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洁

作品数:93 被引量:393H指数:11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心脏
  • 16篇心房
  • 16篇心肌
  • 16篇心律
  • 16篇房颤
  • 15篇心房颤动
  • 14篇植入
  • 13篇血管
  • 13篇血压
  • 13篇高血压
  • 12篇心室
  • 12篇心血管
  • 12篇除颤
  • 12篇除颤器
  • 11篇心血管病
  • 11篇心血管病学
  • 11篇血管病
  • 11篇血管病学
  • 11篇消融
  • 8篇心力衰竭

机构

  • 89篇云南省第一人...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昆明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 4篇上海市胸科医...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山大学孙逸...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2篇范洁
  • 36篇王礼琳
  • 34篇丁立群
  • 25篇张进
  • 19篇张曦
  • 14篇姜玲
  • 9篇张宏
  • 9篇庞明杰
  • 9篇周乐今
  • 9篇谢红
  • 8篇徐小南
  • 7篇苗云波
  • 7篇邓旭
  • 7篇张云梅
  • 7篇李文
  • 6篇孟洁
  • 6篇汤宝鹏
  • 6篇高晓龙
  • 5篇郑良荣
  • 5篇赵燕

传媒

  • 16篇中华心律失常...
  • 1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1篇临床心血管病...
  • 9篇心血管病学进...
  • 3篇云南医药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心...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0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钾离子通道及其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心脏疾病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心脏离子通道的研究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钾离子通道作为最复杂的一类,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就钾离子通道的多样性、常见心肌病以及药物研究的发展三个方面做一简要介绍和探讨。
李颖范洁
关键词:离子通道抗心律失常药心脏疾病
核素心肌显像指导左心室导线植入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的临床研究: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被引量:3
2018年
背景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经成为部分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有30%左右的CRT患者术后无反应,同时左心室导线的植入部位被认为是与CRT无反应相关的重要因素。多数相关研究表明左心室导线植入最迟机械激动且避免瘢痕的节段可以显著提升CRT的疗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作为全新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评估左心室机械失同步、最迟激动部位以及瘢痕负荷,从而定位CRT左心室导线最优植入节段,但是目前国内外缺乏通过核素指导左心室导线植入以提高CRT疗效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GUIDE—CRT)。基本原理GUIDE—CRT研究通过术前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评估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和瘢痕符合及分布情况,定位最迟收缩且无瘢痕的节段为最优起搏节段,探讨核素心肌显像技术指导左心室导线植入对于提高CRT疗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设计方案全国19家中心共同参与本研究,入选的CRT患者随机分为核素指导组和对照组。术前采集基线超声心动图数据以及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明确左心室导线最优植入节段。对于核素指导组患者,手术者在相位分析结果的指导下试图将左心室导线植入最迟激动且非瘢痕的节段或其临近节段。对照组则按照常规CRT手术流程放置左心室导线。所有病例依据6个月超声心动图指标随访评估CRT疗效。主要终点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的变化值。次要终点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下降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变值以及CRT反应率,CRT有反应定义为6个月随访LVESV下降较基线超过15%。结论核素指导左心室导线植入比常规植入可显著提高CRT的疗效。
邹建刚华伟宿燕岗徐耕郑良荣梁延春严激于波刘兴斌薛小临杨杰孚范洁郭涛杨丽霞董吁钢蔡琳顾翔朱莉胡作英陈峰曹克将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放射性核素显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形态与缺血性症状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王礼琳范洁张宏徐小南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2014年
目的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 12例慢性心衰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心室率本身是慢的或经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心室率,成功植入CRTD并打开心室感知反应及房颤传导反应功能。比较CRT-D植入术前和植入术后1年患者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心脏病症状评分(CSS),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以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返流面积(MRA),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12-Ts-SD)和左室12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12-TP-MAX-D)。结果①12例随访1年内均无因心功能恶化再次入院,无死亡。②双室有效起搏比率达到93%±5%。③有3例在CRT-D植入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④CRT-D植入后1年GWB、CSS,6 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较植入前均有明显改善[(70.25±16.61)vs(54.62±15.27),(16.67±5.23)vs(9.28±4.52),(320±65.24)m vs(214±43.74)m,2.43 vs 3.30,P均<0.05];CRT-D植入后1年,LAD缩小,LVEF升高,MRA减少[(40.2±10.6)mm vs(47.5±12.3)mm,(0.40±0.07)vs(0.28±0.05),(3.8±1.6)cm2vs(5.6±2.3)cm2,P均<0.05];IVMD、12-Ts-SD和12-TP-MAX-D得到改善[(35.4±17.8)ms vs(48.1±12.3)ms,(31.5±10.7)ms vs(44.5±15.2)ms,(100.6±22.9)ms vs(127.5±42.7)ms,P均<0.05]。结论慢心室率或经过药物治疗严格控制心室率的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能从CRT-D治疗中获益。
丁立群孙小军范洁张进王礼琳张曦高晓龙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持续性心房颤动
