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世丽

作品数:56 被引量:188H指数:8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37篇基因
  • 25篇细胞
  • 24篇基因表达
  • 16篇胎儿
  • 15篇皮肤
  • 12篇细胞生长因子
  • 11篇胎儿皮
  • 11篇胎儿皮肤
  • 10篇细胞生长
  • 9篇瘢痕
  • 9篇Α粒子
  • 7篇受体
  • 7篇胎龄
  • 7篇肺癌
  • 6篇增生
  • 6篇增生性瘢痕
  • 6篇支气管
  • 6篇支气管上皮
  • 6篇上皮
  • 6篇气管

机构

  • 48篇军事医学科学...
  • 24篇解放军总医院...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6篇葛世丽
  • 26篇付小兵
  • 26篇陈伟
  • 19篇盛志勇
  • 17篇周岗
  • 16篇孙同柱
  • 13篇吴德昌
  • 12篇姜笃银
  • 9篇陈家佩
  • 9篇李刚
  • 9篇从玉文
  • 9篇胡迎春
  • 8篇张开泰
  • 6篇周平坤
  • 6篇楼铁柱
  • 6篇韩冰
  • 5篇陈伟
  • 4篇谢玲
  • 4篇范保星
  • 4篇项小琼

传媒

  • 9篇感染.炎症....
  • 5篇中华放射医学...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癌症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癌变.畸变....
  • 1篇国外医学(放...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航空航天...

