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山木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3篇监护
  • 2篇多发伤
  • 2篇重症监护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肺炎
  • 2篇ARDS
  • 2篇ICU
  • 2篇创伤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血流...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艾山木
  • 7篇蒋东坡
  • 4篇商璀
  • 4篇梁泽平
  • 4篇简福霞
  • 3篇周健
  • 3篇肖洪
  • 2篇祁海峰
  • 2篇王耀丽
  • 2篇陈玺
  • 2篇刘琼
  • 2篇杨文群
  • 2篇黄健
  • 2篇何海燕
  • 2篇张晶
  • 1篇赵中林
  • 1篇孙士锦
  • 1篇张连阳
  • 1篇南玲
  • 1篇王兴建

传媒

  • 3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伤救治中早期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评估创伤后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每组分别为6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物理措施预防VTE,抗凝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于出血基本停止后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分别监测两组VTE发生率及失血指数、出血相关并发症、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率、凝血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共发生VTE13例,其中常规治疗组10例(17%),抗凝治疗组3例(5%)(P〈0.05)。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失血指数分别为1.252±1.033和1.447±1.196,发生消化道出血分别为2例(3%)和5例(8%),发生伤口创面出血分别为5例(8%)和8例(13%)(P〉0.05)。抗凝组无HIT发生。在评估终点时,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D一二聚体(D—D)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分别为0.97±0.10和1.03±0.17(P〈0.05),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4.85±1.37)g/L和(4.01±1.16)g/L(P〈0.05),血小板(PLT)分别为(317.68±141.71)×10^9/L和(422.204-178.16)×10^9/L(P〈0.05)。结论创伤后早期于出血基本停止时选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VT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艾山木祁海峰敬慧丹刘琼蒋东坡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抗凝药肝素低分子量
重症监护病房采取集束化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病原菌情况及采取床旁核查法实施VAP集束化管理措施后的效果分析。方法 2012年1—12月对123例VAP患者在ICU强力推行床旁核查法实施VAP集束化管理的同时,统计其呼吸机使用时间、VAP感染情况。结果 123例VAP感染患者中,VAP细菌感染复杂且相关因素多,其中鲍曼不动杆菌为痰液主要分离菌(46.34%,57/123),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7.64%,34/123),另有肺炎克雷伯菌(7.32%,9/12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69%,7/123)感染,在通过VAP集束化管理后的发生率逐月下降,由2011年1月份的3.250%逐月下降,并在2012年7月份以后持续保持在15.00‰以下。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仍然是ICU医院内VAP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采取床旁核查法实施VAP集束化管理后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ICU医护人员在强力推进床旁核查法实施VAP集束化管理的同时,还应继续查找VAP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跟踪效果,形成"PDCA"质量改进循环模式。
梁泽平商璀简福霞艾山木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集束化管理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ICU重症感染中监测的意义
艾山木祁海峰彭晓玉敬慧丹肖洪朱星蒋东坡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实施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3 年1 月到2015 年6 月的78 例ARDS 重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40 例重症患者作为传统组,按照国内外达...
梁泽平商璀蒋东坡何海燕唐昊简福霞张晶艾山木肖洪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ICU住院的78例ARDS病人进行随机分组,传统组40例病人按照国内外达成共识的方法行常规治疗;康复组38例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以病人入选后14 d为观察周期,观察病人实施肺康复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观察两组ICU住院日、病人使用呼吸机和带管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肺康复锻炼技术干预第3天病人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干预14 d后康复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导管带管时间短于传统组,ICU平均住院时间缩短2.46 d,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0%以上。[结论]ARDS病人行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能有效改善病人预后,提升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梁泽平商璀蒋东坡何海燕唐昊简福霞张晶艾山木肖洪
关键词:氧合指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住院时间
多发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监护治疗被引量:3
2010年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5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监护治疗经验及其结局。该类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失血性休克、脓毒症、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等。本组病例共死亡6例(8.82%),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重度失血性休克和MODS。
黄健杨文群周健艾山木
关键词:多发伤腹部损伤监护
HMGB1在脓毒症心肌损害小鼠中的表达及炎症促进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在脓毒症心肌损害(sepsis induced myocardial depression,SIMD)中的表达以及通过HMGB1抑制剂甘草酸(glycyrrhizin,GL)在SIMD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组、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组、CLP+PBS对照组和CLP+GL干预组,每组随机分配5只C57BL/6雄性小鼠,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心脏匀浆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的表达,RT-PCR对小鼠心肌组织中HMGB1进行定量分析,使用GL干预CLP小鼠模型后检测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10、IL-33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1)CLP诱导SIMD小鼠模型中,HMGB1以及心肌损害标志物c TnⅠ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GL处理SIMD小鼠模型后,TNF-α、IL-1β、IL-6、IL-10、IL-33等细胞因子以及心肌损害标志物c TnⅠ表达较对照组和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HMGB1可降低机体各种炎症因子水平,调控脓毒症的失控性炎症效应,减轻脓毒症心肌损害。
冯宣云艾山木刘琼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炎症因子
甲状腺功能在ALI/ARDS患者肺泡液体清除中作用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在ALI/ARDS患者肺泡液体清除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8例ALFARDS、8例冠心病患者及8例正常对照健康成人血清中T3、FT3、T4、FT4、TSH水平和相对应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ALI/ARDS与冠心病患者血中甲状腺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前者降低更加明显。结论重症患者血清T3、T4水平明显下降,且与Au和/或ARDS疾病肺泡液体清除的严重程度可能成负相关。
艾山木蒋东坡董连喜王耀丽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甲状腺激素肺泡液体清除
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在ICU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在控制重症医学科(ICU)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本科2012年1~12月收治的1 0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收治的1 119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工作模式控制ICU院内感染,干预组由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参与ICU院内感染的控制管理。结果对照组中有39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73例,干预组发生医院感染377例,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44例,两组医院感染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855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干预组为677例,两组使用抗菌药物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医护人员洗手率明显高于2012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协作型责任小组能有效降低ICU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全面提升ICU医疗、护理质量。
梁泽平商璀简福霞南玲艾山木
关键词:医护协作ICU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零宽容”的实践被引量:5
2017年
2007年6月,美国第34届感染控制年会(APIC)提出新的理念,要求对医院感染“零宽容”(zerotolerance);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对2008年10月1日后入院病人发生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将不再支付相关诊疗费。美国每年要使用数百万根血管内导管,从而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成为医院的主要关注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美国医院每年发生41000例病人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
艾山木蒋东坡
关键词:零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