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对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后食管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射频导管消融是心力衰竭合并房颤及症状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案,环肺静脉隔离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基石。解剖位置上食管毗邻左心房后壁,因此,左心房后壁消融时有发生食管损伤的风险,严重时会引起致命性的心房食管瘘。如何降低房颤消融术后食管损伤的发生率已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现总结国内外关于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与低功率长时程消融对房颤射频消融中食管损伤的差异,为减少房颤导管消融食管损伤提供依据。
孙建英魏飞宇范洁
关键词:射频导管消融食管损伤
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2年
近年来,经皮导管介入诊疗技术不断发展,成为许多结构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疗基本策略。随着心脏介入操作的日益普及和手术的复杂性,对术中成像的要求越来越高,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CE)因具有实时成像、实时监测术中并发症以及良好的耐受性等优点,非常符合这些介入操作的要求,尤其没有X射线,可以反复操作、全程可视、精确显示局部解剖结构和心脏血流信号、血流速度等特点,使得ICE越来越多地用于多种类型的心脏介入操作。鉴于国内外尚缺乏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为进一步推广ICE在临床上的规范应用,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操作者更容易跨越学习曲线等,我们组织全国介入性心脏病和心脏超声相关领域的一线专家,经过执笔专家和审稿专家的共同努力,后又邀请两位美国专家加入,反复酝酿,几易其稿,形成此共识。目前,ICE主要应用于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左心耳封堵、妊娠患者、植入左室辅助装置、心肌活检、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电极导线拔除术等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其适应证根据具体介入治疗的程序及具体介入治疗的疾病可分为适合应用、倾向于应用和不确定应用三个推荐级别,但目前不推荐心腔内超声用于单纯术前检查或术后随访。此外,ICE还可用于引导无导线起搏器、左束支起搏器等的植入,同时对于已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必要时也可在ICE的帮助下完成零射线消融。然而,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来证明ICE作为影像学引导这些手术的可行性。
钟敬泉龙德勇龙德勇马长生王建安孔祥清孔祥清朱文青朱文青刘兴鹏刘兴鹏刘启明刘艳刘艳汤宝鹏李述峰李学斌李学斌李树岩何建桂张运张劲林张晓春陈茂陈明龙陈明龙范洁周达新郑良荣袁祖贻徐亚伟徐亚伟徐健桑才华桑才华董建增蒋晨阳蒋廷波蒋晨阳舒茂琴储慧民薛玉梅LUIGI DI BIASE薛玉梅
关键词: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穿刺结构性心脏病心肌活检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心室感知反应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经成为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内传导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国外文献报道CRT无应答的发生率在20%~30%。无应答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相当一部分CHF患者伴发心房颤动(AF)导致双心室起搏的比例显著降低。本研究应用美国Medtronic公司的CRT或CRT-D心室感知反应(ventricular sensing response,VSR)新功能,比较AF患者开启VSR功能前后QRS波时限、双心室起搏比例、临床参数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进而评价VSR功能的临床疗效。
张进范洁王礼琳丁立群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房颤动
房室结消融+起搏器治疗永久性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研究
范洁兰炳炎丁立群苗云波谢红邓旭王礼琳周乐今孟洁叶琼芝武丽萍
该研究通过观察房颤患者经房室结消融及起搏器植入术前及后12月GWB[1](总体幸福感量表)及CSS[2](心脏病症状评分表)问卷方式的评分(前者通过患者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
关键词:
关键词:心房颤动起搏器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国内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新方法,但在国内处于初期应用阶段.本文就国内12例S-ICD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方法 连续纳入国内9家中心筛选并成功植入S-ICD的12例患者,分析其应用情况.结果 自2014年12月23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9家中心共成功植入S-ICD 12例,男9例(75%),年龄35~78(51.9±15.5)岁,体质指数 20.8~30.7(25.3±3.6).手术时间70~120(93.3±18.7) min,术中测试除颤阻抗57~103(70±15.4) Ω,室性心律失常诱发后诊断至除颤成功时间为12~30(16.4±5.0) s.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S-ICD是心律转复除颤器研发过程中一项新的技术,国内应用尚在起步阶段,现有资料证实其植入操作较顺利且无严重并发症.临床亟待其在适应人群的推广应用以及技术的不断完善.
华伟牛红霞李学斌范洁谢定雄王景峰刘兵沈法荣汤宝鹏李述峰张澍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猝死
心腔内超声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 探讨应用心腔内超声(ICE)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入院并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共205例,依据术中是否使用ICE导管分为2组,超声组102例(阵发性房颤70例,持续性房颤32例),非超声组103例(阵发性房颤70例,持续性房颤33例),各组再依据房颤类型又分为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亚组;超声组在ICE指导下行房间隔穿刺,非超声组在X射线下行房间隔穿刺,两组均应用三维电生理标测导航系统(美国强生公司CARTO3系统)分别在ICE导管(美国强生公司soundstar)指导下及PENTARAY导管指导下行心腔的三维建模,在此三维模型上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建模时间、房间隔穿刺时间、肺静脉隔离时间、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剂量、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超声组与非超声组患者组间临床基线特性无显著差异。超声组较非超声组的X线曝光剂量明显减小[17.5(11.0,26.3)mGy vs 67.0(43.0,92.0)mGy,P<0.05],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150.0(104.0,204.0)s vs 503.0(354.0,678.0)s,P<0.05];在总手术时间上超声组有所缩短[(192.6±49.7)min vs (208.1±48.0)min,P<0.05];两组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超声组3.92%,非超声组4.85%,P=0.746);随访至术后6个月,两组无症状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似(75.5%vs 72.8%,P=0.664)。在持续性房颤亚组分析中,与非超声组相比,超声组房间隔穿刺时间、三尖瓣峡部消融时间均减少(P均<0.05)。结论 ICE指导下的房颤导管消融术降低房颤消融术中的X线曝光时间及X线曝光剂量,可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
郭嘉高晓龙庹忠云张曦匡晓辉魏飞宇范洁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