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金文

作品数:422 被引量:2,288H指数:2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09篇期刊文章
  • 53篇专利
  • 46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3篇医药卫生
  • 24篇文化科学
  • 8篇农业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5篇缺血
  • 71篇脑泰方
  • 62篇中医
  • 57篇血管
  • 54篇脑缺血
  • 41篇细胞
  • 39篇中药
  • 36篇基因
  • 34篇蛋白
  • 34篇再灌注
  • 34篇质粒
  • 34篇重组质粒
  • 33篇适配体
  • 33篇配体
  • 32篇基序
  • 32篇基因重组
  • 32篇基因重组质粒
  • 32篇碱基
  • 30篇灌注
  • 28篇药理

机构

  • 353篇湖南中医药大...
  • 69篇湖南中医药大...
  • 65篇湖南中医学院
  • 28篇中南大学
  • 12篇湖南省中医药...
  • 9篇湖南省中医药...
  • 8篇邵阳学院
  • 7篇杭州师范大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湖南中医学院...
  • 5篇常德市第一中...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湖南省卫生厅
  • 3篇湖南中医药高...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河南省洛阳正...
  • 2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421篇葛金文
  • 63篇易亚乔
  • 56篇王国佐
  • 50篇陈懿
  • 49篇廖君
  • 37篇刘林
  • 34篇陈伶利
  • 34篇朱惠斌
  • 34篇李杰
  • 30篇成绍武
  • 29篇方锐
  • 28篇喻嵘
  • 27篇邓奕辉
  • 23篇刘吉勇
  • 20篇刘慧萍
  • 19篇陈大舜
  • 15篇秦莉花
  • 15篇石咏梅
  • 15篇王珊珊
  • 13篇刘洋

传媒

  • 36篇湖南中医药大...
  • 24篇中华中医药杂...
  • 20篇湖南中医学院...
  • 16篇中国中医药现...
  • 13篇中国中医药信...
  • 12篇世界科学技术...
  • 9篇湖南中医药导...
  • 9篇中草药
  • 9篇中华中医药学...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7篇中西医结合心...
  • 7篇世界中医药
  • 6篇医学综述
  • 6篇中国动脉硬化...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血栓与止血学
  • 6篇中南地区第八...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年份

