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显像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2篇骨显像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灌注
  • 1篇心肌灌注显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通气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戴皓洁
  • 5篇董薇
  • 2篇李眉
  • 2篇王振常
  • 2篇杨本涛
  • 2篇李全
  • 1篇宋乐
  • 1篇鲜军舫
  • 1篇陈慧东
  • 1篇刘淑玲
  • 1篇罗莎
  • 1篇王永哲
  • 1篇王峰
  • 1篇任凌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PECT和CT融合骨显像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SPECT和CT融合骨显像在探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转移性骨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NB患儿,均行全身平面骨显像及局部SPECT和CT融合骨显像。将骨病灶显示的清晰度分为5级(不可见、模糊、可见、清晰、非常清晰),良恶性诊断的确定性分为3级(不确定、可以确定、十分确定),诊断效能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对显像图像在骨病灶的清晰度显示、良恶性确定性诊断及探测恶性骨病灶的诊断效能方面进行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4例NB患儿,全身平面骨显像发现骨病灶72个,有5个骨病灶未能显示,SPECT和CT融合显像和单独SPECT显像均分别发现骨病灶77个。对骨病灶的清晰度显示SPECT和CT融合显像,单独SPECT显像均优于平面显像(日值均为69.000,P均〈0.05)。平面显像和SPECT显像诊断恶性骨病灶的准确性分别为45.45%(35/77)和62.34%(48/77;χ^2=4.416,P〈0.05),SPECT和CT融合诊断恶性骨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平面显像有提高,分别为82.35%(42/51)和53.19%(25/47)、88.46%(23/26)和40.00%(10/25)、84.42%(65/77)和45.45%(35/77),χ^2=12.571,14.016和25.667,P均〈0.01。与SPECT显像的特异性(14/26,53.85%)和准确性(48/77,62.34%)相比,SPECT和cT融合诊断恶性骨病灶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提高(χ^2=7.589,9.606,P均〈0.01),两者间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2,P〉0.05)。SPECT和CT融合显像骨病灶良恶性的确定性诊断优于SPECT(H=28.000,P〈0.05)和平面显像(H=21.000,P〈0.05)。结论SPECT和CT融合骨显像能探测到NB患儿更多的骨病灶,是一种较好的探测NB患儿转移性骨肿瘤的显像方法。
董薇李眉戴皓洁陈慧东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MDP
舌根异位甲状腺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舌根异位甲状腺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核素扫描或手术证实的舌根异位甲状腺患者的CT或MRI资料,其中6例接受颈部CT检查,2例接受颈部MR检查。结果8例病灶均位于舌根中线区,6例呈类圆形,2例呈分叶状,边界清楚,最大径16~36mm,平均24mm。与舌根肌肉比较,2例CT平扫呈高密度,其中1例密度不均匀;5例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2例病灶内有散在的小囊状低密度区;3例病变密度不均匀,结合其他检查考虑伴发结节状甲状腺肿,其中1例经病理证实。2例MRT1WI、T2WI均呈较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病变信号较均匀。颈部均未发现正常位置的甲状腺。结论舌根中线区高密度或高信号并明显强化的结节是舌根异位甲状腺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常提示其发生病变;结合颈部无正常位置甲状腺,比较容易作出诊断。
杨本涛刘淑玲王振常董薇王永哲鲜军舫戴皓洁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心肌灌注显像探测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和11例拟诊冠状动脉病变(CAD)患者的64层CTA和MPI图像。按照目测直径法判断CTA图像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或<50%;相应MPI图像上的心肌缺血分为可逆性和固定性灌注异常区。结果31例患者的124条冠状动脉中,23条CTA图像上狭窄≥50%,其中7条(30.43%)狭窄血管的供血心肌在MPI上呈现灌注异常区;101条狭窄<50%及正常,其中10条(9.90%)血管的供血心肌在MPI图像上呈现灌注异常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其供应心肌节段发生缺血的风险概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而冠状动脉不同狭窄部位与其供应心肌节段发生缺血的风险概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839,P=0.065)。64层螺旋CTA在探测MPI图像上缺血心肌节段所对应的狭窄≥50%冠状动脉的敏感度、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1.18%、85.05%、90.01%和30.43%。结论64层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重要形态学信息,但其探测功能相关狭窄≥50%冠状动脉的阳性预测值较低,而MPI则是评价CAD导致心脏功能改变的重要检查方法。
董薇杨本涛宋乐李全李静王振常戴皓洁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血管造影术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病变
同机低剂量CT在肺通气/灌注SPECT显像诊断肺栓塞中的价值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评价同机低剂量cT对放射性核素肺V/QSPECT显像诊断PE的辅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疑似PE患者的V/QSPECT显像和同机低剂量cT资料。采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并随访3个月或以上。依据欧洲心脏病学会2008年指南所述标准作临床最终诊断,并以临床最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V/QSPECT显像及其结合同机低剂量CT诊断PE的效能。分析同机低剂量cT在V/QSPECT显像所示异常部位的表现及其对PE鉴别诊断的价值。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四格表,检验比较V/QSPECT显像与其结合同机cT诊断效能间差异。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02例患者中,29例(28.43%)被最终诊断为PE。V/QSPE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10%(27/29)、90.41%(66/73)及91.18%(93/102),无“不确定”结果。V/QSPECT显像结合同机低剂量CT后,其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10%(27/29)、95.89%(70/73)及95.10%(97/102),无“不确定”结果,与单独的V/QSPECT显像相比,灵敏度无变化,特异性和准确性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72和1.23,P均〉0.05)。结论V/QSPECT显像结合同机低剂量CT对PE的诊断效能较高。同机低剂量CT有助于PE的鉴别诊断。
王峰李全董薇戴皓洁
关键词:肺栓塞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MAA
连续多视野SPECT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中的应用
李眉戴皓洁任凌董薇罗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