年份

  • 8篇2005
  • 16篇2004
  • 13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α粒子照射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6
2001年
目的:建立α粒子照射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模型。方法:α粒子照射永生化BEP2D细胞,通过细胞传代培养,最终经裸鼠成瘤实验,病理切片鉴定,瘤组织培养获取肿瘤细胞系,角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鉴定细胞上皮来源。结果:(1)α粒子照射BEP2D细胞后,培养35代,54代细胞接种裸鼠成瘤,照后20代BEP2D细胞及未照射永生化BEP2D细胞接种裸鼠不成瘤;(2)瘤体病理切片鉴定为鳞状上皮癌;(3)瘤组织培养得到肿瘤细胞系2个,角蛋白多抗免疫组化实验,细胞胞浆强阳性,证实为上皮来源。结论:1.5Gyα粒子照射诱发BEP2D细胞恶性转化,成功建立α粒子照射诱发肺癌的细胞研究模型。
葛世丽楼铁柱项晓琼陈伟吴德昌
关键词:肺癌
急性低氧和间断低氧习服对HepG2细胞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低氧和间断低氧习服对人HepG2细胞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转录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mRNA和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HepG2细胞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急性...
陈伟陈家佩葛世丽付小兵从玉文
关键词:急性低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
文献传递
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内p38MAPK及MAPKKs基因表达变化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s(mkk3和mkk6 )基因,在不同胎龄胎儿皮肤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 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的总RNA,分离m 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 PCR)方法检测3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结果 p38MAPK,m kk3和mkk6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皮肤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这三种基因表达较强,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组织内这三种基因表达逐渐减弱。在出生后机体的皮肤细胞中,p38MAPK、mkk3和mkk6基因的表达量分别为妊娠早期皮肤的39.6 %、6 3.5 %和5 4 .5 % ,明显减弱(P<0 .0 1)。 结论 p38MAPK、mkk3和mkk6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人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细胞外信号引起的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功能的维持以及伤后修复十分重要。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p38MAPK及其上游信号分子MAPKKs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快速增殖、皮肤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姜笃银周岗孙同柱韩冰盛志勇
关键词:P38MAPK基因表达变化机体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MAPKK
人HepG2细胞低氧习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人HepG2细胞的低氧习服模型,以探讨细胞低氧习服的机制。方法:HepG2细胞在1%O2低氧条件下培养24h后,正常氧压条件下培养24h,以此为一个周期,连续低氧处理6个周期,期间以MTT法、透射电镜观察法、Northern杂交检测细胞达到低氧习服后,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超微结构以及细胞内EPO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HepG2细胞在1%O2低氧条件下培养48h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超微结构受到损伤;而经过6周期的间断低氧处理后,再低氧48h,细胞的增殖能力恢复到常氧对照组水平,提示细胞耐氧能力明显升高,细胞的形态、胞浆突起数量、线粒体数目和结构都接近于常氧对照组水平。急性低氧能够引起HepG2细胞内EPO基因表达增强,而低氧习服的HepG2细胞再低氧48h,EPO基因表达量接近到常氧对照细胞水平。结论:HepG2细胞经过6个周期低氧处理后,细胞耐低氧能力增强,急性低氧促进EPO基因表达的作用受到抑制,细胞达到低氧习服状态。
陈伟陈家佩葛世丽从玉文
关键词:缺氧低氧习服红细胞生成素HEPG2细胞
不同胎龄的胎儿和少儿皮肤中bax,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和p53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运用末端脱氧核糖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口标记技术(TUNEL)检测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变化后,提取这些皮肤组织中的总RNA,分离mRNA,用RT-PCR方法检测bax,bcl-2和p5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皮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较高,随着胎龄的增加,bcl-2基因的转录本含量逐渐降低,在少儿的皮肤组织中,这种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P<001)。与bcl-2基因不同,在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组织中,p53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在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的皮肤内,该基因表达较强,而bax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晚期妊娠胎儿和少儿皮肤组织中细胞增殖减缓,细胞趋向分化或凋亡的增加可能与p53基因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相关;而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可能是早期妊娠胎儿皮肤中细胞凋亡较少的机制之一。
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周岗姜笃银孙同柱韩冰盛志勇
关键词:胎儿皮肤
γ射线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为寻找辐射损伤新的检测方法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正常及6 0 Coγ射线照射后的染色体结构改变。方法 制备正常及受照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 ,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染色体的三维结构及其高度变化。结果 正常染色体三维结构及受照射染色体中双着丝粒体结构清晰可见 ,提供的染色体高度数据利于双着丝粒体的识别。结论 原子力显微镜通过高分辨三维成像及线性测量为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曲双张飒陈英葛世丽刘秀林张德添周平坤
关键词:Γ射线染色体畸变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使同时、定量分析诸多转录本成为可能,从而可进行有机体正常、发育、疾病状态基因表达的定量比较。本文就该方法的原理。
葛世丽吴德昌
关键词:基因表达SAGE肿瘤
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TGF-β_1、TGF-β_3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变化被引量:27
2004年
陈伟付小兵葛世丽姜笃银周岗孙同柱盛志勇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形成TGF-Β1TGF-Β3基因表达受体
α粒子诱发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中XRCC5等基因的突变检测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与方法 :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方法观察α粒子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P2D细胞转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改变。结果 :细胞转化过程中 ,双链断裂修复基因XRCC5发生碱基突变 ,改变从转化早期过程就持续存在 ;而p16基因exon2和hMSH2基因exon12未见变化。结论 :XRCC5基因在α粒子照射后早期发生突变 ,使细胞丧失修复双链断裂损伤的能力 ,是α粒子诱发支气管上皮细胞转化过程中的启动事件之一。
楼铁柱葛世丽项晓琼吴德昌
关键词:支气管上皮细胞Α粒子BEP2D细胞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AGE方法分析永生化BEP2D细胞及α粒子诱发恶性转化BEP2D细胞的基因表达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采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方法,分析永生化BEP2D细胞及α粒子诱发恶性转化BEP2D细胞的基因表达。方法:细胞培养,收获永生化BEP2D细胞及α粒子诱发恶性转化BEP2D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分离mRNA,合成生物素标记的双链cDNA;采用SAGE方法获取标签序列,结合UniGene文库分析标签代表的转录本,最终通过SAGE软件分析标签丰度,比较两组细胞基因表达差异。选取SAGE实验得到的在两组细胞中表达的已知基因Smad7和 CCR11,以 RT-PCR方法制备探针,用两组细胞等量总RNA为样本,做 Northern blot杂交。结果:建立了2个独立的 SAGE文库。一个是1.5 Gyα粒子照射诱发恶性转化BEP2D细胞的SAGE文库,一个是永生化BEP2D细胞SAGE文库。从2个文库中分别挑取克隆53个、50个,进行测序,测序一共得到总标签2331个,代表单一转录本 252个,有 70%的 SAGE标签可找到与之一一对应的基因,有84个核糖体蛋白基因,约占33%;有12个转录本(4.8%)找不到与之理想匹配的已知基因;
葛世丽李刚陈伟楼铁柱吴德昌
关键词:基因表达系列分析BEP2D细胞SAGEΑ粒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