  • 11篇2023
  • 15篇2022
  • 26篇2021
  • 25篇2020
  • 15篇2019
  • 22篇2018
  • 35篇2017
  • 31篇2016
  • 31篇2015
  • 39篇2014
  • 21篇2013
  • 16篇2012
  • 25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8篇2005
  • 8篇2004
4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减轻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钳夹双侧颈总动脉建立沙土鼠脑缺血模型 ,将 1 3 0只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OG)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 (IRG组 )、脑缺血预处理组 (IPG组 )、脑泰方提取物预处理组 (NPG组 ) ,根据再灌注不同时间 ( 2 4、48、72h和 7d)。将IRG组、IPG组、NPG组各分 4个亚组 (n=1 0 )。观察各时相沙鼠 ,海马CA1 区存活神经元数目、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①IPG组、NPG组与IRG组同期比较 ,脑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或 0 .0 1 ) ,海马CA1 区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 (P <0 .0 5 ) ;②各组不同时相比较 :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 ,脑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测量值于第 72h达到最高 ;海马CA1 区存活神经元数目至第 7d达最低 ;③药物预处理组与缺血预处理组比较 :海马CA1 区存活神经元数目、脑含水量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谭琥葛金文
关键词:脑泰方提取物缺血预处理含水量补气
加味丹参饮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延迟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黄政德葛金文张玉生
关键词:丹参饮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延迟保护作用
一种具有底部刷子清洁功能的牙刷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牙刷,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具有底部刷子清洁功能的牙刷,包括刷体,所述刷体两端轴线方向设置有滑动槽,两端滑动槽内分别滑动设置有牙刷刷头和杯底刷头,还包括驱动牙刷刷头和杯底刷头沿刷体轴线伸缩的驱动装置,所述刷体...
易亚乔葛金文刘林成邵武陈延杰伍玉蓉周姗彭罗燕白雪娇
文献传递
大肠杆菌外膜蛋白TolC核酸适配体的序列及用途
本发明涉及大肠杆菌外膜蛋白TolC核酸适配体的序列及用途。本发明采用基因重组质粒表达大肠杆菌表面蛋白TolC,通过SELEX过程筛选与其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群,测序分析适配体群的碱基序列。该序列可作为大肠杆菌表面蛋白T...
陈伶利葛金文李杰
文献传递
中药复方脑泰方药理药效及有效组分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通过对中药复方脑泰方整体功效、有效组分和现代药理研究的文献调研,利用cytoscape进行网络构建,剖析脑泰方各有效组分之间的关联性及"君、臣、佐、使"配伍关系,探讨其对"气虚血瘀证"疾病网络的干预效应。中药复方脑泰方由黄芪、川芎、僵蚕和地龙组成,药效物质基础为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川芎嗪、阿魏酸、蚓激酶、草酸铵和白僵菌素等,其益气活血功效与抑制神经细胞铁死亡、增强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等现代药理作用有较大的关联性,有效组分经由JAK/STAT、PI3K/Akt和NF-κB等多条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多途径、多靶点共同发挥益气活血之功效。本文通过对中药复方脑泰方有效组分配伍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以期为中药复方的研究及现代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米招娣兰斌成绍武廖君王国佐葛金文
关键词:脑泰方中药复方中医现代化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丹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分子机制的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中医药数据库和文献收集筛选丹参有效成分信息的基础上,应用PharmMapper预测化学成分的已知靶点与潜在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和GO富集分析。根据丹参的潜在靶点预测和富集分析的结果运用Cytoscape构建成分-预测靶点网络模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及成分-靶点-生物过程网络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丹参的16个化学成分返回了344个潜在靶点,并获得了6条相关信号通路和28个生物过程。其中生物过程可分为四个模块——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抗氧化作用、抗斑块形成、调理血脂水平。结论这些发现体现了丹参对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分子机制。不仅为丹参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对丹参等传统中药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范式。
杨凯麟曾柳庭葛金文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网络药理学
神经胶质细胞在脑铁代谢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铁是人体中最丰富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细胞的许多生理活动和生命代谢过程。特定大脑区域的铁沉积可能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原因,且过量的铁与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通过芬顿反应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引起细胞过氧化损伤和继发引起细胞毒性,加重组织损伤。因此脑铁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形成血脑屏障、调节神经元代谢、分泌和合成多种细胞因子等作用,并能调控铁离子在大脑中的吸收、储存和释放,在脑内铁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保护脑内其他细胞免受铁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深入研究脑铁代谢可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罗宁吴海辉葛金文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铁代谢神经胶质细胞血脑屏障星形胶质细胞
思仙茶的研制
陈大舜易法银邓常青彭延古崔震霞葛金文
思仙茶是根据中医药传统养生保健理论为指导,开发以杜仲叶为主要原料,配伍枸杞、菊花等药物研制而成的保健性袋泡茶。该项目组方配伍科学、精当,突出中医阴阳平衡学说的特点,吸取了国内外对杜仲叶代皮研究的新成果,对该省慈利产的杜仲...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药
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中西医结合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从系统和数学的层面上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同、异、反现象及其内在本质,具体地采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系统理论和联系数,就中西医结合的同、异、反建立同异反系统学模型,借助模型来探索中西医结合中的同异反时空展开,在同异反时空展开过程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实质,并用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和疗效评定,同时也对中医学传统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通因通用”“相反相成”等治则治法提供现代科学理论依据。
张若煜葛金文张伟
关键词:集对分析中西医结合
艾叶提取物对凝血因子Ⅻ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艾叶提取物对FⅫ的作用位点并检测其所含物质,阐明其抗凝、促凝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检测艾叶提取物干预下脑缺血病人血浆凝血4项、FⅫ活性;FⅫ、FⅫ-2含量;检测艾叶LODB1-6干预下血浆凝血3项、连续血浆凝固时间、FⅫ激活。液质联用分析LODB5。结果艾叶提取物延长了血浆APTT、PT、TT,降低高岭土对FⅫ的激活作用;各剂量组降低了FⅫ含量,但只有中、高剂量组FⅫ-2的含量降低。相比于LODB1-3,LODB5、6可延长APTT,LODB5还使TT延长;LODB5高剂量组和LODB6各剂量组FⅫ含量降低。液质联用分析LODB5,得到6种含量较高物质。结论艾叶提取物激活FⅫ产生促凝活性与EGF-Like2结构域有关。但艾叶提取物对脑缺血病人血浆整体表现出抗凝活性。其药效物质基础可能是异戊酸冰片酯、紫花牡荆素、棕矢车菊素、伞形花内酯、5,6,4′-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丁香酚。
王珊珊徐昊陈青谭开云凌云葛金文
关键词:脑缺血血液凝固抗凝血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