶体...
  • 6篇石英晶体传感...
  • 4篇血浆

机构

  • 10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7篇中国电子科技...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中国嘉陵集团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信息产业部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13篇蒋天伦
  • 50篇府伟灵
  • 46篇赵树铭
  • 33篇张波
  • 29篇陈鸣
  • 27篇黎儒青
  • 18篇肖瑞卿
  • 16篇陈庆海
  • 15篇刘明华
  • 13篇俞凡
  • 12篇范娅涵
  • 12篇罗阳
  • 12篇蔡国儒
  • 10篇林武存
  • 10篇陆华
  • 8篇李兵
  • 8篇黄红梅
  • 8篇汤万里
  • 7篇张雪
  • 6篇黄君富

传媒

  • 1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6篇重庆医学
  • 13篇中国输血杂志
  • 12篇中华医院感染...
  • 9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人民军医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江西医学检验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医学检验教育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解放军检验医...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15篇2003
  • 1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学院校开展输血医学系统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被引量:6
2010年
蒋天伦
关键词:输血医学教育系统化教学医学院校
不同剂量γ射线对红细胞制品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红细胞制剂中IL-6、IL-8及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以得出最佳的γ射线辐照量。方法以15、20、25、30、35Gy5个不同梯度辐照量照射保存前的红细胞制剂,并分别于0、1、2、3、4周后检测制剂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对照组和照射组的细胞因子含量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但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增加更为明显;而在同一保存时间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高于照射组(P<0.05),但25、30、35Gy3个照射组细胞因子含量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辐照血最佳γ射线辐照量为25Gy。
黎儒青蒋天伦肖瑞卿任德会曾杰帅桂珍
关键词:Γ射线细胞因子输血
人/猪造血嵌合体构建及特异性免疫耐受形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初步探析人/猪造血嵌合体的构建及所诱导形成特异性免疫耐受的条件,为实现嵌合体人源性造血提供实验支持。方法实验分为3组,新生猪5只/组,实验1组:将人脐血来源CD34+细胞移植入正常新生小型猪体内后,持续注射人源SCF、EPO;实验2组:新生猪移植细胞后不注射人源因子;实验3组(正常对照组):新生猪注射生理盐水。移植后10、20、30、40、50、60d时取嵌合体猪外周血,检测人源CD71+细胞比例,同时检测猪外周血抗人种属抗体。结果2组嵌合体猪外周血中均有一定比例的人源CD71+细胞,但实验1组外周血比例显著高于同期实验2组(P<0.01);正常小型猪外周血于16d出现抗人种属抗体,嵌合体猪外周血于移植后50d出现,且抗体效价低于同龄正常猪。结论利用新生乳猪可建立人/猪造血嵌合体,可诱导形成供者型免疫耐受;在人源造血因子作用下,可实现人造血干细胞在嵌合体内分化。
赵树铭刘真蒋天伦范娅涵王昕
关键词:异种移植脐血嵌合体
生物分子编码分析高通量定量检测技术的构建
高通量检测技术和高通量筛选技术同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高通量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物学研究和实验诊断的检测效率,还可以大幅度提高从一个有限量标本中可以获得的信息丰度。但现有的高通量检测技术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蒋天伦
关键词:高通量生物芯片电泳
文献传递
西尼罗河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3年
蒋天伦赵树铭
关键词:西尼罗河病毒流行病学
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对人HSC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猪造血微环境对人造血干细胞(HSC)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6ml、实验用猪骨髓10ml,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DMEM/F12培养基,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后,作为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按5×104/ml分别将人脐血CD34+细胞接种于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以不含MSCs的培养系统为阴性对照,按3U/ml分别加入重组人EPO(rhEPO)。于接种10d后,取悬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71,以CD71阳性细胞率作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分化率。结果人MSCs支持下的人CD34+细胞在扩增的同时,(86.15±0.69)%细胞向红系分化;猪MSCs支持下的(82.46±1.46)%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阴性对照(44.62±1.20)%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P<0·01)。结论与阴性对照相比,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均能显著促进人CD34+细胞向红系分化。
刘真蒋天伦范娅涵赵树铭黎儒青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微环境造血干细胞
集成化、标准化和集中化是血液信息系统的新趋势被引量:2
2011年
20世纪90年代,我国采供血机构开始着手对血液进行计算机管理,软件厂商开始为采供血业务研发软件,逐步实现了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和临床输注的信息化管理,血液信息系统(blood information system,BIS)逐渐在采供血服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1].随着采供血专业技术的进步和血液管理的规范化,现有血液信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采供血业务的需求,卫生行政部门正在着手考虑血液信息系统的升级[2].
蒋天伦
关键词:血液采集集成化采供血机构卫生行政部门计算机管理信息化管理
长、短链探针以链延伸反应提高基因传感器检测MRSA灵敏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 利用链延伸反应的原理延长引物链以提高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表面的质量负载 ,从而提高传感器检测 MRSA的灵敏度。方法 以不对称 PCR的反应产物做为长链探针 ,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为短链探针 ,在基因传感器阵列表面分别固定上金黄色葡萄球菌 mec A及 fem A的长链及短链探针共 4种探针片段 ,与相应的靶序列杂交后 ,加入 Klenow酶 ,37℃进行链延伸反应 1h。结果 长、短链探针均有效地固定在了传感器表面。mec A、fem A短链探针在链延伸反应前的检测灵敏度为 0 .5 nm ol/L,但经链延伸反应后检测灵敏度提高到了0 .0 5 nmol/L;而长链探针却无法与相应的基因组靶序列发生杂交。结论 短链探针链延伸反应有效地提高了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的灵敏度 ,但该法不适用于长链探针。
陈鸣府伟灵刘明华张波蒋天伦公衍文蔡国儒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灵敏度
可扩展血型鉴定信息模块的设计
2011年
目的实现血型鉴定信息管理的全程信息记录和可扩展性。方法通过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信息管理的需求分析,对实验信息进行重新抽象,依托实验室信息系统数据库,新建实验条目代码表、条目结果代码表和实验结果记录表,由审核程序依据实验条目的检测结果,根据内在逻辑联系智能化判断血型鉴定结论。结果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的实验信息抽象为检验项目、实验条目、检测方法、实验结果、检测报告五个部分,以项目ID、条目ID、结果ID进行关联。结论所设计的血型鉴定信息模块,不仅完善了实验信息记录,实现了检测结论的电子判断,还可以通过字典维护,实现动态扩展。
叶延瑶黄姗蒋天伦赵树铭陆华肖瑞卿
关键词: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
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实验的信息化管理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实现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实验的信息化管理。方法对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实验抽象为对孕妇进行不规则抗体分析,对实验需要的胎儿父亲血液标本作为特殊的检测试剂处理。改动采血条码打印程序,在胎儿母亲血液标本的条码后增加标识作为胎儿父亲血液标本的条形码;更改标本接收核对程序,增加孕妇与胎儿父亲血液标本的智能配对;更改检验报告程序,增加不规则抗体动态追踪功能;维护检验项目字典,增加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的默认报告模板和可灵活增加的检测指标。结果未改动现有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了孕妇胎儿,父亲血液标本的唯一标识与关联,实现了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报告在LIS中的发布。结论现有LIS和HIS架构可以实现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报告的信息化管理。
蒋天伦王飞陆华
关键词:信息管理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