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吉艳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主义
  • 1篇当代资本主义
  • 1篇引导宗教与社...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社会
  • 1篇人文社会科学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相适应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社会
  • 1篇图书
  • 1篇图书出版
  • 1篇资本主义
  • 1篇资本主义理论
  • 1篇宗教
  • 1篇宗教理论
  • 1篇宗教研究
  • 1篇宗教与社会主...
  • 1篇文化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葛吉艳
  • 1篇曲建君

传媒

  • 3篇学术动态(北...
  • 1篇出版发行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从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海外传播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被引量:5
2020年
人文社会科学图书是中国对外话语的重要载体,对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和出版机构两个层面的推动下,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走出去较好地阐释了中国话语体系中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话语传播已经覆盖世界主要语种和主要发达国家,初步形成了“核心出版社+平台+渠道”的传播模式。同时,话语体系建设也存在穿透力不够、话语传播不均衡、话语权缺失等问题,出版社要在出版机制、标准规范、学术研究等方面改进人文社科图书翻译出版工作,推动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曲建君葛吉艳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出版话语体系
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简介
2008年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张建云副研究员主持的院重点课题“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日前完成结项,最终成果《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10月出版。建设和谐文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指导着我国当前文化工作的方向、目标和内容。该书适应实践需要,
葛吉艳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六届六中全会
积极推进我国宗教研究的理论自觉和本土化的宗教理论研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简介
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冯今源主持的院A类重大课题“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已完成并鉴定结项。该项目研究的重点是通过与中国历史上传统宗教的对比研究,利用实际的调查研究所积累的材料,揭示当代宗教和当代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适应和不适应的关系。
葛吉艳
关键词: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理论本土化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理论流派研究”简介
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罗文东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重大课题“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理论流派研究”,目前巴完成并鉴定结项。该项目从探讨战后的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转变,以及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阶段入手,全面深入地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及其对世界格局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运用马克思《资本论》和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经典著作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主要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流派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影响,以及它们的理论贡献和思想局限作出客观的、全面的、深入地分析和评价。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术观点如下:
葛吉艳
关键词:资本主义理论当代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流派研究历史进程《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