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承理

作品数:11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教学
  • 6篇语文
  • 5篇写作
  • 4篇文教
  • 3篇语文教学
  • 3篇作文
  • 3篇写作教学
  • 2篇知识
  • 2篇书面
  • 2篇书面表达
  • 2篇文学
  • 2篇教育
  • 2篇考试
  • 2篇课程
  • 2篇教师
  • 2篇教学内容
  • 1篇读题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选修课教学

机构

  • 10篇台州市第一中...

作者

  • 10篇董承理

传媒

  • 3篇语文教学通讯...
  • 2篇语文建设
  • 2篇中学语文教学...
  • 2篇教学月刊(中...
  • 1篇浙江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07
  • 4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写作的机制和写作教学的机制——兼论新课程写作教学的有关问题被引量:2
2006年
写作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能动机制的形成是写作自觉化的标志,是写作创造性的前提,也是写作素养获得的必由之路。要使教学中的写作处于自觉状态,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形成合乎规律的机制。新课程的写作教学应该是一个创新机制,过程、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维度应当达成有机的统一。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董承理
关键词:写作写作教学
从一场旧争论引出的新思考
2006年
董承理
关键词:阅读教学特级教师课程标准思想感情教学实际个性化
“作文”不是真正的写作被引量:4
2007年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去收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但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如果我们仔细地加以考察,便会发现“作文”其实是一个很怪的东西,我们甚至很难根据“作文”的实在情形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非说不可,那只能就它的外延划定一个范围:学生为写作课和作文试题所写的文字。这从人们对“作文”的称谓就能看出。同是学生所写,无论对哪个学科的内容阐述自己看法、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文字,都不叫“作文”;同是学习写作,文学青年的习作也不叫“作文”。从学习的角度说,这些文字应该没有质的区别,若都用来交作文课的作业和语文科应试,就算“作文”,
董承理
关键词:作文试题写作课书面表达文学青年语文科作文课
谈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性——以一道高考阅读题为例被引量:5
2007年
考试命题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想考什么,即你想要测试学生对什么东西的掌握,我们估且以 A 来表示;二是用什么来考,即你设置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通过这个题目可以测试到你想要测试的东西,我们估且用 B 来表示;第三是你实际上考了什么,即学生实际上是运用了什么知识和素养才得出了答案,估且用 C 来表示。考试命题的难处就在 ABC关系的处理上。一方面,A 与 B 是不一样的,你想考的那一点与你用来考的这个题目是有区别的,A是B的"考试指向",它隐含在B之中。它们之间有转换,有一种替代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A不能直接用来考学生,B也不能直接用A来命题。另一方面,C与A则须达成一致,你想要测试的东西恰好是学生在答题时动用的东西。但是C与A之间又并不是一个顺向的逻辑关系,学生在答题时实际上动用了什么知识和素养,是多元的,有的时候可能与你想要测试的知识和素养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这样的考试的效度、信度就大大降低。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就是要在ABC之间建立起一种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的替代、转换和应证的关系。现在语文高考命题存在的问题,就是既没有在理论内涵和实际功能上区别它们,又没有以某种方式将它们联系起来。董承理老师的文章,以一道高考阅读题为例,具体分析了上面讲到的这些问题。高考是一种制度,从单纯的学科立场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而命题却主要是一种技术性活动,我们关于语文高考的许多想法,都必须通过命题的技术安排得以实现。所以在目前高考制度还很难有大的改革的情况下,不如拿出一部分精力来研究命题的技术性问题,庶几更有实效。董承理老师的文章,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董承理
关键词:高考命题阅读题语文考试命题ABC
将写作学习从“作文”中解放出来被引量:4
2007年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文”下一个确切的性质定义。同是学生所写,
董承理
关键词:写作学习作文语文教育书面表达语文教学
语文课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
2006年
董承理
关键词: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实事求是考试内容
作文评价的两种方式被引量:11
2007年
【主持人的话】写作教学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认识文章",而是教学生"写文章"。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简单地说,中小学写作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做某件事"。"如何做一件事"涉及的内容,比"如何认识一件事"要广得多,复杂得多。这里会涉及"做事的人",涉及"做事的目的",涉及"做事的条件和环境",还涉及"为谁而做"和"做给谁看",还涉及"做了有什么用"以及"做成什么样子"等等。如果用这种"做某件事"的角度来看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确实需要重大调整: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其次是写作教学的各个部分内部关系的调整和重构,另外写作教学的立足点也要变。总之是整个视野要变。在这个新的视野下,我们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肯定也应该变:评什么?为何而评?以什么标准评?这些问题,就会格外突显出来。董承理老师的文章,很有新意。这种新不在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一种新的主张。我们语文教学研究并不缺少这种"观点""主张"层面上的"新"。董老师文章的新,是"新"在思考的视野上,"新"在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看法上。我们关于作文教学的研究,目前迫切需要新思维,也就是换一种视野来看问题。有的时候,换一种视野来看问题,很多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董承理
关键词:作文评价写作教学学生作文教学内容主持人做事
走进真正的文学鉴赏
2007年
董承理
关键词:文学鉴赏课选修课教学专题教学老师
中小学的写作教学到底该教什么?——略论基础教育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
2014年
本文的标题似乎很可笑--天天有语文教师在做着这工作,现在竟然连对他们该做什么都产生疑问,去问问语文教师不就得了吗?
董承理
关键词:写作教学基础教育语文教师竟然
文言知识和文言阅读能力被引量:2
2006年
文言文教学到底教什么?这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认为这是个问题。而实际上,正是这个人们不认为是问题的问题,暗地里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引入重重困境,以致使人们质疑:中学到底该不该学文言文?中学学文言文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学不学文言文,而在学文言文的什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人们陷入了误区。本期刊发这两篇文章,说的是一个道理:文言文不是作为“语料”而是作为“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学文言文,不是学“语料”,而是学“作品”。董承理老师的文章,细细分剥,层层推究,尤能给人启发。欢迎老师们参加热点栏目的讨论,近期讨论的话题是:①该不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立一个“边界”?②语文教学该不该考语文知识?该怎样考语文知识?③语感教学路在何方?
董承理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文言阅读能力文言知识语文教学教学内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